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來自巴西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腩外包裝上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12月7日,江北、鄞州、鎮海、餘姚和慈谿五地發出緊急通報,要求購買過相關批次進口冷凍去骨牛腩的顧客,主動到各地的綜合服務點進行核酸檢測。
這條信息讓很多寧波人再次提高警惕。事實上,進入12月以來,全國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面對這一情況,很多市民犯了難,這以後還能去買冷鏈食品嗎?到生鮮市場採購又該注意些什麼?記者就此採訪了市疾控中心相關人士。
據介紹,關於進口冷鏈食品,12月4日,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強化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的通知》《關於印發浙江省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進口冷鏈食品「全受控、無遺漏」閉環管理和集中監管倉建設工作,強調「四個不得」要求:沒有檢驗檢疫證明不得上市銷售;沒有核酸檢測報告不得上市銷售;沒有消毒證明不得上市銷售;沒有「冷鏈食品溯源碼」不得上市銷售。
《通知》明確,消費者可使用支付寶掃描「冷鏈食品溯源碼」查詢「三證」信息,發現不相符的可向監管部門舉報。
在生鮮市場裡工作和到生鮮市場採購的市民又該怎麼確保健康?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建議,在生鮮市場裡工作的市民,在處理動物和動物產品時,一定要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做好面部防護;下班後要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並將其留在工作區域;避免家庭成員接觸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物;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天至少對設備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
到生鮮市場採購的市民,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據業內人士介紹,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作過程中給予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但業內人士提醒廣大市民,為確保食品安全,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一定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
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提醒廣大市民,疫情期間一定要堅持做好「六還要」:口罩還要科學戴,雙手還要勤清洗,室內還要常通風,社交距離還要留,場所規定還要守,健康心態還要有。(記者陳敏)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