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全國第六!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 本科課程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通知稱,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精神和有關通知要求,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高等學校申報推薦,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1559門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特別是在應對新冠肺炎期間實施的大規模在線教學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

  在公布的「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中,山東大學總計70門課程在列,被認定課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六位,其中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數量位居第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數量並列第二,2019年新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數量位居第三。

  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中,山東大學被認定的課程有:

  線上一流課程:死亡文化與生死教育、國際貿易學、神韻詩研究、高等數學—微積分(1)(2)、線性代數、大學物理、醫學細胞生物學、工程材料與機械製造基礎、大學計算機——計算思維的視角、大學生性健康修養、系統解剖學、醫學生理學、局部解剖學、藥理學、護理學基礎(上篇)、音樂導聆、人人愛設計、數學競賽選講、生物信息學、輻射與防護、設計創意生活、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趣味生物學實驗、醫學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急診醫學、皮膚與美容-醫學專家如是說、診斷學、呼吸系統疾病、皮膚性病學、口腔正畸學、循證護理與知識轉化。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診斷、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演替與修復實驗、超高速切削加工虛擬仿真實驗、股骨頸骨折合併糖尿病病人護理、基於多角色扮演的新聞發布交互式演練、人類骨骼考古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東北亞能源網際網路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隧道綜合超前地質預報虛擬仿真實驗、模式動物斑馬魚養殖和顯微操作技術、膜片鉗技術探究動作電位產生機制虛擬仿真實驗、景區旅遊產品開發虛擬仿真實驗。

  線下一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華文化體驗與傳播、英語應用文寫作、數字傳播技術與應用、考古學導論、物理化學、分子模擬實驗、流體力學II、資料庫系統、流行病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國際貿易學、大眾傳播學、高等數學(2)、醫學物理學、生物信息學、工程材料與機械製造基礎(KAPI)、電磁學、計算思維、局部解剖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工業設計史。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特色)、中國城鄉社會調查實踐、大學生雙創社會實踐。

  線上一流課程即大家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

  線下一流課程強調改革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增加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師生、生生互動交流,煥發課堂生機活力。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鼓勵全國各類高校教師廣泛參與,基於慕課等優質在線課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對校內課程進行創新性改造,開展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提升了教學質量,也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通過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網上做實驗」和「虛擬做真實驗」,解決了高校實驗教學 「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老大難問題。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注重推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培育學生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據悉,通過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須繼續堅持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標準,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示範帶動更多高校和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教育部將通過使用評價、定期檢查等方式,對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繼續建設進行跟蹤監督和管理,持續推進「學習革命」向「質量革命」縱深發展,助推邁入普及化的中國高等教育躍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70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山東大學總計70門課程在列,被認定課程總數居全國高校第六位,其中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數量位居第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社會實踐一流課程數量並列第二,2019年新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數量位居第三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 廣西共51門課程入選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共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廣西12所高校共51門課程入選。資料圖。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目標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
  • 河南科技大學3門課程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我校共有3門課程成功入選。其中,王軍教授的《機械設計》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張丹副教授的《大學英語》和李靈曉副教授的《高等數學》2門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遴選流程是什麼?教育部回應
    教育部網站11月30日發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全文如下:  一、近日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請您簡要介紹一下這批課程的整體情況。  答:教育部此次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 中國海洋大學26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1月3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中國海洋大學共26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物理海洋學》等線下一流課程10門,《食品工廠設計》等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門,《德語語言學》等線上一流課程12門,《魚糜及其製品工業生產全流程仿真》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門。
  • 南開大學31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了來自639所本科院校的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金課」,南開大學此次共有31門課程入選,其中新認定課程22門,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9門。
  • 北京建築大學3門課程喜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北京建築大學共有3門課程喜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土木學院侯敬峰老師負責的《土木工程施工》和環能學院許萍老師負責的《建築給水排水工程》2門課程入選線下一流本科課程,電信學院馬鴻雁老師負責的《自動控制原理》入選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這是我校首次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 山東科技大學10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山東科技大學10門課程獲批,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門(《數字圖像處理》孫農亮)、線下一流課程2門(《煤地質學》呂大煒、《礦井通風與安全》程衛民)、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5門(《高等數學》趙文才、《高分子化學》王冬梅、《製圖基礎(A)》戚美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1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1門課程入選,其中18門課程為2019年申報獲批,獲批數量並列全國第41位,地礦油高校排名第1,山東省高校排名第2。另有3門國家級課程(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納入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至此,我校共有48門課程入選首批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其中國家級一流課程21門,省級一流課程27門。
  • 天津大學45門課程獲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
    本站訊(通訊員 成雷鳴)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號)正式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天津大學共有45門課程獲得認定,其中,新認定課程37門,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門。從類型看,五類一流課程均有入選,從數量看,新認定課程數居全國高校第八、天津市高校第一。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 實用丨5000多門國家級「金課」!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一起看通知全文↓↓↓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有關課程平臺單位:根據《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
  • 河南中醫藥大學獲12門首批「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12-09 10:32:07 來源: 河南中醫藥大學 舉報
  • 5000多門國家級「金課」!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 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包括1875門線上一流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463門線下一流課程、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和184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湖北大學10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湖北大學《英語演講藝術》等10門課程入選,入選課程數量位居省屬高校第一。  據悉,2019年10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目標是用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即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
  • 南京審計大學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南京審計大學5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2020-12-0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華大學獲批七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南華大學共有7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鈾礦床地下開採」等2門課程被認定為線下一流課程,「AP1000核電廠蒸汽發生器傳熱管破裂事故分析」等5門課程被認定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被認定課程數量居省屬高校第四。
  • 河南科技大學3門課程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王雪娜日前,教育部下發《關於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公示》的通知,河南科技大學共有3門課程入選。其中,王軍教授的《機械設計》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張丹副教授的《大學英語》和李靈曉副教授的《高等數學》2門課程獲評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據介紹,河南科技大學始終將課程作為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持續推進課程建設,開展教學實踐創新,引導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優化課程設計。
  • 濟南大學7門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通訊員 劉珂珂)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濟南大學有7門課程被認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範玉玲副教授主講的《WEB前端技術》被認定為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魏琴教授主講的《氨噻肟酸新工藝仿真-實訓綜合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