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衛
立訊精密的代工版圖又下一城。
立訊精密近日發布公告稱,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擬出資33億元(約合4.72億美元),全資收購緯創(Wistron)兩家全資子公司江蘇緯創、崑山緯新的100%股權,立訊精密在收購中將出資6億。
緯創是蘋果iPhone代工廠之一,若收購成功,立訊精密對蘋果的代工不再局限於零部件、AirPods等可穿戴設備,通過控制緯創在江蘇崑山的蘋果手機裝配廠,可以獲得在蘋果iPhone關鍵的整機代工業務,收購成功,意味著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在中國真正的首家內地代工廠,和蘋果老大富士康形成正面競爭。
由連接器到AirPods
立訊精密是消費電子的龍頭企業,創辦於2004年,創始人王來春原是富士康工廠流水線的打工妹。公司發展初期,富士康對這位前員工給予電子連接線、連接器等訂單支持,立訊由此通過富士康進入到全球產業鏈中。早期,立訊精密一半的營收來自於富士康。
2010年,立訊精密在深交所上市,當年營收為10.11億元。2019年,立訊精密的營收已達到600多億,營收規模增長60倍,市值達到3900億,超過了工業富聯的3000億。
立訊精密之所以高速成長,有幾個關鍵因素,通過不斷併購擴張,建立電子消費品的護城河,並切入到蘋果的供應鏈中。
2011年,立訊精密上市後收購了崑山聯滔60%股權,崑山聯滔主要生產連接線產品,在iPad平板上使用,正是藉此,立訊精密首次進入了蘋果供貨體系,2011年,立訊的營收即增長了152%,達到25.56億。
之後,立訊精密開啟了一連串的買買買動作。2011年,立訊精密收購了科爾通訊,邁入通信領域,成為華為、愛默生網絡能源等客戶的連接器供應商;2012年併購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進入汽車電子領域,同年,又全資收購珠海雙贏,切入3G和智慧型手機產業鏈條,進入FPC(柔性電路板)的生產領域……
立訊因為併購擴張穩準狠,被人冠以「八爪章魚」的諢名,王來春的「章魚」式吞噬軌跡被勾勒得足夠清晰:先通過水平整合,在線纜及連接器領域吃掉對手,成為無人可撼的龍頭,進而在行業內開始進行雨點大、雷聲小的垂直整合,使底子薄、基礎差的立訊精密快速切入全新領域——從連接器到軟板、聲學元件、再到攝像頭模組。
立訊精密的最大一次逆襲是在2016年,立訊精密通過收購蘇州美特正式進入到聲學領域,並滲透到蘋果的聲學領域,2017年上半年,立訊正式成為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的生產工廠,幾百個零件,一條產線需要員工幾百人,立訊精密的品良率高,獲得蘋果的青睞。
2017年,烏鎮第四屆網際網路大會,蘋果CEO庫克專門跑到立訊精密的工廠考察現場,誇讚立訊是「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
在庫克造訪立訊時,Airpods還主要由中國臺灣廠商英業達組裝代工,其後,立訊精密的訂單比重完全超越英業達,已經成為AirPods的主力供應商。
到2019年,立訊精密已從單一的消費電子市場連接產品廠商發展到綜合覆蓋連接線、連接器、聲學、天線、無線充電及震動馬達等多元化零組件、模組與配件類產品的企業。
2019年,立訊精密的營收規模為62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74%;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3%。其中,消費電子業務佔比達到416億,佔營收的83%。
立訊精密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蘋果的供應鏈,尤其是AirPods成為立訊最重要的搖錢樹。立訊精密2019年,前五大客戶貢獻了482億元營收,佔總營收比例77%。蘋果作為第一大客戶,貢獻了346.5億營收,佔總營收比例高達55.43%。
這兩年,蘋果Apple Watch、AirPods等可穿戴設備在全球受到歡迎,2019年全年出貨量突破1億大關,作為Airpods重要代工企業的立訊精密,出貨量自然是水漲船高。
2020年,立訊精密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營收依據保持高速增長,較上年同期增長83%至16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59.4%至9.82億元。為蘋果手機和耳機提供配套服務的產品仍是立訊精密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切入到蘋果的核心
相對於AirPods等穿戴設備,iPhone才是蘋果真正的核心業務,目前,iPhone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高端智慧型手機,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最暢銷的10款機型,蘋果佔了四款。
而蘋果的iPhone整機代工,一直由緯創、富士康、和碩共享,其中,富士康通常訂單量在50%以上,和碩在30%左右,而緯創在10%浮動。受益於全球消費者對iPhone保持強勁需求,富士康在蘋果身上賺得盆滿缽滿。
2017年,緯創穫得了新iPhone的訂單,並斥資兩億在崑山擴廠,主要生產蘋果廉價iPhone。但是,緯創未能打入蘋果高端機型產業鏈,營收表現平平。
在拿下新iPhone訂單的三年時間裡,緯創的營收如今止步不前,利潤連年下滑。2018年,緯創營收從608億漲到767億新臺幣之後則止步不前,利潤更是腰斬一半以上,2018年利潤為1.6億新臺幣,2019年僅有6081萬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444萬。
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加上自身效應的問題,緯創計劃將iPhone的組裝重心轉移至印度,陸續加大了對東南亞等地的投資,出售崑山工廠,與其戰略轉移有關,而立訊精密成了一個「接盤俠」。
對於立訊精密而言,相比以前代工Airpods耳機等周邊產品,iPhone才是蘋果的核心產品,而立訊從過去從代蘋果的部分業務已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如果能切入到iPhone整機代工,無疑會讓立訊精密迎來新一輪發展。
立訊精密稱,這次的協議基於公司多年以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深度沉澱以及對消費電子業務的中長期戰略布局,如收購成功可拓寬公司現有產品的銷售渠道,與現有業務產生有效協同,提升市場競爭力。
立訊精密在年報中提到2020年戰略時說,不斷豐富公司產品品類、增強自身抵禦單一產品與業務的風險能力。「將智能製造原理和體系深度應用於公司各主要產品的生產製造等相關環節,構建高度智能化的運營和製造體系。 」
從立訊的成長之路來看,立訊由代工連接器起家,由簡單的連接器到聲學設備,逐漸切入到蘋果的供應鏈系統中,走過了一條從單一零件、模塊部件、整機組裝的過程。
現如今,立訊精密為蘋果提供的代工產品由Lighting、轉接頭產品,進一步延伸至聲學、天線、無線充電、馬達等新的領域,從Mac、iPad、AirPods等周邊代工業務打入到蘋果的組裝供應鏈過程。這些,和富士康的當初的發展道路如出一轍。而立訊精密一直不滿於現狀,有著更大的野心。
當然,立訊精密面臨兩個問題,有沒有實力的問題和能不能獲得蘋果iPhone整機訂單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同樣重要,相比於零部件,蘋果iPhone整機更為複雜,而緯創在崑山的生產線主要是生產廉價iPhone,立訊精密接盤之後,還需要通過對其技術的改造升級。另外,立訊精密還面臨著最大的對手富士富的正面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