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發布了中國最佳CEO榜,而我們熟知的阿里巴巴CEO張勇,也就是江湖人稱的逍遙子,一舉奪得了榜首的位置。
對於張勇奪得榜首這件事,我想是在意料之中的。
自從馬雲退休之後,阿里則是由張勇接棒,扛起了阿里前進的大旗。張勇接任CEO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主導了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而結果我們也看到了,上市當天市值就直接達到了4萬億港元,成為了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公司。另外,最近螞蟻金服也官宣即將上市,目前估值也已經突破萬億,這自然也離不開張勇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所以,無論是從地位高度,還是業績成就,張勇奪得此次殊榮,於情於理,都是實至名歸。
另外,要知道,馬雲的班可能是世界上最難接的班之一,這也就意味著他的班不是誰都能接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在阿里,要想傳承馬雲的衣缽,不僅僅需要精通十八般武藝,而且還要絕對的信仰阿里巴巴的企業價值觀。更何況,前者99%的人就已經做不到了,何談後面的企業價值觀呢?
而要想達到這一個境界,首先就需要擠進阿里巴巴的合伙人裡面,證明你的能力。
2009年,在阿里十周年慶典上,馬雲突然宣布「十八羅漢」集體辭去創始人職位,改用合伙人制度。說實話,馬雲當年這一招是真的狠,因為這意味著無論是創始人還是空降兵,只要有能力,就能上位。這為阿里後10年的發展是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精英。
張勇憑什麼能接下馬雲的班?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馬雲和張勇的行事風格完全是不同的,一個天馬行空,一個腳踏實地,一個充滿激情,一個沉著冷靜。按理來說,張勇並不是風清揚想要找的style。
然而,兩人對阿里的企業願景卻是出奇的一致。馬雲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張勇說:「在數字經濟時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足以可見,骨子裡,張勇和馬雲是同一類人。
當然,要想繼承馬雲的衣缽,光談企業願景那肯定是不行的,你必須還得有能實現它的硬實力。
張勇,剛好就是那個能將所思所想變成現實的人。
為何沒把阿里交給兒子馬元坤?
馬雲之所以能夠擁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時代發展提供的機會外,他自己的努力也值得大家的肯定。想想馬雲剛開始創業時的艱辛。馬雲不僅在中國創造了電子商務神話,而且他的阿里巴巴還影響了世界各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馬雲退休後,他為什麼不給阿里兒子馬遠坤,卻選擇了張勇?
阿里不是一家家族企業,「孩子繼承父親的生意」自然沒有問題。實際上,改革開放已經有40年了,第一代企業家已經進入「退休」時代。「民營企業的後繼者」的確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阿里沒有接班人失敗的問題。馬雲在公開信中明確表示:「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張勇)和他領導的團隊,我認為這是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最正確決定。」
馬元坤也受過高等教育,他也出生在一個商業家庭,因此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請注意,他目前的年齡只有20多歲,而且他與已經在購物中心購物數十年的長者相去甚遠。阿里董事會主席的職位看來是無限美麗的,但是這個職位的要求很高,而且工作壓力也不是一般的大,一個年僅20幾歲的孩子很難撐起這個職位。
馬雲創建的不是商業帝國,而是合夥制。目前有38位合伙人,馬雲的合伙人均為高級管理人才。有鑑於此,誰將領導阿里巴巴取決於這些人的選擇,而不是馬雲的個人意願。阿里巴巴不缺乏人才或專業管理人員。馬雲將阿里送給張勇,希望他能使阿里的事業做大做強。而張勇很低調,頗有大局觀,所以馬雲不會讓兒子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