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500億,免稅十年,破釜沉舟,半年內中芯國際能否趕超臺積電

2020-08-28 愛看電影的it小哥

隨著兩個月之前美國下髮禁令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代工廠給華為製造晶片。

消息一出,全國哇然。華為作為國民智能機品牌,是中國手機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這些年也扶持了不少企業。華為的晶片一直是由臺積電代生產的,這些年華為也把一些14nm的單給了中芯國際。但禁不住歐美國家對國內半導體晶片的技術封鎖,中芯國際難以獲得先進的光刻機。

因此,封鎖了華為的晶片代生產渠道,這是逼迫華為停止研發CPU嗎?

這些國家層面的問題小編就不猜測了。

我們繼續聊晶片,現階段臺積電可以製作5nm的晶片。量產7nm晶片,良率達百分之九十五。

對比臺積電,中芯科技可以製作7nm晶片,良率百分之八十,量產14nm晶片。

別小看這9nm的差別,差別就是三代科技。因此,要趕超臺積電,任重道遠。

即便中芯科技的晶片製作技術暫時比不上臺積電,但顯然歐美國家不想給華為活路,中芯科技使用的光刻機亦為進口光刻機,也不能給華為代生產晶片。

正當一切似乎陷入困局的時候,國民企業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中芯國際帶著n+1技術來到了國民的面前。

n+1技術是在目前中國的光刻機和晶片技術的大前提下,用其他技術製作出媲美7nm晶片的一項技術,預計明年可以小規模上市,2022到2023年則可以實現量產。

其實小編認為,在現在剛剛募資500億的情況下,中芯國際屬於免稅的那批晶片公司,在這收入加大,支出減少的情況下,的n+1晶片的量產可能會提前。

對晶片技術不完全了解的小編有一個大膽的猜想,懂行的朋友可以評論說一下小編的猜想是否成立,如果把n+2技術和5nm技術完美融合,是否會是性能的一個暴增?

相關焦點

  • 臺積電究竟有多強?中芯國際在國家隊大力扶持下,能否趕超臺積電
    最近,美國修改了出口管制規定,限制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向華為供貨,隨著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再度升級,作為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巨頭的臺積電也被推向風口浪尖,而在這關鍵時期,臺積電將投資12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5nm的晶片工廠,真的是出乎人預料。
  • 從美股退市到科創板募資超500億,中芯國際成色幾何?
    根據招股書,中芯國際此次初始發行股票數量為16.86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數的 23.62%。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新發股本擴大到19.38億股,約佔發行後總股數的 26.23%。招股書顯示,若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中芯國際最多可募資532億元,即便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中芯國際最少也可募資463億元。
  • 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差在哪裡?中芯國際還有機會趕超臺積電嗎?
    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真的是恩恩怨怨,可以說他們的創始人本身就有著恩怨,中芯國際的張汝京,以及臺積電的張忠謀,他們曾經都是德州儀器的員工,然而各自創業之後,臺積電收購了張汝京的世大,導致張汝京的失敗,關鍵是在收購世大的時候,張汝京並不知道。
  • 晶片「國家隊」進場立下目標,中芯國際多久才能趕超臺積電?
    中芯國際多久才能趕超臺積電?大家都知道,目前中芯國際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一度被很多人看作是華為的希望。那麼在「國家隊」的支持下,中芯國際能否成功崛起呢?或者說中芯國際多久才能趕超臺積電呢?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並且近期一躍成為了世界第十大公司,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都遠超中芯國際。
  • 閃電回A股、募資創紀錄,中芯國際(00981)憑什麼?
    按照中芯國際發行價27.46元/股,發行16.86億股計算,本次的募資金額是462.87億元,不但比此前招股書規劃的200億元高出一倍多,也創下了科創板上市公司募資金額的最高紀錄。在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後,發行總股數擴大至19.38億股,融資規模超過530億元,成為科創板當之無愧的募資王。
  • 中芯國際為了14納米工藝下本了!募資500多億夠不夠用?
    已經在A股上市,並且在IPO籌資中獲得了豐厚資金,官方也已經正式確認,這次募資實現了超額認購,獲得了532.3億元的資金。眾所周知,建設晶片生產線是非常耗費資金的大工程,臺積電和三星每年的大筆資金都花在了建廠擴展生產線上,因此中芯國際也明白未來的方向,尤其是像14nm這樣較為先進的生產線擴展需求非常大
  • 中芯國際斥資500億 目標趕超intel
    有爆料稱,中芯國際狂砸500億元,用來投建12吋晶圓製造。昨晚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於2020年12月4日(交易時段後),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事實上,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近兩年經營確實體現了比較好的趨勢。中芯國際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76.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71%,環比增長12.99%;單季歸母淨利潤約16.94億元,同比增長105.54%。
  • 政策扶持+十年免稅!中芯國際能否追上臺積電?14納米追5納米
    和解條款包括中芯國際向臺積電支付2億美元,並向臺積電授出17.89億股中芯國際股份(截至2009年10月31日,佔中芯國際總股本的8%),另外可按1.30港元/股價格認購6.96億股中芯國際股份,股份發行生效後,臺積電將取得中芯國際已發行股份10%的擁有權。
  • 中芯國際上市速度屢創記錄,中芯國際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呢?
    按照這速度,7月中旬,最快是下周四,投資者就可以打新中芯國際了。相對於其它公司,中芯國際為什麼能有這麼快的上市的速度呢?當然這與有關各方的大力支持有關,中芯國際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1,技術很先進中芯國際是國內技術最先進的晶片晶圓代工企業,與世界一流代工企業臺積電和三星差距很小。
  • 中芯國際明年量產7nm,作為「全村的希望」,與臺積電多大差距
    我國在晶片行業存在非常大的短板,毫不誇張的說這在幾年時間內是,根本就沒有可能追上去的,僅僅在光刻機這一設備中,我國就與西方國家差了兩三代,而每一代的突破都是需要十年,或者幾十年的研發和投入才行。,日中芯國際正式對外宣布,將於2021年開始生產7納米的低功耗晶片,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華為以及海思晶片,在國內手機市場中的競爭力。
  • 中國芯重大突破!500億建廠,5年內能趕超臺積電?
    對於現在國際發展來說,掌握了核心科技,或者說是高新技術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就意味著能夠帶領國家繼續進步,而現在,我們國家在高新科技領域方面也是在不斷發展,甚至很多政策也在鼓勵國家發展科學技術。在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和華為的晶片之爭,讓很多國民看到了我國在晶片領域發展還是存在不足,而中國已經在這方面開始探索。
  • 中芯國際斥近300億於晶片研發,國產晶片能否超車?
    大家都知道,國內還有一家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但是,與臺積電相比,中芯國際要落後很多,目前,國際主流的7、5NM工藝製程的晶片,中芯國際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生產。而中芯國際為了更快的追上國際先進水準,其宣布將對外募資523.2億元,對此,在國內,兩大基金會也相繼對中芯國際進行投資,而投資金額高達150億元,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希望臺積電早日攻克高端晶片製造技術。
  • 募資200億 中芯國際成科創板新融資王
    來源標題:募資200億 中芯國際成科創板新融資王 6月1日,中芯國際的招股書申報稿正式掛在了上交所官網上。雖然距離正式登陸A股,尚需經歷若干輪問詢、上市委會議、提交註冊以及對結果的漫長等待。
  • 高通、臺積電以及聯發科之後,這次中芯國際要小心了
    因為全球手機晶片廠商主要是高通和聯發科,前者在2019年就不能向華為出貨,後者將會在9月14日斷供,臺積電也是如此。雖然華為自主研發了海思晶片,國內也有晶片代工廠商,但中芯國際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7nm以下的晶片。更何況,中芯國際早就做出了相應的表態。
  • 中芯國際IPO公布結果:募資530億、A股10年來最大IPO
    中芯國際IPO公布結果:募資530億、A股10年來最大IPO 來源:中國經營報 • 2020-07-10 10:23:00 這是五年以來的「牛市」。
  • 中芯國際180億募資投14納米生產線 三年研發費128億促「中國芯...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2020年第二季度銷售額為9.385億美元,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18.7%;歸屬於公司的應佔利潤為1.38億美元,環比增長115%,同比增長644%,創單季新高。從收入結構看,中芯國際14/28納米晶圓收入在2020年第二季度佔比9.1%,高於2019年同期的3.8%。
  • 中芯國際上市首日股價上漲2.5倍,臺積電是繞不開的噩夢
    今年,在中國科技企業當中,中芯國際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科企」。它的存在不只是能否幫助華為度過危機那麼簡單,更多是意味著以它為代表的中國晶片製造業,能否突圍,能否拔掉卡在喉嚨裡面那根「刺」?
  • 臺積電在美建廠事件,對華為影響多大?中芯國際能否突破技術支持
    反觀全球智慧型手機晶片已經向著5nm級邁進,但全球7nm晶片的代工僅有臺積電有能力量產,中國中芯國際目前也僅具備14nm的批量生產能力,作為中國唯一一家研製出7nm級晶片的企業,華為目前的臺積電一旦受限於本次管制計劃,華為下半年搭載5nm晶片的Mate 40能否按時發布或者量產我們都不得而知。
  • 28nm晶片企業免稅10年!想趕超美國,中國還要怎麼辦?
    四面楚歌下,8月4日晚,中國罕見推出超級利好,直接對28nm(含)以下製程半導體企業免稅10年!老黃就和老闆們翻譯下利好,順便分享美國當年如何趕超英國,要想科技趕超,我們還有哪些需要做的工作。狂奔的半導體:免稅10年,加速上市以史為鑑:117年前,美國是如何趕超英國的?
  • 市場佔有率不到臺積電10% 我為什麼還要為中芯國際上市點讚
    中芯國際就是其中之一。從2000年創立至今,中芯國際命途多舛,挫折不斷。儘管如此,在幾位掌舵人和員工們的努力,以及政府資金的扶持下,它還是成為了僅次於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的晶片巨頭。7月16日,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A股市值近7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