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之後的又一耀眼新星:憑這1點進入施一公團隊,攻克世界難題

2021-01-05 學霸高分講堂

她是施一公院士團隊的又一名得力女將;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入選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全國5人名單;僅用了4年直博畢業(國家要求是5-8年,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平均畢業時間是5.5年);讀博期間發表了8篇CNS文章(Cell、Nature、Science,簡稱CNS,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頂級期刊),其中有2篇排位第一;……

她就是清華大學2015級直博生白蕊。

是繼顏寧、萬蕊雪之後,施一公的弟子中,又一顆耀眼的新星!

被稱之為清華大學的「傳奇學生」。

那,如此斐然的學習、學術成就,白蕊是怎麼做到的呢?

說來,秘訣就2個字——"倔強"!

一、堅決遵從內心,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高考後都會在面對專業選擇的時候非常的糾結或為難,這些糾結和為難來自自己的不確定,也有來自親友尤其是父母的要求,還有來自對未來是否能堅持下去的懷疑。

白蕊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物學專業。

要知道高考結束後,生物老師得知自己最得意的學生要選擇與生物學相關專業的時候,特意打電話勸退,告知她"真正做研究不可能像你現在從書上學到的那麼有趣,日後你可能會面臨很多難熬又孤獨的時刻。"

而她,依然毫不動搖。堅定自己的選擇!

二、一定要進清華大學,並一定要到施一公的團隊

白蕊在武漢大學讀本科的時候只想去清華大學,為了達成自己的這個目標,大三時候,她拒絕了所有高校和研究所的錄取通知,不給自己留後路。在去面試之前,她給施一公寫了封郵件言明想去他的實驗室讀博。

在暑期夏令營的面試沒有通過,她就繼續努力,終於在大四保研時候成功進入了施一公實驗室,後以直博生加入該實驗室。

"我當時就是認準了施一公老師的實驗室,一次不成我就繼續準備,"白蕊說。

三、要做就做到最好

"世間自有公道,說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這首充滿激揚鬥志的歌曲,再配上當年李連杰在蒼莽沙漠裡一套刀術表演,不由讓人熱血澎湃。

白蕊,這麼一位90後姑娘自骨子裡就透露著一股子倔強與澎湃,僅從如下3個方面就彰顯她不僅鬥志昂揚,同時非常有理智。

1.先提高效率

許多的同學都非常努力,尤其是畢業班的同學,每天認真地聽課做筆記、拼命地刷題,頭懸梁股刺錐,挑燈夜戰到晚上一兩點是常事,但有不少同學卻感覺進步不明顯,似乎並沒有效率,或者時間遠遠不夠用,常常 "事倍功半",但我們需要的是"事半功倍"。

白蕊為了充足的睡眠時間,她對自己的實驗進行了全方位深入思考,抓住每一個細節,以提高實驗的成功率。同時,所做的實驗在等待的時候,她就去利用這個時間看論文、或者別的實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做世界上最難的題

大家都知道的是"大多數人的智商都在90-110之間"。這就是說絕大多數的人智商都差不多,但為什麼一個班裡的同學,學習成績會有那麼大的差距呢?除了原有基礎強弱等次要原因,最主要的還是不願吃苦、不敢挑戰。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就是學霸與普通學生之間的最大的差距吧!

白蕊就敢喊出來"清華人要做就一定要做世界級難題"。

什麼是RNA剪接?DNA到蛋白質之間需要一個重要媒介,就是RNA,在遺傳信息從DNA轉移到RNA之後,通過對無效信息進行"剪斷",並與有效信息重新"拼接"起來,最終實現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目的。

簡單講就好比是一條繩子,中間有一段爛掉了,就把它剪掉,然後把牢固的重新接起來。

但,這個可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級難題,白蕊就圍繞這個來研究,並發表了多篇論文。

3.做個更大的成果出來

考試成績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都會有波動,被人趕超、被人嘲笑、被人下定論等等之類的,有人選擇接受,或作無力的抗爭,而有人卻奮起努力,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自己。

在白蕊與師姐辛辛苦苦幾個月做的實驗,因為解析度不夠高而繼續了半年的優化,在快收尾的時候,被英國同行以較低的解析度搶先發表了論文,這讓她們非常鬱悶。

但她決定"我一定要再憋個大的",果然,7個月後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果。

白蕊就是憑藉著自己的這股「倔強」勁才能在學習的路上披荊斬棘,最終走到學習的巔峰。

不過,說到「倔強」,我們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倔強的前提是方向要正確!

白蕊早在中學的時候就對生物學非常感興趣,並與老師都溝通了未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生命科學學院。

南轅北轍的故事小學生就學過的,所以,在決定自己準備倔強執著之前,必須要對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有清醒的認識,做好行動的步驟規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都做好了,那麼就甩開臂膀,奮力一搏吧!

本文作者:清木北由@學霸高分講堂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

中國最牛宿舍,走出3位院士:做好這3點,拒絕豬隊友!

獲德國1311萬科研獎,帶著成果回國,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遵從本心

「掃地僧」張永輝,從高中到碩士,從保安到保安:讀書難道真無用?

相關焦點

  • 施一公:培養了三個美女學霸,一個美國院士,還有兩個90後科學家
    但讓施一公名揚江湖的,不止是上述的那些名頭,而是施一公創辦了自己的"黃埔軍校"——西湖大學,一條科學家生產線。按照在清華的經驗,一切順利的話,在這條剛剛啟動的科學家生產線上將會學霸雲集、人才濟濟,無論你是什麼材料,都能在這裡實現鳳凰涅槃,振翅高飛,實現自己的理想。
  • 顏寧與施一公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顏寧回清華大學十年後出走美國?
    顏寧,一個才貌讓人羨慕的才女,成為清華大學教授不是很正常嗎?明明是單身,怎麼就變成了施一公的老婆了?真的太八卦了。說實話,顏寧的學術之路確實也跟施一公是有很大的聯繫的,施一公可以說是顏寧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
  • 施一公最得意女弟子之一:未來女科學家,4年8篇CNS,能超顏寧嗎?
    顏寧,一個科學界的耀眼的學術新星,她的名字已經不是單單的一個人名,而是整個科學界女性的標誌之一。而關於她的成就和學術成果以及對國家做出的貢獻想必了解她的人都已經如數家珍了吧,這裡就不再詳細介紹了!如果提到科學界大名鼎鼎的施一公,想必也是無人不曉,而如果聞到他的最得意的女弟子,當屬第一的非顏寧莫屬了!但顏寧之後,再難以出現第二個「顏寧」嗎?
  • 施一公教授的三位女弟子:一師門三女英,科研成果共長天一色
    現在的顏寧成為了一位世界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研究蛋白質在原子層面怎麼工作。 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回到清華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回國之後的顏寧致力於研究膜蛋白結構與工作機理的探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攻克了生理代謝中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原子結構,這種蛋白質是給細胞能夠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質。
  • 美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跟隨恩師施一公回國,如今為何負氣歸美?
    人物介紹一、聰穎過人,專注科研。顏寧,也許這個名字對於有些人來說比較陌生,但是當看了她的履歷之後你會對她刮目相看。她出生在山東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自小便聰穎過人,極其善於思考,19歲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到清華大學,學習生物科學與技術,並且在那競爭激烈的清華園裡,依舊脫穎而出。還沒畢業的她就被很多知名企業預定,但是顏寧立志要搞科研,所以通通回絕,繼續紮根在實驗室裡。二、毛遂自薦,出國進修。
  • 施一公的高徒顏寧,離開清華赴美國任教,無懼爭議
    文|立言教語像是上帝帶著你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你看到了神跡。以前世人不知道的秘密,被顏寧窺探到了。一位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師從著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施一公,不到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甚至有著「清華最美女教授」之稱,她就是顏寧。
  • 清華教授顏寧再發重磅論文,施一公女弟子做別人嫁衣,你怎麼看?
    在5月13日,作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在Nature上發表了2篇高水平論文。我們知道能在Nature上發表論文的作者肯定是某一領域的佼佼者,而顏寧一次性發表2篇,則其成果更是令人佩服。這也是顏寧今年的CNS首秀,同時也是她在學術生涯上發表的第33和34篇CNS論文。
  • 前有顏寧負氣歸美,後有白蕊後來居上!能解決世界難題的不止顏寧
    上了高中之後,白蕊逐漸痴迷上了生物這門課程,因此直接將生物老師當作了自己的偶像般痴迷了起來,她深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道理,通過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辦法和渠道來學習生物知識。時間久了之後,生物老師更是將她稱其為難得一見的好孩子,因為在她的目光中總是能傳出對於知識的渴望。
  • 三位女博士讓清華自豪,留學回國的顏寧成為院士,而她追隨施一公
    比如清華大學的三位女博士,顏寧、萬蕊雪和白蕊,先後師從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教授,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如今已經成為知名的女科學家,取得的科研成就讓母校清華大學驕傲。在求學經歷上,顏寧是典型的清華精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並在本科階段開始師從施一公教授。
  • 施一公的三位女弟子用行動證明:機會從來都是留給努力的人
    一:顏寧被譽為:"中國最美女科學家"的顏寧,不僅有著美麗的容顏,還在生物科學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19歲時,顏寧不負眾望,考上了清華大學。經過幾年的學習,顏寧愈發對生物科學感到好奇,在顏寧的眼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分子都好似一個個跳動的精靈。她渴望解開那些困擾著人們的生物難題。
  • 對顏寧影響至深的三男一女,施一公、鍾毅、柴繼傑、吳嘉煒!
    注重細節和大局觀的施一公2019年截止11月,顏寧發表4篇CNS主刊論文,成為本年度全球發表CNS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已經是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雙聘教授的顏寧算是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然而顏寧作為科普博主,和自己的粉絲們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其中自己導師施一公的實驗大局觀和對細節的把控
  • 顏寧:落選中國院士後成美國終身教授,為美破解困擾世界50年難題
    顏寧出生於1977年11月,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天資聰慧的孩。自1996年開始,顏寧在清華大學求學四年。 2000年之後,她又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並且攻讀博士學位。2019年4月30日的時候,美國國家科學院對外宣布決定將顏寧聘為外籍院士。雖然在外界很多不了解她的人看來,顏寧人生似乎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
  • 清華「女神」4年發表8篇CNS,師從施一公?未來成就可能超過顏寧
    在我國,清華大學是最頂尖的理工名校,清華大學的女生數量相對於其他綜合類院校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清華大學的女性科學家非常惹人注目,之前火遍全國的顏寧就是清華大學的校友,因為天資聰明,智商超群,科研成果出眾,顏寧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 施一公與顏寧互動:評價人才不能只看論文,還可以講故事
    這一點令人很失望。很多人為了能夠滿足客觀的評判標準,急於做出成果,為此就放棄了那些內心熱愛、風險較大、周期較長、難度較高的項目。從功利的角度來看,這麼做也沒錯,畢竟車子、房子、妻子、孩子,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可是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看,我們培養出一個科研人才非常不易,他們做出功利性的選擇,多少有些「可惜」。施一公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就是顏寧。
  • 一公十年: 施一公教授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
    這是一年之內發生在清華的第二位結構生物學家的人事變動。去年五月,在風傳一段時間後,施一公的學生與合作者、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教授證實將離開清華,歸海普林斯頓,引起轟動和討論。日前,顏寧教授已經回到普林斯頓任教,距離其海歸清華,也是十年,知社曾有深度報導,文末擴展閱讀可見。
  • 施一公三位「女弟子」:實力頂尖、才貌雙全,可惜一個赴美不回來
    為了進入施一公前輩的實驗室,她自始至終就認定了這一個目標,拒絕了其他一流實驗室的邀請,多次不斷給施一公發郵件。最終,她以武大生物學排名第一的頂尖成績拿到了推免名額,並且以實力和優異表現通過複試,順利入了施一公麾下,了了自己的心願。白蕊的堅定、毅力、努力,以及她在學術研究領域堪稱拔尖的專業水平,都是她後來的一取得極高成就的「助推劑」。
  • 施一公、顏寧互動:科研人才的評價,不能只看論文,還要聽故事
    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就像張裕卿一樣,通過學術造假把從來沒到過實驗室的女兒變成了留學國外名校的優等生,這對於那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搞科研、做實驗的學生而言,太不公平,讓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視,最後心灰意冷,放棄科學事業,這不就是在扼殺我國科學的未來嗎?
  • 2017年度科技人物顏寧: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真相
    「我在清華如魚得水」  2017年是顏寧學術生涯的一個高峰期。這一年,她不僅攻克了長期的科研目標,還完成了一次身份轉換,從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拜耳講席教授變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這使顏寧再度成為新聞焦點,這次選擇讓她被納入一個新的群體——「歸海」一族,並且被解讀為「負氣出走」。
  • 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的3位女弟子,一人當選外籍院士,赴美引爭議
    01顏寧顏寧教授是施一公門下最為得意的女弟子之一,顏寧高考考入清華大學生物學系,她熱愛生物學科,立志成為一名女科學家;求學期間的顏寧,學習非常用心,後來留學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克服重重的苦難,最終順利完成學業。
  • 名師出高徒:2019年,施一公、顏寧、柴繼傑等在CNS上發表12篇論文
    在2019年,施一公,顏寧,柴繼傑及周強在Cell,Nature 及Science共發表12篇研究成果,在結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iNature就系統盤點一下這些研究成果:【1】在哺乳動物的電壓門控鈣(Cav)通道(VGCC)的10個亞型中,Cav3.1–3.3構成T型或低電壓激活的亞家族,其異常活動與癲癇,精神病和 疼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