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機的市場競爭是越來越激烈,而各家手機廠商在進擊高端的時候也不忘在低端市場發力。而在低端市場國產四大手機系列中,這兩年各個廠家也是在低端發力非常厲害。其中最厲害的就是小米,紅米8/8A,紅米note8可謂是佔據了紅米整個手機銷量的半壁江山。而最近紅米就發布了紅米9這一個新的低端機。
雖然盧偉冰在前段時間說過「不懟友商」但是這句話我個人覺得還是聽著比較好。而最近紅米9和友商手機的對比卻是非常好玩。可以看到在盧偉冰的這個微博裡雖然沒有對這個對比作出評論但是轉發的和內容是真的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其實還是想給大家看的是轉發的內容。
其實這個對比本身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任然有一點是讓我個人覺得非常吃驚的。在這個對比中紅米9後置相機的的1300 萬超清主攝+800 萬超廣角相機+500 萬微距相機+200 萬人像景深相機能幹過榮耀play4T的4800萬+200萬。
其實在現在的百元機中用1300萬像素當主攝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說僅憑著手機攝像頭的數量就能超過像素遠超過他的4800萬像素主攝,我個人覺得這還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到現在依稀記得盧偉冰在紅米k20發布會上一句經典:2400萬像素再怎麼優化也不可能有4800萬的畫質。其實在這裡是1300萬像素怎麼可能幹的過4800萬像素呢。最簡單的來說榮耀play4T的一個4800像素硬體直出就要好過紅米9非常多了。當然紅米9還有一個800萬的超廣角和500萬的微距,但是大家日常用的最多的還是主攝,如果主攝不如那麼談什麼廣角和微距其實都是一種掩蓋的說法,其實網友的評論也是非常直接的,湊數的攝像頭不如一個好的主攝。
而在關於紅米9的預熱中,小米老大雷軍也是發了一條微博:科技進步速度真快,今天的入門級性能已經相當於驍龍835。而配圖則是聯發科的G80也就是紅米9的處理器。
當然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兩款處理器的配置,聯發科G80為12nm工藝製程2.0Ghz A75*2+1.8GHz A55*6,而高通驍龍835為4*2.45GHz(a73))+4*1.9GHzA53。看著A75是大一點,但是在同頻下A75僅比A73性能提高5%到15%,但是頻率差距這麼大說聯發科G80高於高通835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而且聯發科G80採用的為2顆大核的設計,而高通驍龍835為4顆大核的設計。
而聯發科g80的2+6核設計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少見的設計,而且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聯發科G80的CPU參數和高通驍龍670是非常相似的,兩者在CPU上的唯一差距是在小核上聯發科G80比高通驍龍670多了0.1GHz。兩者的工藝製程一個是臺積電的12nm一個是三星的10nmLPP,其實工藝製程是差不多的。如果單純的從參數上來說聯發科G80比高通710的大核還是少了0.2GHz。所以我個人認為聯發科G80的總體實力應該是和高通驍龍670差不多,但是要略低於高通驍龍710。
所以小米老大雷軍說的聯發科G80能夠媲美高通驍龍835,我個人不知道是什麼情況,而在手機處理天梯圖中我更是疑惑聯發科G80怎麼能和高通驍龍710一個段位?這是我一個非常疑惑不解的地方。但是硬體擺在那裡,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無論高通驍龍835怎樣其性能也是遠遠要超過高通驍龍710,更不是聯發科G80能夠所媲美的。
但是我也非常好奇的是這樣一顆處理器怎麼能叫做「高性能遊戲芯」呢?難道現在的高性能遊戲芯這個名詞就這麼的下放了嗎!其實現在我個人認為在處理器性能低於麒麟810和高通驍龍765G這條線以下的其實都不能叫做遊戲晶片。當然聯發科g80的安兔兔跑分也是不錯,得到了20萬分。但其實作為一個2+6的組合,其跑分還是得益於其的大核,但是實際應用中不會有人真覺得2大核和4大核的手機處理器沒有區別吧。
當然盧偉冰對這款處理器的評價很高,甚至用了「無論輕應用還是重載場景,都能輕鬆應對。加上雙核GPU,熱門遊戲也能流暢運行。」而大家不知道對輕應用有理解沒有,平常的瀏覽網頁和微信以及遊戲都是要處理器大核來工作的,而小核主要是為了系統正常運行待機的。而GPU聯發科G80為雙核g52MC(960MHz)看著很牛,那麼再看看麒麟810的GPU為g52MC6核(820MHz)。嗯這就厲害了,看看聯發科G70的GPU為G52mc雙核(820MHz),不多說了大家應該知道這顆GPU的能力了。
其實我非常好奇就這樣一顆入門級的處理器是怎麼能被某些人吹的這麼高大上的,這樣的處理器是入門級的一個處理器,但是被吹成了遊戲晶片,我是真的不能理解了,還被某些高管吹成熱門遊戲能夠流暢運行,這就像買電腦的說這款電腦能夠流暢運行熱門遊戲DNF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