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價持續上漲的這些年裡,幾乎所有的商品、服務價格都出現了上漲,甚至還是翻倍的上漲,但是有一樣東西始終都沒有漲過價,那就是彩票。
這些年我國的彩票一直都是2塊錢一張,也正是因為如此,隨著老百姓收入的不斷增加,買彩票的人變得越來越多,人人都想用這2塊錢搏幾百萬甚至是幾千萬的大獎。
但是從近兩年開始,彩票業的這種火熱似乎逐漸出現了下行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表示自己以後不會再買彩票,而彩票的銷售額也出現了下降。
根據國家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20日,全年福利彩票銷售額為1846.32億元,較上一年減少了將近400億。這是我國彩票行業開市30多年來,首次連續10個月銷量急速下滑。
為什麼買彩票的人會越來越少?
對於很多退出彩票業的人來說,常年買彩票未中一分錢早已讓他們心灰意冷,離開是長久之計,這只是時間問題。至於為什麼會在近兩年離開,主要是因為他們看透了彩票業的公信力。
眾所周知,彩票的中獎概率是非常低的。此前一位瑞典數學家指出,彩票中大獎的概率大概為1/21420000,這個概率相當於一個人同時被閃電擊中兩次。
也就是在這樣的超小概率下,依舊有人從中作梗。像是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原主任鮑學全,就曾因為彩票貪汙案被抓了,這件事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彩票的「黑幕」,鮑學全只有一個,但是做了和鮑學全一樣事情的人又有多少?這無從得知。
除此以外,彩票業被人質疑的還有彩票機和開獎時間。
首先拿彩票機來說,彩票中心這些年一直堅持花200萬從國外進口彩票機,本身只是一個搖獎的設備,只要能保證裡面的球能出來就行了,為什麼非得買這麼貴的呢?是方便「操作」?這是很多人懷疑的一方面。
其次就是開獎時間。一般彩票並不是在停售之後立即開獎的,而是在停售的一個小時後。本身已經不賣了,彩票完全可以立即開獎,為什麼要等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裡彩票中心在幹嘛?這同樣也是彩民們懷疑的一個方面。
對此,白巖松曾表示:「彩票行業太假,雖然萬物都具有一定的規律,可是彩票號碼的走勢規律相當複雜,說白了就是毫無規律。」因此,在他看來,彩票是不可信的。
事實上,在彩民眼裡,有關彩票行業的「貓膩」還有很多,但是這些大都只是猜想,並不能把自己中不到獎歸結於彩票有「黑幕」。本身彩票中獎就是一件超小概率事件,所以人們不應該花太多事情在彩票上,踏踏實實工作掙錢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