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須懂的技術知識

2020-12-03 AI課工場

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最重要的人員莫過於研發工程師,有了程式設計師的代碼,才能跑起來應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給到用戶。而我們程式設計師哥哥們又愛又恨的便是產品經理了,產品經理就是給程式設計師提需求的人,通過原型圖繪製出整個功能的雛形、用戶使用路徑,然後交由程式設計師去實現。

不過現在的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從業者大部分是非技術出身,有心理學專業、新聞專業、廣告專業等等的人員加入,在他們與研發工程師進行交流時,往往就會出現GAP了。產品經理覺得這個需求很簡單啊,我只是想要手機屏保隨著天氣變化,我只是想增加個搜索功能,我只是想做個條件過濾,幾行代碼就可以搞定了,而到了程式設計師這邊,這個需要改動底層架構,那個需要兼容歷史版本,最後這個需要改變數據結構,起碼得一周以上才能搞完了,哪裡這麼簡單呢?於是乎程式設計師和產品經理開始廝殺起來,整個需求從開發到上線的過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場面一度很慘烈,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作為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必須要懂的一些技術知識,它能幫助你在自己設計需求時初步就能評估需求實現的難度,結合技術想出更多的可行解;它也能幫助你在需求評審、項目排期時,更好的與開發溝通,了解到這個需求是不是真的做不了,實現成本很高(免得被開發一句「做不了」就懟回去了);它還能幫助你在用戶驗收測試時比較準確的描述出問題。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必備的知識我們可以從需求的產生到上線這條線來介紹,在需求設計及評審完之後,第一階段是開發;第二階段是聯調;第三階段是測試;第四階段是上線


開發階段,我們要懂的第一個知識便是代碼倉庫與分支。無論前端、後端、測試這三個角色都會涉及到,前後端基於代碼分支進行開發,測試基於代碼分支進行測試。那麼分支是什麼呢?分支就是我們的代碼版本記錄,它存在代碼倉庫裡,新項目開發時就新建一個代碼倉庫,開發新需求時就在倉庫裡建立一個分支,每次在本地寫了代碼後,就通過分支提交。程式設計師們約定俗成的使用master分支來存放生產環境的代碼,比如我的APP現在有瀏覽、下單、支付功能,我想新開發用戶註冊功能,那我就需要在master分支上切出來一個feature分支,這時候feature分支包含了master分支的代碼,也就包含了瀏覽、下單、支付功能,我再在feature上寫了用戶註冊的代碼,這時候feature分支就包含了註冊、瀏覽、下單、支付功能了。測試人員使用feature分支進行測試,測試通過之後,再把feature分支的代碼改動部分合併到master分支,進行新版本的發布,這時候master分支就包含了註冊、瀏覽、下單、支付功能了。所有的新功能開發從master切出分支,開發完成後合併到master發布,這樣就保證用戶看到的功能是一致的了。目前業內常用的代碼開發管理工具是GitHub、GitLab。作為產品經理,當程式設計師和我們討論在哪個分支做開發時,你只需要告訴他我希望用戶能使用的功能有哪些就可以了,開發人員會根據產品經理希望上線的需求選擇在什麼版本上去做開發,產品經理也可以根據本片段講解的分支知識來佐證想法。


開發階段,我們要懂的第二個知識便是前端開發。作為產品經理,我們能感受到的就是前端頁面,通過整個的布局、交互來感受這個功能如何傳遞給到用戶。而在和前端工程師打交道時最常聽到的名詞莫過於組件了。在了解組件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前端頁面是如何生成的(本篇介紹web前端開發)。我們的用戶都是基於瀏覽器來瀏覽網頁,所以前端開發也是基於瀏覽器引擎去做的。假設我們現在要開發淘寶的首頁,這時候前端工程師會給它做一個布局,將整個屏幕規劃一下,哪些是橫著、哪些是豎著;在布局規劃好之後,給頁面寫內容,在哪個地方查看什麼品類的衣服,哪些地方放男裝,女裝,顏色、字體、大小怎麼樣;最後再處理用戶點擊後是去進行支付環節,如何成功完成支付,全完事後通過瀏覽器訪問,底層瀏覽器引擎去DOM渲染,就加載出來頁面了。在搭架子階段使用HTML和CSS語言就可以搭建起來模型,而用戶可以去點擊做什麼操作使用JavaScript技術可以實現,用戶操作後可以得到什麼結果就通過後端接口可以返回。


劃重點,在前端開發中的兩個欄位便是組件和接口。可能有的產品經理同學在和前端打交道時,總聽他們提起這個組件不支持啊,後端接口沒有到位啊之類的,但對於組件和接口還很陌生。我們先來看看組件是什麼?當前端在去開發一個產品時,需要寫很多的頁面,每個頁面的元素總有一些是共通的,比如都需要按鈕、下拉列表、搜索、幫助提示、輸入框等等,如果每個頁面的這些內容都去重新寫一遍,代碼很冗餘,前端也很累。於是聰明的前端同學便把這些可以復用的部分抽象出來,專門寫了支持這個功能的html、css、js代碼,以後在其他模塊要使用時,直接引用這個組件庫就好了。介紹完了組件,我們再來看看接口是什麼?我們知道一個產品只有前端,那是無法完成用戶流程的,只能看看點點,不能更進一步了,因此需要後端來去實現業務的邏輯,並通過接口把信息發回給前端做反饋。比如在電商購買場景中,用戶瀏覽看到nike的鞋子不錯,選中了藍色、37碼的AJ,這時候需要前端把這些商品信息通過接口傳遞給到後端,後端接收到這些參數後,通過把參數套進自己寫的函數裡,一步步的實現了資料庫的增刪改查,也就是支付、下訂單、減庫存,最後返回前端交易的結果,前端再處理返回給用戶。


開發結束了,就進入到了聯調階段。在聯調階段,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前後端聯同起來看看,雙方寫的前後端代碼能否交流,數據格式是否符合預期?數據能否傳遞給到後端?是不是正確實現了功能。聯調介紹後,研發把他們的代碼開發分支提交,告訴測試人員可以測試了,測試人員就去找到對應的測試分支進行測試。


在測試的時候,最重要的兩個便是打包和環境了。所謂打包就是把程式設計師寫的代碼通過打包工具編譯成為運行環境可以識別的產物,在前端開發中會把代碼寫在很多文件裡,把文件轉化成html代碼時,需要引入js代碼,這樣會使得每次請求都需要加載頁面,從而導致性能損耗增加,通過把各種前端資源打包成一個整體,頁面請求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完成,提高了性能。前端代碼的事情說完了,就該聊後端的事情了,後端的代碼要運行起來需要一個環境,環境包含機器、作業系統、運行要用的資料庫、其他軟體、業務代碼運行的工具(如tomcat容器、Docker容器),後端代碼開發完成之後,會把代碼通過構建工具編譯成一個jar包或鏡像文件,放在對應的環境裡去運行。測試人員在環境裡把前後端的包部署上去,再通過瀏覽器就可以訪問新開發的功能進行測試驗收了。


測試通過後,就進入到了上線階段。上線階段主要參與人員就是研發和運維了。研發把代碼分支內容合併到master分支,打包。運維在伺服器(可以是自己買的,也可以是在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租用的)上部署包運行起來需要的環境,包含作業系統、資料庫等等軟體,部署好了之後,用戶再次訪問產品頁面時就是最新開發的內容了。此後如果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打不開頁面了、使用緩慢了,直接反饋給到運維人員,運維人員排查如果是機器資源問題,就申請新的機器,再部署一套服務,滿足更多的用戶可以訪問;如果是業務問題,就反饋給到測試人員和研發人員進行解決。


本文介紹了產品經理在工作全流程中需要和技術打交道的內容,看完之後是不是收穫滿滿啊?其實在產品經理的世界主要是概念層(關注目標)、範圍層(關注功能)、結構層(關注互動設計&信息架構)、框架層(關注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信息設計)、表現層(關注視覺設計),而技術人員的世界主要是邏輯層(關注業務流程&功能模塊)、實現層(關注具體實現函數)、接口層(關注功能&頁面&模塊之間交互的通道)、數據層(關注資料庫執行結果)、架構層(關注技術架構&調用關係&技術規範)。處於不同世界的人在網際網路產品這有了交集,如何才能協作的更好呢?那便是多了解彼此一些,技術人員在交流的時候淺顯易懂,產品經理也多了解技術知識,明白技術人員在表達什麼?他們的工作邏輯是怎麼樣?這會幫助雙方都工作愉快噢~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入門必讀好書推薦:《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
    「前非著名程式設計師,現不知名產品人」這是他公眾號的簡介首句,也是近些年來他對自己的定位。謙虛謹慎,這是我與唐韌認識以來他給我的感覺。2017年出版了《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一書,2018年在原《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版本的基礎上內容再次升級,出版了這本《產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成為全棧產品經理》。
  • 零經驗產品經理培訓如何做懂技術?
    產品經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這波浪潮而興起,也隨著浪潮過去,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新興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產品經理對技術要求更加高,產品經理已經進入了洗牌期,不懂技術的產品經理會逐一被淘汰。 天津產品經理培訓學校誠築說:產品經理懂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分!!!
  • AI產品經理必懂5種技術關係
    產品經理面臨對AI技術都有迷茫焦慮,不懂AI產品經理如何面對AI與大數據的關係,AI產品經理與編碼人員的關係,AI產品經理與算法技術人員的關係,AI產品經理與AI技術的關係應該懂哪些AI技術,AI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與AI技術的思維方式的關係
  •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
    產品經理是否需要懂資料庫?如果需要,那麼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學習?需要懂到什麼程度?產品經理確實應該懂些資料庫的知識。通過資料庫初步學習,能了解數據的存儲方式以及數據的獲取,便於與技術的溝通;絕大部分需求,從技術上實現上並不難,很多需求往往都是沒有存儲相關欄位數據,造成無法實現;在絕大部分創業公司,數據平臺開發不完善或壓根沒有,再加上項目比較多,開發可能沒太多時間給咱們拉數據,或者在急著要數據但是開發又騰不出時間來的時候,如果自己會進行資料庫查詢操作,真的會方便很多。
  • 產品經理必備乾貨:全面詳細的產品測試知識
    1、寫在前面文章主要涉及產品經理工作上經常接觸到的基礎的測試知識,包括測試的定義、測試何時進行、產品經理應該懂的測試概念、產品經理如何測試驗收產品。2、為什麼產品經理需要懂測試產品每個階段都有驗收標準,比如需求評審階段驗收、開發階段驗收,所以每個階段都需要測試。
  • 產品經理的知識圖譜應用
    1.2.3 理解知識圖譜的表示和存儲對產品經理的意義對於理解知識圖譜的表示和存儲對產品經理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根據業務需求,定義實體、關係、屬性以及屬性值。做後臺產品經理我們都知道,我們在設計產品功能的時候,有四個基本對象需要設計:存儲數據的欄位;梳理業務的流程;規則設計(業務規則、輸入規則、邏輯規則等);頁面交互的設計。
  • 繼項目經理,產品經理之後,數據產品經理可能開始流行
    這類數據產品經理擅長產品設計、需求分析、數據分析,且懂得數據可視化、數據應用或數據運營和增長;同時硬技能又掌握產品設計類工具(如:axure)、數據分析類工具(如:Tableau,FineBI)。第二類:基於數據產出的產品經理,偏向技術類型。
  • 從四個層面落地,成為受歡迎、可信賴、懂技術的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需要與很多人打交道,因此成為一名受歡迎、可信賴、懂技術的產品經理是很重要的,對於工作的推進也有好處。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產品經理呢?本文作者總結了四個層面,幫助你成為產品經理中的萬人迷。
  • 做一個懂技術的PM?
    當然這種情況一般產品只需要把需求講清楚,需要哪些API是研發來輸出即可。但是,如果產品懂一些的話會很大程度上提高溝通的效率。類似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總之產品這個崗位,個人認為還是需要懂一些技術的,下面就大概講一下如何學習技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如何學習?
  • 產品經理必懂的接口文檔撰寫方式
    做產品經理的難免會調研各式各樣的第三方需求能力。以滿足產品提供用戶的市場價值,比如第三方登錄、圖像識別、風控算法,都有專注的服務廠商。企業無需自己花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具有較高技術壁壘或時間成本的需求上。所以經常有不懂開發的老闆和產品經理說,某某後臺同學你把後臺功能給其他部門直接用、或者某某客戶端你把你的app直接給某某部門後臺用。
  • 好書推薦《給產品經理講技術》+《產品經理那些事兒》PDF網盤分享
    眾多IT企業產品經理、研發從業人員、銷售從業人員、市場從業人員從產品角度理解工作產生幫助,產品經理培訓可以參考《給產品經理講技術》和《產品經理那些事兒》。01《給產品經理講技術》注意:該圖書為pdf電子圖書,需要該圖書的朋友請在公眾號內回復關鍵字「給產品經理講技術」。《給產品經理講技術》是APP開發涉及到的相關技術的入門級介紹。
  • 產品經理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產品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沉澱很多知識。如何管理這些知識是產品經理進階路上必備的能力。本文主要從知識體系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搭建以及怎麼搭建三個方面,闡述了搭建知識體系的方法論,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 產品經理的22條軍規
    好的產品規劃工作,必須反覆思考自已的資源、技術能力、市場目標以及時間能否匹配,這樣才能做好規劃。4、老闆或者部門的頭是規劃的首席負責人,由於產品規劃需要考慮到資金、效益和產出比,需要全面的信息和決策能力,大的投資和產品規劃,必須老闆才能做主,產品經理在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更象是一個參謀長。
  • 經驗分享:技術如何成功轉崗產品經理?
    分享人簡介:唐小煥,有車以後的社群產品負責人,2016年畢業,2018年技術轉產品。兩年前端開發崗的經驗,幫助他成為了更優秀的產品經理。01 轉崗前的準備1. 轉崗產品之前必須要搞清楚的問題你要搞清楚你為什麼要轉產品經理?可能是因為錢,可能是因為工作性質或興趣?
  • 什麼是數據產品經理
    「什麼是數據產品經理」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在問「數據產品經理和產品經理到底有什麼區別?」,金老師先來看看他們之間的區別吧!大家都知道,產品經理平時的職責包括修訂產品待辦列表(backlog)、展示新的產品發布、客戶開發,以及和其他業務部門合作等。傳統上,一個產品經理會有一個或者多個產品分析師,產品分析師負責分析各類數據,並為產品經理提供決策依據。比如,產品經理可以問他的產品分析師「流量怎麼突然下跌/上漲了?」
  • AI產品經理需了解的技術知識:語音識別技術(2)
    本文章主要介紹了語音識別技術語的算法包括動態時間調整、隱馬爾可夫模型、BP神經網絡,目的是幫助PM了解語音技術方面的知識,有助於語音類相關產品的設計~語音信號是一種短時平穩信號,即時變的,十分複雜,同時也攜帶了很多有用信息,包括個人信息、語義等。因此特徵參數提取的準確率,直接影響語音識別結果的好壞。
  • 硬體產品經理必懂的ID(工業設計)知識
    編輯導語:ID設計是產品設計的第一步,產品經理作為一個產品的總設計師,雖然不用自己去動手設計,但是針對產品的大方向和定位還是要深入的把控;本文作者從四個方面對產品ID設計進行考量。ID設計(工業設計)是對一個硬體產品的外觀造型、使用方式、人機互動設計的一個過程。
  • 產品經理不需要知識地圖,而是知識宇宙
    憑藉多年的職場直覺,產品老鳥感覺這不是簡單的寒暄,而是蓄謀已久的鄙視在內心複雜三秒後,還是拿起了手機憑藉多年的職場直覺,產品菜鳥感覺大事不妙,莫非剛剛的鄙視被他發現了>在內心複雜三秒後,還是拿起了手機有過迷茫,才知道產品經理的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念有過牽掛,了無牽掛下面的資料和課程,獻給正在成長的大家這個知識地圖比較適合各階段產品經理作為個人對照表,看看自己還欠缺什麼
  • 從職位定義入手,認識「產品經理」的本質
    搜尋一下維基百科,產品經理的條目中是這樣寫的:「產品經理是很難定義的一個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話定義,那麼產品經理是為終端用戶服務,負責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人。 」每個字都看得懂,合在一起我怎麼就看不懂了。第一點,產品經理需要跟多領域的人溝通協作Google產品經理的資格要求,其中一點就是具備「多領域的知識」為此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很好的學習能力,能夠對多個領域的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有了知識基礎之後,還需要清晰的邏輯和好的表達能力,才能很好地實現跨部門「溝通」。
  • 產品經理很適合,還需掌握技術
    今天退役人才網再介紹一個適合退役軍人的銷售崗位,而且這一崗位非常適合退役軍人,不但懂得銷售方法,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它就是 通信行業的產品銷售經理。退役人才網為什麼通信行業的產品銷售經理非常適合退役軍人呢?它的最大優勢就是掌握的知識含量比較多,除了銷售通信產品設備外,還需要懂的通信設備產品的一些技術與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