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募基金投資策略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導讀:文章約5200字,分為五大部分,可根據需要選擇閱讀。

一、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核心不同及優缺點比較。

二、本人公募基金投資理念及行業選擇。

三、本人持有公募基金明細及投資歷程。

四、公募基金選擇要點—數據分析、常識判斷、驗證加倉。

五、年化收益率穩定在15%以上(最近8年)的二隻基金。

一、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核心不同及優缺點比較

本人10年前開始投資私募基金,對私募基金比較有研究。這兩三年才開始投資公募基金,為了真正弄清楚公募基金的運作,我認真研究了《證券投資基金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等法規。也閱讀了多家基金公司的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的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

一、公募與私募基金有以下幾點核心不同之處:

1、投資範圍不同。公募基金設有股票池,基金經理買賣必須是股票池中選擇;私募基金除了合同約定不能買入的股票(如ST類股票)外,投資範圍沒有限制。此規定限制了公募基金經理的能力發揮,有時候發現好股票,私募基金可以立刻買入,公募基金等公司決策流程走完,說不定股價已經漲了不少。

2、倉位限制不同。國家政策規定,股票類公募基金有股票最低倉位要求(股票型80%;混合型按合同約定,一般不低於50%)。還有規定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證券,其市值不得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發行的股份,不得超過該證券的10%。私募基金無此政策限制。公募基金最低倉位的要求,遇到大盤風險,減到規定最低的倉位以後,理論上只能聽天由命,回撤幅度再大基金經理也沒有辦法。研究中發現有的基金經理控制回撤是把波動大的行業換到波動小的行業,如醫藥基金買入波動較小的招商銀行。私募理論上可以0倉位應對回撤問題,最大限度保住勝利果實。

單個股票最大持倉10%的規定,如果基金公司有多隻基金都持有同一個公司的股票,可能連10%倉位也保證不了。遇到再好的成長股,公募基金只有不到10%的資金髮揮作用,貢獻利潤有限。私募對持股無倉位要求,遇到好股票可以重倉持有,享受高收益。

3、投研團隊不同。公募投研團隊各行業都配備齊全,選股範圍較廣,投資機會更多。大部分業績來源於基金經理,少部分來源於平臺團隊,(判斷依據是同一股票池的基金經理業績也有參差不齊)。私募往往只配置幾個行業分析師,只能在這幾個行業中深耕細作,業績主要靠基金經理的能力。

4、收益分配不同。公募公司與私募公司都靠每年收取管理費做運營成本。私募普遍規模都不是很大,收取管理費有限,私募基金經理主要收益靠業績提成,這樣奮鬥精神十足,業績有持久性。而公募基金只有管理費收益,基金經理無業績提成,就算與私募同等業績,基金經理得到的獎金遠遠不如私募基金經理,公募基金激勵制度問題,導致基金經理動力不足,還會導致優秀基金經理跳槽而影響基金業績。

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有優缺點,抉擇的時候根據情況靈活運用。

1、門檻不一樣。私募初次最低購買金額是一百萬元,追加一般10萬元起步,公募購買沒有金額限制。

2、業績提成不同。私募一般提取收益的20%,公募業績再高都沒有提成。意味著取得同樣業績,投資私募只能得到80%收益,公募可以得到100%。

3、信息透明度不一樣。私募產品每周發布一次淨值,季報提供的信息只有行業配置比例、基金經理對未來判斷之類模糊信息,投資過程中沒有辦法判斷基金運行情況。公募基金每天發布淨值,季報都披露十大持股、資金規模、投資策略等核心資料,對於基金運營情況一目了然,有助於對基金的分析,大大提高選擇精準度。

4、申購贖回便捷性不一樣。私募原則只有每月一次的開放日可以申購贖回,沒有逢低進入的機會。公募每天可以買賣,申購時候甚至可以參考當天估值,容易做到階段低點買入。個人經驗,公募這一點可以提升當次申購金額1-3%的利潤。

5、由於體制問題,公募基金經理頻繁變動(跳槽、換崗位),影響基金收益,投資者需要「投後管理」才能保證收益;私募基金基金經理極少變動,選對買入後可以躺著賺錢。

二、我的公募基金投資理念及行業選擇

我的未來十年投資方向是四個行業,分別消費升級、創新藥及醫療、科技創新(晶片、雲計算、Ai智能)、新能源車等,選擇基金也在這範圍內進行。

消費與醫藥醫療屬於非周期性行業、人類剛需,行業指數回報率長期居股市前兩位,這是一個穩健類投資項目,是一個可以長久投資的行業,投資收益預期是年化20%左右。

科技創新與新能源車等是國家政策支持、市場空間廣闊的行業,現階段處於產業發展初期,未來十年成長性比較確定,投資彈性非常大,屬於進攻類投資項目,行業景氣周期加大投資,期待獲得年化20-30%的超額收益,非景氣周期,會適當減少投資倉位。

公募基金是本人在科技創新行業投資的重要渠道,投資策略是重倉介入、分散投資,所以持有多隻科技類基金。另外,新能源車還處於比較早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還不是加大投資的時機,也沒有這行業找到滿意的基金經理(納入觀察範圍的有工銀新能源車005939、申萬新能車001156、融通新能源車005668等),不買這方面的基金原因是在準備投資公募之前,於2018年6月11日已配置新能車電池龍頭股寧德時代,另外持有私募曉峰2號也有汽車方面倉位。

三、持有公募基金明細、投資歷程。

本人目前在公募基金投資方面,持有4隻科技基金、3隻醫藥基金、1隻消費基金,共8隻基金,買入持有最長時間是2019年6月11日買入長城內需增長混合基金,持有約一年,時間最短的是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約193天。今年以來(截止6月4日)收益是23.76%。持有基金明細及收益見附圖。

我在公募基金投資歷程可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投資對象是指數基金如滬深300ETF等。一是聽信巴菲特的指數基金可以跑贏大部分主動基金說法,二是都是買私募剩餘的閒錢,每次金額都不大,沒有心思研究隨便買的指數基金。總結就是這類投資波動較大,長期收益年化只有7-10%,勉強及格,但跑輸很多主動型基金的業績。在公募數據研究中,發現消費、醫藥行業,部分基金經理業績不僅大幅度跑贏指數基金,也不輸我持有的同類私募基金業績,這啟發了我投資公募的想法。

第二階段是2018年由於投資科技行業需要,因私募研究投研人員不足,難以覆蓋科技各專業,不能滿足我投資需要,開始轉向公募研究,隨著研究的加深,發現公募也有不錯的投資對象。

因以前聽過多次消費、醫藥私募路演,對這兩行業比較熟悉,看基金的十大持股也比較放心,在2019年把計劃追加私募的資金買入了劉彥春長城內需增長基金(近一年漲幅29%)、樓慧源的交銀創新藥股票基金(近一年漲幅84%)。隨著研究進展,下半年開始買入科技基金並追加醫藥基金,先後買入了鄭巍山的銀河創新成長(近一年漲幅120%)、蔡嵩松的諾安成長基金(近一年漲幅100.3%)、劉格松的廣發多元新興基金(近一年漲幅105%)、廣發創新升級基金(近一年漲幅103%)、葛晨的博時醫療保健基金(近一年漲幅71.9%)、吳興武的廣發醫療保健基金(近一年漲幅102%)。

漲幅最大的銀河創新成長基金我買入時候在雪球發過貼,有幾個球友抄作業獲利不少,也有人困惑問我怎麼敢買基金經理從業時間不到半年的基金。其實不管是私募基金還是公募基金,我重倉買入的都是初當基金經理的基金,如馮柳、張小豐、鄭巍山、樓慧源等等,這得益於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讓我有足夠的渠道收集資料對他們做深度研究,充分理解他們的投資策略。買入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靠運氣,更不是賭博。

四、公募基金選擇要點—數據分析、常識判斷、驗證加倉。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運營有所不同,但業績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基金經理,選擇方法同私募基金經理思路一致的。最重要還是判斷業績是否可以持久,能否保證複利增長。只是根據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核心不同,指標略有調整。

一、數據分析,基金經理投資水平。

1、在各基金各專業APP的基金排名中,觀察0.5-3年業績排行榜,多選擇幾個感興趣的基金研究,先看本基金經理任職後業績與滬深300指數關聯性,原則是每年超越大盤指數5%以上才考慮。然後看基金資料及十大持股分析基金的投資行業、選股策略,最好看看十大持股K線圖是不是屢創新高,只有優秀企業才能屢創新高,持股優秀基金優秀理所應當。這是學馮柳的倒後鏡理論,從倒後鏡看大致可以判斷基金現在走的是高速路還是山路,還可以通過持股的PE、PB等指標綜合判斷基金當下買點是否合理範圍。(註:季報十大持股可能略有滯後,通過觀察每天估值與當天最終淨值重合度,判斷是否還持有準確度八九不離十)

2、分析基金經理的過往或在管業績、選股能力。回撤方面我一般不考慮,原因見上面最低倉位限制分析。因為基金公司投研平臺優勢原因,優秀基金經理投資水平進步快,只分析1-3年業績即可,管理多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最低的基金也必須在10%以上的才可以考慮,業績越高越好。如有隻管理幾個月的業績,也要對比同期否超越同類基金業績。過往業績不理想,至少說明基金經理成績不穩定,選擇需要謹慎。

個人看法,由於公募基金業績是基金經理與平臺共同貢獻的,基金經理跳槽前的業績好與壞參考價值不大。

3、看基金一兩年季度報告,觀察十大持股的變化情況,可以判斷基金經理選股思路與操作水平。如果都是持有市場公認優秀企業,持股一兩年、順序都沒有變化,業績優秀,可以判斷基金經理選股能力強。如果同樣需要優秀企業,但十大持股有增有減或順序有變化,基金業績突出,說明基金經理注重選股的同時,喜歡在高估值賣出換倉,進行波段操作,如上述的吳興武就是這類操作。這類基金經理或許會有超額收益,我最喜歡投資這類基金經理,哪怕其擔任基金經理時間比較短。

如現任基金經理十大持股出現過劣跡昭著或爭議性比較大的股票,如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億聯網絡等之類股票,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建議放棄選擇。

二,常識判斷,業績來源是否有持久性。

1、基金經理如擅長投資非周期性行業,選擇消費、醫藥類基金,行業具有穩健高增長特徵,疊加基金經理選股與操作,高收益率肯定有持久性,保持複利不困難。公募基金中,我有4支基金40%倉位投資於這兩行業。

2、周期性行業,好的公募基金公司投研團隊人員多,如有水平高的行業分析師,容易把握行業反轉趨勢。如基金經理交易水平高,擅長行業是受政策支持而發展周期較長、市場空間大的產業,如半導體、AI智能產業、新能源車、雲計算等,投資這類基金收益彈性比較大,也是不錯選擇。公募基金中我有40%倉位持有這類科技基金。

3、規模大影響收益,基金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就要警惕。原因是對於某個股票,政策規定不能超基金資產的10%,基金公司所有基金合計持股也不能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10%(以下稱雙十規定)。劉格菘獲得2019年冠軍新基金髮行後,新舊基金管理總規模超600億,投研團隊選股能力是否可以支撐這麼大規模值得懷疑,為了滿足雙十規定,老基金優秀的公司持股比例降低,平庸公司比例增多,會明顯拉低業績,最近劉格菘的業績衝勁明顯不足,最近我已逐步把資金轉移到其它二個科技基金,也在準備加入新的科技基金經理。

三、驗證加倉。

1、選擇觀察基金時候,至少3-4個,投資採用一用一備方案,驗證完成後按最看好基金、次看好基金以7:3比例分批建倉。

2、公募基金可以看到持股信息及每天淨值變化,還可以看到當天漲跌預估值,買賣當天可以完成。基金非交易時間申購贖回均按第二天淨值計算,建議買賣都在股市交易時間內看預估值操作,以免發生判斷誤差。

3、公募基金波動比較大,研究完成後建議分批買入。本人習慣在 1-3個月內完成建倉,這樣可以避免一次性買在高位。

五、年化收益率穩定在15%以上(最近8年)的二隻基金。

1、A股中證消費指數基金(000932)自2005年成立起點1000點,至今天(2020年6月4日)是18372點,15年5個月漲幅是17372%,年化收益率約20%。跟蹤基金基金匯添富通主要消費(000248),按指數區間計算,在這16年之間,任何高點買入這基金,只要持有二年以上,都可以實現年化15%以上收益率。買入邏輯是中國中產階級越來越多,消費能力越來越強,未來1-20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投資這基金絕對是低風險高收益。

2、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270042)。這基金是跟蹤美股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立7年295天,漲幅是267.75%,年化收益率約15%。買入邏輯一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科技企業都在納斯達克上市,買入這基金等於買入全世界最優秀的科技企業;二是納斯達克從1968年以來都是逐年向上走勢,最近二十年,年化平均回報不低於11%。意味著長期投資,最低有10-15%的年化收益,是不錯的選擇。至於美股高點或者崩盤之類聳人聽聞的說法,聽聽就行,美股幾十年歷史數據表明指數有波動,但不影響緩慢向上走勢,2008年金融危機如此,最近新冠病毒一月四次熔斷也如此。

不會研究分析的球友,希望有穩健10-15%左右的年化收益就滿意,這二隻基金有十多年歷史數據支撐,確定性比較高,所以寫出來,但回報率離本人期待回報率有一點距離,我不準備買。

特別提示:

1、我投資公募時間短,投資策略還在驗證過程,這是個人的階段性總結,難免有不足之處,僅供交流學習。

2、本文提到的基金,只是文章舉例需要,絕非推薦。

作者:linjia510連結:https://xueqiu.com/5732727263/150911121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相關焦點

  • 長期財富效應顯現 公募基金成為普惠投資工具
    發揮普惠金融作用  公募成為居民普惠投資工具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長期可持續的投資業績,是公募發揮普惠金融作用、成為居民普惠投資工具的長期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公募基金通過打造長期回報,加強對各類投資者的精細化服務,從提升投資者滿意度和獲得感等角度,踐行普惠金融之路。
  • 投資修煉手冊:公募REITs與普通公募基金有什麼不同
    「   對投資者來說,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意味著什麼?公募REITs和大家熟悉的股票、債券、普通公募基金相比有什麼不同?近期,上海證券交易所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欄目開展公募REITs專題投教講解。本期節目,我們一起來聽《公募REITs與普通公募基金有什麼不同?》。
  • 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基金投資品種更豐富
    在MOM基金相關操作指引發布1周年之際,全市場首批5隻公募MOM日前正式獲批,投資者資產配置再添新工具。MOM(Manager of Managers),即管理人中管理人基金,是海外發展非常成熟、規模體量很大的一類資產管理產品,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徵,既可以實現管理人大類資產配置的能力,又能發揮不同資產管理機構在特定領域的專業投資能力。建信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公募MOM主要具備三大優勢:一是資產類別更加多元化。
  • 公募加緊布局新三板 首例老基金開閘投資精選層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 陸慧婧存量公募基金可將新三板精選層納入投資範圍細則確定半年多之後,終於有老基金採取了行動。多位投資人士表示,新三板精選層中蘊藏著不少優質企業,具備一定投資價值,尤其是轉板制度將成為公募基金加大新三板配置的重要考量因素,未來還將有更多公募基金參與布局。
  • 公募基金布局新三板,又有新動作!首例老基金投資範圍增加精選層
    來源:中國基金報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又有新進展。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在存量公募基金通過修改合同擴大投資範圍至新三板精選層細則確定後,行業內出現首例老基金投資範圍增加新三板精選層的案例,顯示出公募基金布局新三板更進一步。數據顯示,首批新三板基金運作半年以來表現不俗,整體獲得14%的收益。
  • 精選層或放開投資比例,公募基金應如何引導投資?
    在投資回暖、資本市場制度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應如何引導投資?」 放開公募基金在精選層的20%投資比例 7月底,精選層正式開市,使我國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路上更進了一步。
  • 權益基金大時代 八大績優公募揭秘股票投資「鍊金術」
    來源:證券時報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優秀的基金經理,正在為公募權益投資開闢新天地。發行市場火爆,資金踴躍搶購明星基金。為什麼火的是他們?記者採訪了權益投資表現突出的8家基金公司,探討實現權益產品規模業績增長的內在動力。
  • 華訊投資:公募基金直播收費推薦 像甄選股票一樣推薦基金?
    本網12月16日訊 華訊投資發現,面對已經7000多隻的公募基金產品市場,選基已經變成了比選股還難的事兒,讓一眾投資者犯了難。不過啊,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催化了公募基金的營銷變革,基金直播悄然出現並開始茁壯成長。那公募基金直播收費及推薦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像推薦股票一樣推薦基金呢?帶著上述疑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公募基金直播!
  • 八月份的基金投資策略!
    一、總體策略 七月份所謂的「牛市」似乎只持續了10來個交易日。關於這波行情是不是牛市,現在仍爭論不休。 對這個問題,我們上月連發兩文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實體經濟目前還不足以支撐股市的快速上漲;政策面希望「牛」,但不希望「快」,緊靠流動性推動上漲是不靠譜的。
  • 華訊投資:2020中國公募基金收費及推薦股票靠譜嗎
    華訊投資發現,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公募基金市場已日趨完善,投資品種也幾乎涵蓋了所有證券範圍,尋求新的投資領域將是公募基金的一個新突破點。那就有投資者向華訊投資諮詢,2020中國公募基金收費及推薦股票靠譜嗎?
  • 首隻公募MOM呼之欲出 基金公司競帆萬億藍海
    首隻公募MOM呼之欲出  即將發行的建信智匯優選一年持有期混合型MOM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設置了最短1年的持有期限制。  在投資策略上,該產品分為四大層次,包括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子資產單元劃分策略、投資顧問選擇策略和個券投資策略。
  • 什麼是公募基金產品 主要分為這四大類
    對於基金分類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們可以根據募集方式把基金分為公募和私募。最近就有朋友問小編,什麼是公募基金產品?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相關的情況。   什麼是公募基金產品?
  • 首批公募MOM獲批 華夏等5家基金公司拔頭籌
    5隻公募MOM均為混合型產品,投資運作更偏靈活、穩健。同時,產品設有一年持有期或一年封閉期,可以避免投資者追漲殺跌,也便於基金經理以相對長期的理念進行資產配置及行業個股的選擇。創金合信基金表示,公募MOM獲批後,公司將儘快與代銷渠道商議確定銷售檔期。
  • 公募基金乘風破浪 引領資本市場價值發現
    上海一位從教師崗位上退休的劉阿姨有近5年的基金投資經驗,她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購買基金是在2016年。「當時身邊的鄰居、朋友都入市了,他們經常和我聊起投資,我看到買基金能夠賺錢,所以也跟著買了一點。」沒想到僅過兩年就碰上2018年大熊市,劉阿姨持有的基金也遭遇浮虧,有幾隻產品一買就出現虧損,2018年整體跌幅也比較大。
  • 從0到18萬億元,公募基金正道致遠,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持續助力...
    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在養老投資需求持續釋放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業將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以創新產品和穩健回報為養老投資需求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 ...成績單|公募基金|中國銀河證券|西部證券|券商|基金銷售|基金公司
    從公募基金銷售數據來看,今年知名基金的新發基金銷量和招商證券公募優選基金持續營銷銷量呈現交替螺旋上升的趨勢,首發和持續營銷產品的銷量各佔一半,單月銷量已創2020年新高;2020年6-7月私募基金銷售也不錯,公司聚焦與優秀私募管理人合作,策略方面,傳統股票多頭與指數增強型產品今年較易得到客戶認同。
  •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年內募資超3萬億創歷史新高 公募...
    公募基金承擔著管理經濟財富,支持創新企業的紐帶作用,隨著註冊制全面實施,企業上市將迅速增加,公募基金應當發揮專業投資能力,通過深入、持續的基本面研究,優化社會資金配置,支持創新企業發展。最後,隨著主板、新三板、私募股權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完善,公募基金通過子公司股權投資平臺可逐步向一級市場延伸,打通一、二級市場投資機會,全面服務資本市場的形成。 第二、公募基金應積極參與公司治理行動,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中國銀河:2021年是公募權益基金的「超級大年」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周尚伃12月16日,中國銀河證券召開2021年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會。對於公募基金2021年發展展望,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認為,2021年繼續是公募權益基金的「超級大年」,在服務支持實體經濟、推動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科研創新等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同時,權益基金的「贖老買新」現象在2021年有望得到遏制並趨於好轉,預計將出現發行1萬億與持續增長1萬億的「雙萬億」增長。
  • 長城基金周煒:公募基金會越來越成為投資趨勢
    中證網訊(記者 戴安琪 實習記者 王方圓)長城基金市場總監周煒12月5日在「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巡講」第二十七場直播中表示,基金之所以成為投資新風尚
  • 三季度公募基金大賺1.15萬億元 老將蔡濱出任博時基金新混基基金經理
    2020年又成為公募基金賺錢的「大年」。一、基金行業動態1、基金三季報「成績單」陸續披露,公募基金大賺1.15萬億元隨著基金三季度陸續披露,公募基金投資「成績單」新鮮出爐。今年股市快速回暖,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突出,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大賺1.1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