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都市的街巷已燈影婆娑,社區暖暖流淌的歡樂,遠山的村落火苗閃爍,漸漸明亮小康的思索……」1月1日晚,在中央電視臺「2021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晚會上,廖昌永那高亢悠揚的聲線與悠揚的音樂完美結合,滿懷深情地帶著我們穿越到都市鄉村的燈火裡,歌唱祖國的繁榮富強,歌唱小康社會裡的幸福生活……
大鵬灣
這一幅歌聲的「畫卷」為我們展開的正是「中國天然氧吧」、深圳「生態特區」、文化之根、旅遊勝地和新增長極——大鵬新區。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大鵬新區創作推出了一首時代新歌——《燈火裡的中國》。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詩人、詞作家、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大鵬新區音樂家協會主席田地,作曲者是著名作曲家,北京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舒楠,二人強強聯合,反覆錘鍊、精益求精,合作創作出這首感悟家國情懷,激揚雄心壯志的優秀作品,以此送上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福。
作為一首緊扣時代、貼近百姓的歌曲,《燈火裡的中國》的歌詞以大灣區的都市街巷、社區廣場、遠山村落、海灣港口為背景,從百姓視角裡眺望萬家燈火,展現了燈火裡的繁華似錦和安詳寧靜、燈火裡的奮發圖強和生生不息。
歌曲剛起頭是一串串清脆的風鈴,輕巧靈動地撩撥了聽者的注意力。緊接著,低沉的管弦樂與廖昌永渾厚的聲音為聽者娓娓道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副歌部分的反覆詠唱,每一遍都有情緒的遞進和色彩的濃淡,猶如大鵬灣的波浪,一浪高過一浪,大氣酣暢。
整首《燈火裡的中國》的誕生不是偶然的。這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是向海而生的大鵬新區所傳遞的心聲與脈搏,是大鵬灣與七娘山所表達的凝望與祝福。
新區成立9周年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精品創作意識,碩果纍纍。大鵬美術家協會主席孫峰的油畫作品《時間就是金錢》走進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改革開放40周年作品展和深圳市改革開放紀念館;新區成功舉辦三屆「大鵬全國生態文學獎」,成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首個授牌的「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深圳首部以海洋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原創歌曲《半島故事》登上「續寫春天的故事——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深圳優秀歌唱家音樂會」舞臺,獲「學習強國」平臺首頁首屏推薦。
一部部文藝精品不斷湧現,豐富著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動著新區的文藝發展,講述著動人的半島故事,為新區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建設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審讀:譚錄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