職場稱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局長姓付,副局姓鄭該如何稱呼?

2020-12-19 職場小龍蝦

前幾天有個職場人士比較苦惱,為什麼?原來他們的一把手局長姓付,二把手副局長姓鄭,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處長還是姓聶。

尋常找他們辦事的時候,如何稱呼實在是頭疼,難道稱呼局長付局長(副局長),副局長叫鄭局長(正局長),處長叫聶處(孽畜)?

職場稱呼也是一門學問,需要靈活掌握它。

一、小編周邊的特殊姓氏

小編的同事,叫做苟X龍,他和我是同時進入單位裡面的。當時我們還沒有分宿舍,單位臨時安排我們在賓館你們住了將近2個月的時間,說起來,我們的關係還是比較好的。

由於我年齡比他大,我都是稱呼他的全稱,他稱呼我「亮哥」。

某次領導找我們閒聊的時候,直接稱呼他「小苟 」(小狗),當時他聽了倒是沒有說什麼,但是周邊的人感覺很是尷尬,都不知道如何接話。當時領導似乎沒有發覺稱呼上的不妥之處,不過後來,領導與同事都稱呼他全名或者「小龍」,沒有人再稱呼他為「小苟」了。

二、正常情況下的稱呼

正常情況下職場中的稱呼都是有個規律存在的,遵循著一定約定俗成,小編簡單地將它們分為五大類。

1、姓+職位。這類稱呼是最常見、最普通的稱呼,也是我們平時遇到最多的。公司內部遇見領導一般都是使用姓+職位進行稱呼。比如:張總、李經理、趙書記等等。

2、別名、英文名。這類稱呼出現在外資企業比較多。一般外資企業文化要求有著別名或者英文名。比如:Alice、Bruce、Coco等等。

3、老、小+姓。這類稱呼一般出現在小公司裡面或者是非正式環境下面,這個時候領導稱呼下屬或者同事之間稱呼的時候使用的比較多。比如:老張、小李,小王等等。

4、姓+師、老師。這類稱呼一般出現在其他公司對自己的稱呼中或者不熟悉的人、技術指導的人身上。比如說在外面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稱呼別人的時候都這樣叫法。張師、李師、老師(這個在技術指導的時候使用的最多)等等。

5、哥、姐。這類稱呼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是知道的,使用的也比較廣。

三、特殊情況下的稱呼

正常情況下都是很好稱呼的,但是偶爾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正如前面那位職場人士的麻煩——

正職姓付,副職姓鄭,處長又姓聶。

對於這樣的情況,解決方法很簡單,有三種稱呼方法。

1、直接稱呼為「領導」。在單位裡直接稱呼領導,永遠也不會出錯。

2、直接稱呼為職位。比如局長、經理、副局。

3、具體分析。

正職姓付。比如領導叫做付強,不能稱呼為付局(副局),這個時候稱呼為強局,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副職姓鄭。副職姓鄭的話,一般在正職不在的話,直接稱呼姓+職位,比如鄭局、鄭總。如果正職在場的可以直接稱呼為「鄭副」。

處長姓聶。沒有哪個傻子去交聶處(孽畜),這個時候直接稱呼職稱是最好的。比如說處長。

四、重要提醒

小編想說的是,其實稱呼有一個小竅門掌握就好了。

在外部不知道怎麼稱呼的時候,直接稱呼為「領導」、「老師」。這個稱呼是百搭的存在,任何人都是可以這樣稱呼的。

在內部或者新到一個公司的時候,不知道如何稱呼的時候,觀察旁人,看看領導的秘書或者公司內部的老同事是如何稱呼的,跟著稱呼絕對沒有問題。

五、總結

職場就是社會,點點滴滴都是學問。

相關焦點

  • 我們局長姓付,副局長姓鄭,處長姓聶,有內涵的姓氏要如何稱呼?
    在我國,姓氏真的是五花八門,有的生僻,有的拗口,按中國人的習慣,年長的,會稱呼老王、老李、老張等,年輕的,會稱呼小王、小李,如果對方有職務,則會尊敬的稱呼王局長,李處長,張經理。有的姓氏,按我們的習慣稱呼,很容易產生想。
  • 剛入職的新人,該如何稱呼公司裡的前輩?
    職場是有玄機的,入職到新公司,如何稱呼公司裡的前輩同事,則是門「學問」。不要盲目的上來就叫「哥姐」、「師傅」、「老師」、「阿姨」、「x總」之類的稱呼,叫錯了很容易得罪人。1、先了解和熟悉公司的文化及管理氛圍,是那種嚴肅規範型的還是輕鬆自由型的,前者用正統頭銜做稱呼的時候較多,後者除了在客戶面前,稱呼也是多樣的,有可能有稱呼頭銜的,有稱呼名字的,有稱呼英文名的,也有稱呼花名或綽號的。
  • 職場上,女老闆的老公該如何稱呼?叫老闆爹、老闆公的都錯了
    文/雪天驚雷這兩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女老闆的老公,下屬該如何稱呼?」當然,上面的稱呼只是一個玩笑話,那在職場實踐中,遇到女老闆的老公,究竟該如何稱呼呢?第一,姓氏+哥(大哥)稱呼老闆的老公,最簡單的就是姓氏+「哥」。這種情況必須是你的年紀看上去比老闆或老闆老公小,並且關係還比較近的前提下,才能這麼稱呼。
  • ……我厭煩了職場中的如此稱呼
    仔細想想,自己工作了這些年,也是一直被這麼稱呼過來的,每次一聽到「小何」,我一下子就知道是上司或領導叫我了,感覺很彆扭,第一反應是有些排斥。也許,這是在工作中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稱呼了,有些人的名字比較拗口,叫全名不合適,再者,作為職場新人,同事、領導不會特意記住你的名字,誰知道你明天還能不能看到你,這樣簡單多了。
  • 職場接電話的4個注意事項
    昨天我們講了給位尊者打座機電話的四個要點,來而不往非禮也,今天我們講接電話的4個注意事項。同樣的,我們這裡指的是接位尊者的來電,如果是老鐵來電,或者同輩的,關係很熟的人,則不必拘泥太多,按你們都舒服的方法來就行。
  • 領導對員工有這幾種稱呼,一定要抓住機會,你離升職不遠了
    在職場中,對於稱呼的是非常有講究的。要想知道領導對你的滿意程度,那你就得注意領導對你的稱呼,一般領導看重你或者想讓你升職時,首先對你的稱呼就會改變,這種現象不僅是在職場中、在學校甚至是在家裡,別人對你的稱呼,都可以反應出他們對你的態度,以下小編就給大家介紹職場方面相關的幾種稱呼,來幫助大家更容易混好職場。
  • 日語中關於稱呼的禮節,以及親屬關係對應稱呼表
    1.稱呼自己或己方人員時:在稱呼自己家人、親戚、所屬公司或組織時,不要使用「○○さん」、「○○くん」等敬稱。說到自己時,請使用「わたし」或「わたくし」等常用的稱謂。2.稱呼對方時: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姓的後面加上「さん」字,用「○○さん」來稱呼對方。如果是初次見面且非常正式的場合,最好用「○○様」。
  • 告別職場小白,你需要具備哪些職場通用能力
    轉正一年以後:能夠體現自我價值,隨著公司對自己的認可實現在職場嶄露頭角甚至初露鋒芒的目標。2、注意細節。職場中人特別是同級別的人,大家的能力、學識等方面大多比較接近,不會有大的差距,那麼要想在職場突圍,就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細節。
  • 稱呼也有大學問!日語中稱呼自己和稱呼別人的一些基礎知識
    而如何合適地稱呼自己和他人,則是其中很基礎的一環,對於要學習日語或者有興趣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來說,都是應該對此略知一二的。在各種待人接物的場合中,能做到準確而恰當地稱呼對方或自己,是最基本的一種禮貌。在我國古代也是這樣的,不過現在除非在正式的場合,一般已經沒有那麼講究了,但在日本哪怕在日常生活當中依然十分注重這一點。
  • 網易廢除「哥姐總」稱呼:破除職級,邁向職場平等的第一步
    1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稱呼對於員工之間,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五花八門,一般根據老闆的喜愛,在公司的早期定下來互相直接的稱呼。最有特色的是阿里的「花名」文化,只要進入阿里,都需要有花名,同事之間採用「花名」互相稱呼,比如馬雲花名「風清揚」,現任CEO「逍遙子」張勇。這是源於馬雲喜歡金庸,2004年金庸還被邀請到訪淘寶辦公室,阿里「十八羅漢」請金庸題字,金庸寫道:「寧可淘不到寶,決不能棄誠信。寶可不淘,信不能棄。」
  • 「大、小、老、總」說稱呼,稱呼是個大學問,不懂裝懂吃大虧!
    40歲最後一次被客戶稱呼小夥子,感嘆說有幾年沒被稱呼小夥子了。沒過多久,被一個當奶奶的教她孫子喊我爺爺,我說「我兒子還沒你孫子大,要不要我帶來見識下他這個大兒子?」人在中年被稱呼小夥子,說明不顯老,無疑是一件喜事。但是在官場和職場,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叫你老某、小某,說明你是普通角色,不帶長。
  • 有哪些稱呼是你最反感的?你會因為某人對你的稱呼而懷恨在心嗎
    我不喜歡什麼「小哥哥」「小姐姐」之類的稱呼,很蠢。這個年代,怎麼稱呼別人,怎麼交流與溝通,這體現的是一個人自身的閱歷深度。我喜歡別人稱呼我的名字。別人給我外號之類,我從不生氣。但我沒有因為名字而被取的外號。我從不給別人取外號。
  • 老闆是女的,老闆的老公怎麼稱呼好?
    至於老闆的老公怎麼稱呼為好,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這可是能體現一個人在職場中的情商高低的;情商高的員工,遇到這種事會不卑不亢,既能照顧到老闆的情緒,也能給足老闆老公的面子,通俗來講,就是有禮有面;而如果處理得不得體,不得當,也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 春節親戚見面 你會正確稱呼嗎?
    下面有不少人點讚,只有一個網友評論了一句:「你姐姐的兒子是你外甥,不是侄子。」小李回復了一個發懵的表情包,好像還沒回過神來。小李是90後,大學畢業,卻對侄子和外甥的不同都沒搞清楚,而記者發現,在90後、00後中,像小李這樣的人為數不少。
  • 領導討厭的3種稱呼,低情商的人滔滔不絕說,情商高的人卻這樣說
    職場上下級的稱呼,讓不少人都覺得為難。尤其是面對新的領導,如果稱呼做錯了,會給領導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以後肯定不會自己好果子吃。所以,員工給領導稱呼,就一定要留下一個好印象,否則會影響未來的前途發展。大學剛畢業的娜娜擔任行政助理,職場有很多事情她都不懂,差一點就發生了打錯。有次公司的客戶萬總在前臺等待,經理就對娜娜喊,讓吳金澤進來。結果,娜娜就看著前臺門口坐的客戶,立馬就問:「你是不是吳金澤,我們經理喊你進來。」
  • 過年實用,你可能需要的親戚稱呼計算器
    爸爸的媽媽的哥哥的兒子你該怎麼稱呼呢?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煩惱,但是走親訪戚總會遇到那麼幾個叫不出來稱呼的親戚。不用怕,你可能需要一個親戚稱呼計算器!小米MIU系統就自帶了一個「親戚稱呼計算器」,讓你的新年避免尷尬的煩惱,找不到這個稱呼計算器?
  • 「三姑六婆」如何稱呼 APP「計算器」竟能換算
    大多數年輕人都有和曹小姐相同的煩惱,因此,在元宵節家庭聚會到來之前,幾款能計算親戚稱呼的APP在網絡爆紅。網友對這些APP大讚:這下連祖宗八代都清楚了。  舅公的兒女怎麼稱呼?  「婆婆爺爺這些親近的親戚,我還能分清楚該喊什麼,但他們的下一代就搞不清了。」
  • 微信聊天 要不要加稱呼?
    微調查  聊天沒稱呼,你怎麼看?  夏姝芸(30歲 女 文員):我有時候也沒有給別人發稱呼,因為有些人不太熟悉,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恰當,所以索性就不稱呼了。  趙丹(27歲 女 麵館老闆):我也經常收到別人的微信沒有稱呼,心裡確實有些不舒服,但也可以理解,畢竟有時候別人不知道怎麼稱呼你,要是稱呼錯了反而尷尬。  討論  這些聊天行為讓人很不爽  在日常微信聊天中,有哪些行為是讓人很不爽?
  • 女人要知道,男人如何稱呼你,就是如何愛你
    一切該來的總會到。最合適的兩個人,不是在一開始就一拍即合。」該來的總會來的,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感情。其實女人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是沒有安全感的,總是想知道對方愛不愛自己。別去問男人,因為男人如何稱呼你,就是如何愛你:1.稱呼你寶寶,親愛的。男人寵著女人的時候,才會把嘴甜膩的稱呼送給女人。比如說,稱呼女人寶寶,親愛的,想捧在手心上,好好愛著女人。
  • 冷知識分享——祖宗十八代到底有哪些稱呼?
    祖宗十八代到底有哪些稱呼?祖宗十八代這個詞在很多人口中似乎是一個專門用來罵人的詞,這也導致了並沒有多少人去深究祖宗十八代究竟有哪些稱呼。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梳理一下這個祖宗十八代究竟有哪些稱呼吧!首先自己的最大的祖先稱呼為鼻祖,接著是遠祖,然後是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與自己的父親。接著自己的下九代從最小的開始算分別是耳孫、雲孫、仍孫、昆孫、來孫、玄孫、曾孫、孫子與兒子。從耳孫到鼻祖,一共湊起來便是自己的祖宗十八代了。這裡面的是不是有好多詞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