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學區房有必要嗎?

2020-12-15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先說結論:很有必要

這篇文章皆在分析學區房值得買,而不是鼓動大家去買。

一般來說,學區房的定位大部分都是老破小,買學區房的意圖很明確,就是奔著參加高考去。

富豪基本上更傾向於留學(最差也是高中畢業就出國,好的都是初中甚至小學就出國),規避高考的激烈競爭(比如那個捐了650萬美元的步長製藥集團)。

購買學區房的基本上都是一般家庭,屬於中產階級偏多,所以購買策略上肯定是量力而為,適可而止

在不影響家庭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以買,無休止加槓桿,完全沒必要,畢竟不差錢完全可以送出國,像人傻錢多的步長製藥650買一個斯坦福學位。

文章內容如下,字數:2758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學區房的價值

2,房產的保值率

學區房的價值

普通人要想維持自己的階級,甚至是跨越階層,有三種辦法:

1,中彩票

2,高考

3,婚姻

4,抓住風口加槓桿賭一把

對於普通人來說,高考是最直接的通道,也是近乎唯一的通道。

婚嫁或者極好的運氣,改變命運的效率都不如高考來得靠譜,更何況現在的《新婚姻法》,結婚再多年,婚前財產也不會變成共同財產了。

正常來說,學區房對應的學校都不差,而所謂「不差的學校」不是像普通人穿一件奢侈品衣服,那叫包裝,就像LV包包再貴,裝進去東西也不會變金子,窮人背上也不會被人說富豪。

但學區房給人的就是,人進去,真的有可能(也有不爭氣的孩子沒可能)會有本質的改變。

有兩個原因:

1、師資和學苗優秀。

學苗有家長教育的功勞且功勞很大。但自己孩子優秀,其他孩子也不差,都是一個學區的孩子,能咬牙買得起幾百萬的學區房,能在一起念書,自身和家裡條件都差不了多少

優秀的孩子們在一起,能共同進步。

師資上的差距不容忽略,雖然都是一起招考進來的老師,按理說差距應該不大,但實際上重點學校的老師和非重點的老師相比,重點學校的老師的確有不凡之處。(例如研究生學歷,高級教師比例,學科帶頭人,負責人程度,升學率指標)

2、圈子不一樣

因為學區房也是一個門檻,一下把一些掙扎在貧困線的家庭直接排除了,階級固化的一個變種。

有個不爭的事實,富豪企業家的家庭往往二代也是富豪企業家。

考了各個單位的公務員,有民政、街道、衛生、公安、國土、安監、稅務、檢察院、法院、開發區管委會,更偏下來自這種重視學區房的中產工薪家庭。

因為父母輩創造的條件,可以為孩子未來編織了一個同學關係網,在未來會受益匪淺。

及時今天很多地區開始推出公民同招,民辦生源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一定搖的進,這時候學區房就顯得比較穩,那個幾十平的房子平時也不會去住,學區房最直接的意義:就是買一個學籍。

很多家長沒有文化,從事的工作也很普通,但這些家長只是無知,卻不傻,家長們很清楚普通人也分三六九等。

即使在今天「職業平等」是政治正確的社會,家長們也會用腳投票,家長們都很清楚,越高等的職業,往往來自越好的大學,而越好的大學,生源更多的來自當地重點高中。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從古到今,要想實現階層跨越,教育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比房子更稀缺的是優質的教育資源。

我國不同於外國,外國想得到優質教育資源花錢去私立學校買,而中國優質教育資源更多的掌握在政府手裡。

所以回推,掌控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就掌控了房價,進而掌控了未來更多的經濟收入。

秦國李斯說過「人之所處,譬如鼠也,而在所處而」,所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自身因素外,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重要。

本來自身條件也不錯,又接受了好的教育,身邊的小夥伴也棒棒噠,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就拿我們廈門來說,只要你考上了廈門一中或者廈門雙十,可以說半隻腳已經踩進985,211了,努力堅持到最後,運氣再扶持一把,就是清華北大浙大,運氣不好就是廈門大學。

如果發揮一般,普通一本大學很穩。就是年段最次的那些學生,讀個本地接近一本線的二本大學完全沒問題,在這種大學,考去大專都是極小概率。

但是我讀的高中屬於廈門二梯隊的松柏中學,我們那一屆進985.211的學生不多,大多數都是去普通二本。

回推過去來看,銜接高中的初中,往往能考去廈門一中雙十的,大多數還就是廈門的那幾所一梯隊的初中,這背後就很能說明關聯了。

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他們沒有門路經商,也沒辦法靠資源吃飯,如果對孩子期望比較高,靠譜的出路就是高考。

正因為普通人人生通道的唯一性,導致普通人就只能把寶全壓在學區房上,去拼命一搏。

然而有那麼多普通人都想擠這條上行的獨木橋,競爭很激烈,學區房的競爭就是普通人之間的競爭,導致學區房價格一般是均價的兩倍左右,但學區房面積小,總價其實比普通房子高不太多。

所以「學區房」本質上,是一種對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

高等教育資源的匱乏、教育體系的不健全,導致中國社會對學歷的過分偏見與追求,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優質教育資源在地區之間分布不均衡、戶籍學籍與房產的深度捆綁,加劇了社會對學區房的需求。

同時,這些年城鎮化速度加快,人口集中於城市,使得熱點城市學位緊張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以上這些,是中國學區房出現的根源。

我特地觀察了這些年好幾所最好的學校和最差的學校,發現到放學的時候,接孩子的家長,和家長們對話的內容,有對好壞學校有一個新的概念。

在我家鄉廈門,一梯隊的學校,一半以上的,是全職媽媽在接,或者爸爸開著輛車在遠處馬路上等,而三梯隊至五梯隊的小學和初中,相當比例的孩子是沒人接。

或許這個數據樣本不足,或者太過主觀。

但和一些網友的交流中,發現這樣的情況在各地都有存在。

老胡以前做房地產生意,炒的地塊主要是以學區房為主,和當時的接盤俠家長們聊天往往會問到他們的動機,家長們的回答往往是:

我孩子能不能讀個好大學我不知道,未來都是未知數,我們只能給他創造我們負擔的起的最優質的環境,畢竟這是可確定因素

肯為孩子買學區房的,至少家庭對孩子是重視的,這樣的家庭經濟不算巨富至少也差不到哪去,孩子也需要一個好的圈子,這年頭圈子很重要,我希望他的同學層次好高點

學區房,學區房,對於很多家庭,看的不完全是優不優秀的升學率,而是看周邊小區價值。

簡單來說,家長們知道孩子大概率是跟什麼樣的家庭出生的孩子一起成長,這些孩子大概率會相對發展的未來更有期許。

以前很多人認為一流學校的學位只是個上學名額,這其實是對學區房最大的誤解。

好學校,匯聚的,不光是一群會考試的孩子,還有一群重視自己孩子發展和希望孩子未來圈子能更好的家長們,這些家長們也可以說是在互相成就。

學區房可能更重要的是,買的是一群和自己有一樣理念的家長,和在此理念家裡成長的小孩……所以買學區房另一種說法是個學習環境 ,是社會一起推動大家小孩一起進步的力量……

那不是窮人省點錢來讓孩子上點補習班,多去幾次東南亞,就能趕超的。

投資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受益不確定。學位房畢竟提供了可衡量的優質教育資源,容易量化。

相比之下,出國旅行、補習班、線上課的未來收益更不確定。只憑家長的努力,也很難常年堅持。

拋開天分,對小孩學習成績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受教育氛圍」和「是否受到校園暴力」。

牛校相比渣校,受教育氛圍更好,小孩受到校園暴力的機率更低一些,這是一重保險。

另外,因為「學區房」本質上是一種對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所以如果更改資源的分配方式,比如多校劃片(小學單校+初中多校,小學和初中都多校),必定會影響學區房的價值。

事實上,如果取消學區房政策的話,一般家庭其實更與好學校無緣了。

我們不去過分神話學區房,但真的不能低估氛圍的力量。

現有「好學校」之所以能升學率很好,一定與優秀的生源和重視教育的家庭密不可分。

學區房的投資價值

先說結論:有條件一定買!

及時現在出臺的公民同招,其實也和國家開始約束彩禮是一樣的,

以前娶不起老婆的那些男的,不會因為彩禮取消了就娶的到老婆。

以前讀不了重點公辦的學生,也不會因為公民同招就能去讀重點。

好的學區有錢就要買,中國政治大於經濟,經濟是由政府管控的。

房產是不動產,起穩定經濟的作用。

學區房保值,且有價有市,等到孩子高考結束一轉手,也不至於虧得太多,只要學校依然升學率在,學區房可能還會再暴漲一波,孩子讀了高中,轉手一賣,指不定還賺個幾十萬。

而買學區房還有機會上名校,不買學區房上名校的可能性為零的現實問題,也讓學區房從來不愁賣,每個一二線城市,學區房幾乎是全市最好換手的房子。

買學區房也是為數不多能抗通脹的手段,除非遇到改劃片區那真的是倒黴。

學區房易轉手,高流動的特點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就算將來政策有變化不增值,但基於房產的屬性,城中心區的房子起碼不會太貶值。

目前的情況是,跌價時最保值,漲價時跑最快

其實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學區房的形成代表階級逐漸固化。

然而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社會中生存就會存在階級。

學區房的階級意義更大,如果可以負擔的起,我建議提前給孩子準備一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這只是建議,有錢人還是送出國更合適,而掙扎在貧困線的家庭,還是把錢用在更需要用的地方,先滿足溫飽吧。

未來也可能真的會公民同招,但等待是有成本的,至少在今天,如果想給孩子更多選擇和保障,學區房還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胡說財經,ID:xiaohutakeyoufly】

相關焦點

  • 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 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夫妻在一起時間長了以後,就會有孩子,孩子是一個家庭中最主要的點,而孩子在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也要全面,否則將來長大成人,也不會有好的發展,當然現在的學習也有一些可以用來輔助的方面,學區房的輔助效果在部分家長看來,也是最好的一類,那麼梁溪本源是學區房嗎?學區房有購買必要嗎?
  • 問答合集|雙學區房已經大漲,目前追漲還有必要嗎?
    本文來源:真叫盧俊作者:真叫盧俊團隊Q:雙學區房已經大漲,小孩5年後讀小學,目前追漲買雙學區房還有必要嗎?還有增值的空間嗎?A:您好,學區房一直以來每年孩子家長探討的熱點話題,尤其每年的3-4月份市場成交房源的重點,追漲個人認為沒有必要.
  • 你買學區房了嗎?珠海香洲學區房哪個好?2020香洲學區房新政策一覽!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房產市場的一個焦點,每個城市的學區房市場都很是火爆,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學區房的市場依舊保持不變。珠海也一樣,學區房也佔據了房產市場的一半,價格也是珠海房價制高點之一。
  • 租房子可以上學區房嗎 買二手房後悔怎麼辦?
    如今房子的價格很貴,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離不開房子,對於很多業主們來講,房子不僅僅具有居住的功能,同時,如果可以買學區房的話,對於孩子今後讀書上學也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學區房的價格這麼高,很少有人能買得起,那麼,租房子可以上學區房嗎?買二手房後悔沒買新房怎麼辦?
  • 九江老破小學區房你會買嗎?
    當然這些「學區房」中也不乏有裝修不錯的,比如:不難看出,在當下的房地產市場中,「學區」概念就是提升二手房房價的「隱形推手」。可能是因為還沒有孩子吧,我是不太能理解大家為了一個學籍,買一套「老破小」的學區房,在我看來這樣的「入學券」沒必要!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選擇老破小的背後是一顆顆為人父母不得已操碎的心!
  • 珠海想買學位房怎麼處理?學位房和學區房有什麼不同?
    每年的開學季都會引導一波購買學位房的高潮,有些樓盤會打出學區房的噱頭來吸引購房者。馬上又要到開學季了,學區房又要開始走上大家的視線,迎來一波高峰期。那麼買學區房,孩子真的可以上好學校嗎?學位房和學區房是同一個概念嗎?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 學區房有什麼優勢?為什麼有人說學區房會是危險的資產?
    你知道嗎?在房地產市場裡面很多人都願意購買學區房,因為他覺得學區房能夠有很好的增長空間。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一些朋友特別害怕購買學區房,他們甚至認為學區房會成為最危險的資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學區房真的有那麼大的危險性嗎?#上海地鐵#
  •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專家支招:買學區房要從看六年變成看九年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在傳統學區房路段,都有這種「專營學區房」的中介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詹青距離3月2日廣州市教育局公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已過半月
  • 網慧驗房:學區房還能不能買,2020年學區房是否會取消
    古時候,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不惜多次搬家,而現在的人們為了孩子可以去一個好學校,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花費幾百萬買一套甚至都不適合自己家得房子。我們在感嘆父母的愛是如此無私的同時也為這樣的現狀表示無奈。有錢的人花錢買學區房,去好學校,沒有能力的人,雖然無比想去好學校,但是無能為力。教育資源的嚴重傾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 上海樓市:婚前就買學區房,會導致房齡過老未來難以出手嗎?
    跟緊曾叔購房不踩坑,投資有前景。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曾叔談房」微信公眾號。提問:曾叔,婚前就買學區房,會導致房齡過老未來難以出手嗎?我是這樣的,準備結婚,想現在就置辦學區房,三年後才計劃要小孩,上小學大概近十年後。目標四校八大。有必要首套房就買一梯隊雙學區嗎?
  • 買套學區房 入坑了!靖江學區房的「非議」
    靖江學區房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原因是教育資源好,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恨的原因是價格太貴。因此,高房價的「好」學區房,是有原罪的,原罪就是價格高。 有「原罪」的學區房,讓「開明人士們」口誅筆伐。於此,我們並不能完全認同,幾點理由:
  • 學區房和學位房不一樣,想讓孩子去好學校,你買對房子了嗎?
    開發商抓住人們的這一心理,開發了不少學區房和學位房,但是你知道學區房和學位房的區別嗎?所謂學區房就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進入某所學校讀書的房子。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小學到初中都是劃片入學的,如果你家房子所在的片區正好有一所被大多數人認可的好學校,那麼你的房子就屬於學區房。一般新開發學區房對口的大多是新校區,也就是分校。
  • 荒誕而瘋狂的學區房,在2020年,還值得買嗎?
    因此「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僅是房地產開發商對於學區房的營銷口號,還是每一位家長關注焦慮的事。為了孩子爭取到好的教育環境,很多家長不惜四處奔波,多方打聽,花費重金,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天價學區房」。「就近入學」是指適齡兒童少年持戶口簿可在戶口所在地或家庭實際居住地就近入學,本意是為了教育的公平,然而在現階段不同地區的學校教育質量參差不齊,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家長為了送子女去優秀學校,對優秀學校所在地房子的需求激增,因此有需求自然有供應,「學區房」的概念也就隨之出現。
  • 二手學區房太貴 有「學區預期」的新房買哪裡?
    看看今年杭州學區房有多火?學軍小學(本部)的學區房,一度家長背著現金搶房,基本找不到550萬以下的房子。5月,學軍小學學區房中大文錦苑,一套約70㎡的房源,成交價高達1291萬元,足以媲美高端住宅。8月,一套16.8㎡的保小學區房成交,總價235萬。
  • 學區房關注:靖江學區房會不會出現變化?
    學區房政策合不合理的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大部分歐美國家都有學區房的政策。如:美國、日本都有學區房政策,但人家寬鬆一些,租房與購房政策同步。 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太過羨慕「租房學區房」的政策,按基本邏輯,租房能享受好的學區房的話,租金必然不會廉價。既然租金不便宜,還存在很多政策限制,不如買套房學區房來得穩當。 因此,學區房是全世界普通存在,並「相對合理」的政策。
  • 一表生也要調劑、民辦小學搖號激烈,現在還有必要買學區房嗎?
    以上為品宣,以下為正文 1 二手房市場裡,每年總有一類群體活躍其中,他們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寶爸寶媽們,這也讓學區房成交佔到了一定比重。
  • 家長砸鍋賣鐵也要購買學區房,學區房到底有哪些優點呢
    所以現在學區房變成了趨勢。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學區房還有哪些優點吧。第一 購買學區房,能讓小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學區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大多數名校的師資力量和學習氛圍都非常好。名校的升學率呢也是要高於其他學校的,當然非名校也有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不錯,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名校的學生要好很多。
  • 學區房能不能買
    二)學區房現在輪到學區房了,我們再來拆一下骨同樣的地段,有兩套房子,A是非學區房500W,B是學區房600W。這兩者只有學區的區別。學票是長久保值增值的嗎?你對學票有研究嗎?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們是職業買樓的,只懂房子,我們只關注樓本身,並對每一項價值有深入的研究。
  • 二手學區房,房都沒看就買了?成都高新區買學區房經歷
    一百多萬買二手房,都沒看過房就買了,這騷操作還有誰?大家好,我是丹牛文,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成都高新區買「學區」房的經歷。為什麼買在高新區?我們何德何能能在房價數一數二的高新區買(二手)學區房?學區房只需要一百多萬?對口的石天附小算名小學嗎?這些問題我們思考了一年多,目前看來買到這個65平米,149萬總價(單價2.3萬/平)的房子是目前的最優解。
  • 學區房為什麼那麼重要?3個一定要買學區房的理由!
    但因為這句話而說不用買學區房我不贊同。因為現在的學校(尤其城市!!!!!)的差距比很多人想的大太多。我來廣州第一次看到學校的數量被嚇呆了……具體不記得了,剛隨便百度了下,說初幼兒園1628所, 小學938所 , 初中380所 ,高中12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