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或者說近一年來,深圳的房價走勢吸引了全國人的注意力。
深圳房價漲的實在是太猛了,尤其是在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不漲甚至是微跌的背景上,顯得更為獨特。
連我在寫全國房價分析走勢的時候,都要特別註明一句,「除深圳外」,因為深圳真的太不一樣了。
所謂房價漲的快,全靠龍頭帶。
深圳,就是最近全國房價的總龍頭。
深圳的房價有問題
北上深這三個超級城市裡,唯獨深圳是不限購的,外地人可以來深圳輕易買房。
深圳是由外地人建立起來的,「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深圳一貫的執政思想,限購這種政策天然就被深圳排斥,能不用就不用。
但是在全國降息,乃至於全球降息及貨幣寬鬆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資金因此湧入了深圳,推動了深圳房價的連續上漲。
2019年雙11這天,深圳宣布了一個小政策,不再以價格作為豪宅的認定標準,而是以面積為準,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米以下的房子定為普通住宅,免徵增值稅。
這政策本來沒啥,但卻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深圳房價被徹底引爆了。
2019年底,一封文採飛揚的《告鳳凰裡全體業主書》瘋傳網絡,其操作手法令全國人目瞪口呆。
這件事直接引起了全國媒體的關注,令深圳房價問題首次從區域性問題,演變為全國性問題。
深圳市住建局叫停了該小區的網籤手續,但並未能阻攔深圳那瘋漲的房價。
到了2020年,類似的操作在深圳已經不再是哪一個小區的專利了,而是蔚然成風,即便是疫情,都沒能擋住深圳房價暴漲的熱情。
即便是2000多萬的大豪宅,也玩這套,甚至要一周漲價100萬,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在深圳做房地產太掙錢了,躺著收錢的感覺不僅讓炒房客迷戀,也讓一眾實業公司迷醉不已。
主做雷射的大族集團,在深圳拿下了8個舊改項目,土地儲備超350萬平米,首個地產項目大族河山已經開售,營收已超過雷射主業。
主做航空的海航,在深圳也拿下了687萬平米的舊改項目,海航城項目也已經開售。
遠洋航運打造的遠洋新幹線,在售。
邁瑞醫療打造的深圳灣1號,在售。
甚至連香港地鐵,都來深圳弄了個港鐵·天頌項目,賣的相當不錯。
開飛機的、修地鐵的、做雷射的、搞醫療器械的,來了深圳,都想賣房子。
而扎紮實實搞技術的華為,為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和員工生活成本,不得不把研發中心給搬到了東莞松山湖。
這件事成了深圳政府及深圳人民心中永遠的痛。
曾經的深圳,是中國創新動力最強的城市,人人都在想著創業,人人都在想著創新。
但今天的深圳,想創業的人不多了,大家都在想著打新房。
拿500萬去創業?直接去深圳搖號打新潤府不香嗎?一點風險不用冒,能穩賺多少錢你知道嗎?
只要買房就能躺贏的城市,一點風險不用冒就可以賺大錢,那全民的資金必然都選擇去買房,腦子瓦特的人才會選擇創業。
繁榮了現在,透支了未來。
就這樣,深圳房價越來越高,但房租卻出現了下行趨勢,出現了明顯的背離走勢,房價泡沫在急速放大。
2007年,深圳的房價基本在1萬元/平米左右,買房不難。
2015年,深圳的房價基本在3萬元/平米左右,咬咬牙也能買房。
2020年,深圳的房價在7萬元/平米左右,八九萬的房源比比皆是,十幾二十萬的也不罕見。
八萬一平的房子,在其他城市賣的是土豪,在深圳賣的是剛需。
一個碼農在網上貼出了自己的購房經歷,他買了深圳梅林一村一套98平米的小戶型,售價800萬,單價8.1萬/平。
首付260萬元,自己和老婆工作5年攢了一半,剩下的借50萬,靠家裡支援80萬,勉強湊夠了首付,還算好。
但貸款540萬,月供近2.5萬。
這就壓力非常大了,再扣掉基本生活開支後這個家庭直接月光,只能祈禱未來30年無病無災,公司不裁。
這種級別的月供,哪怕在深圳這種高收入城市,一般人也負擔不起,但這僅僅是一套98平的小戶剛需型。
深圳人的收入,支撐不起那麼高的房價。
而且深圳政府並不是一個靠賣土地賺錢的政府,相反對土地的依賴性可謂的全國第一弱。
在全國最不依賴土地財政的城市裡,深圳排第一,上海排第二,北京排第三。
深圳的企業太多,稅源太廣,完全沒有必要依賴土地財政,房價的拉升對深圳政府的好處並不大,對城市整體吸引力的影響倒不小。
深圳人的收入支撐不起那麼高的房價,深圳政府也沒有拉升地價的動力,那為什麼我們卻看到了一個狂飆突進的房價走勢?
深圳的房價,有問題啊。
深圳房價上漲的秘密
深圳的房價到底哪裡出問題了?
最大的可能,也是全國投資客們紛紛猜測的可能。
會不會是國家有意拉升房價,先讓深圳出來試試水?
深圳房價上漲那麼久了,屢次「調控」依然沒能遏制房價瘋漲的勢頭,這讓全國的投資客們紛紛篤定自己的猜測。
沒錯,就是假調控,真漲價,利用深圳房價來帶動全國。
在深圳房價瘋漲的帶動下,很多地方的樓市也開始蠢蠢欲動了,各地開發商唯恐被人「撿了便宜」,紛紛提高自己的售價。
以前把1000萬存銀行,一年可以拿到60萬的理財收益。
後來只能拿50萬了,再後來只能拿40萬了,而現在能拿到30幾萬就不錯了。
至於餘額寶的年化收益,已經下降到1.37%了。
在全球瘋狂放水降息的大背景下,深圳房價出現這種漲勢,確實是有可能拉動全國房價再起一輪上漲的。
對於全國的投資客而言,甭管其他地區是否跟漲,至少深圳是在漲的。
而深圳落戶門檻近似於零,外地投資客買房非常方便。
2020年5月,一名在蘇州賣大閘蟹的「7蟹姐姐」在微博發文控訴某大V,聲稱被其欺騙,導致自己價值728萬元的深圳房產被查封。
但還原事實真相後,人們卻驚訝的發現,蟹姐姐是因為把槓桿加到了極致,把自己逼到了連2萬元都拿不出來的地步,才導致資金鍊斷裂,最終房產被查封的。
你沒看錯,一個外地人來深圳買投資房,選了一套售價高達728萬的房產,這麼大規模的資金操作,最後資金鍊能因為區區2萬元而斷裂。
728萬的1%,都7萬塊了。
這件事讓全國人民都看清了深圳房價瘋漲的秘密。
深圳人確實有錢,收入確實高,但僅憑深圳人的工資,是撐不起這麼高房價的。
全國投資客蜂擁進入深圳,而且還用極致槓桿術去借錢買房,才是深圳房價瘋漲的秘密。
這些人,是在賭國家政策。
而我們最關心的,也是國家政策。
深圳房價上漲,究竟是一個意外,還是國家默許並推動的?
這很重要,因為這直接關係到自己所在城市的房價是否會上漲。
如果國家真的有意讓房價上漲,那自己就先搶購幾套,然後等著躺贏吃肉。
這個問題,現在有了答案。
深圳限購令
為平抑3月份以來持續升溫的房地產市場,深圳在7月15日發布了史上最嚴的調控新政,涉及購房資格、信貸、稅收、豪宅稅等八方面內容,被市場稱為「深八條」。
深八條中最為重磅的內容就是限購令,需落戶3年,且能提供連續36個月的社保繳納證明,才能購買商品房。
而且規定售價750萬以上的,皆為豪宅,需收稅,間接廢除了去年雙11的政策。
其他的還有增值稅從滿2免改為滿5免,非普宅首付增加等等。
這一政策,把大部分普通外地投資客擋在了門外。
也許有少數手眼通天的專業投資客能繞開門檻,但這不重要。
因為專業投資客也是逐利而來,他們追求的可不是住在深圳,而是套取房價上漲的差價。
市場價格由供需決定,而今天深圳的房價是由今天深圳的供需關系所決定的。
當一部分需求瞬間消失時,供需會立刻失衡。
要想重新達到供需平衡,唯有降價。
而當價格陰跌的時候,專業投資客也會觀望或離場,導致需求進一步消失,最終出現價格持續陰跌的走勢。
北京當年也是房價狂漲,全國投資客蜂擁進京。
自從出臺限購令,甚至到最後要求繳納5年社保才能買房之後。
北京房價已經橫盤陰跌至今。
特大城市的房價都是全國人給撐起來的,大部分還只買不住,單獨靠本地人的收入,絕對撐不起那麼離譜的價格。
北上深最後一個不限購的城市,如今也出臺了限購令。
可以明確預測,深圳的房價將陷入橫盤陰跌,北京和上海今天的房價走勢,就是深圳明天的房價走勢。
大部分人,這輩子都不會去深圳買房,所以我今天寫這篇文章也不單純只是關注深圳房價。
在房價瘋漲後,深圳沒有默許這種行為,而是出爐了史上最嚴的深八條。
全國房價的上漲總龍頭被摁住了。
這其實向全國人再次宣告了中央的決心和意志。
現階段內,我們不允許房價上漲。
深圳的房價漲勢只是個意外,並不是國家的默許和推動。
2020年上半年衝入深圳買房的人,全部都得山頂站崗。
至於怎麼辦,可以找在北京房價山頂站崗的前輩們聊聊天,互相獲得一點心理安慰。
深圳作為超一線特大城市,在諸多天時地利人和下,出現了一波異常上漲,但衝進去的投資客依然賺不到錢。
這對其他城市的投資客來說是極大的威懾。
對於我們而言,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就是明確宣告了全國房價未來的走勢基調。
國家允許橫盤,允許陰跌,但不允許大幅上漲,誰漲勢驚人,誰就是下一個深圳。
全國的地產泡沫,會用時間來消化,最終實現軟著陸,這是戰略總目標,一切城市的地方性政策,都不得違背這個原則。
對於剛需而言,這是天大的好消息。
作者:遠方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