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會徽含義 東京奧運會出現的新科技
雖然東京奧運會幾經波折,首先是預算不夠取消與場館設計師的籤約,其次是場館未設計安放聖火的位置,再就是之前的會徽有剽竊的可能而廢棄,但是東京奧運會還是有很多黑科技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0東京奧運會會徽
歷經剽竊風波和數月甄選,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組委會25日宣布,以日本傳統顏色靛藍色矩形組合構成的「組市松紋」被選定為新會徽。根據東京奧組委公布的圖片,會徽色調為日本傳統顏色靛藍色,在由矩形組合構成的圓形下方是「TOKYO2020(東京2020)」的英文字樣,再往下是奧運五環標誌。
東京奧運會組織方說,這一會徽從4個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它由3種不同類別的矩形組成,這一設計代表了不同的國家、文化和思維方式……傳遞出『多樣性集合』的信息。」
專門負責挑選會徽的委員會說,這一設計簡單的會徽彰顯出和諧性和包容性。不過,不少日本網民並不買帳。會徽剛剛公布不久就有人吐槽這款設計「太過平庸」。
東京奧運會黑科技機器人之村
日本是地球上實現機器人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日本機器人製造商在與美、中、韓、德等國家的機器人產業競爭的同時也會進行合作。所以日本很自然地成為相關活動的主辦方,每每此時,全世界的機器人都會蜂擁而至,匯聚日本,陣仗聲勢足以形成一個小村莊。
據《朝日新聞》近日報導,東京某政府委員會正在啟動一個「為全市安裝機器人」的大型項目。 在「邁向未來社會」的倡議中提到,機器人和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各種年齡階段、不同國別的人們(也包括殘疾人在內)。
「機器人村」位於東京臺場附近,這也將成為運動員的奧運村。 一座60英尺高的巨型高達像已經聞名遐邇,到了2020年,會有更多機器人在這裡服務人類。日本預計在奧運會期間,每天約有92萬外國人湧入東京,機器人可以幫助他們進行語言翻譯、導航或是叫車,當然,自動駕駛汽車一出現,運輸載體本身也有可能是機器人。想像一下,無論你從酒店出來買東西,還是準備去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乘機離開,都有貼心的、彬彬有禮的私人機器人為你拿行李、帶領你入住,開車送你去東京晴空塔觀光,這該是怎樣一幅美好而新奇的景象呢?
即時語言翻譯
相比於其他發達國家,日本民族的整體英語水平較低。雖然外國人學習日語的人數在過去十年裡急劇增長,但對於遊客來說,還是存在著較大的語言文化障礙。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會如此急於趕在2020年前推出尖端的即時翻譯技術。
由日本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研發的VoiceTra,是一個可以實現27種語言文字實時翻譯的應用程式,包括較為生僻的烏爾都語和不丹文。語音翻譯更困難,但開發者稱該應用程式能夠理解90%的語音信息;目前,它只涵蓋了英語、日語、韓語、中文四種語言,預計到2020年能超過10種語言。該軟體將在遊客密集的景點供電腦和手機使用,如標誌性建築、商場和醫院。
與此同時,企業也不甘落後。松下正加緊研發可以掛在脖子上使用的輕巧型翻譯助手,翻譯語言可達10種,以便為眾多遊客更好地服務。該電子巨頭還計劃為遊客們提供一個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通過掃描日本標識進行即時翻譯。這一應用適用於全球各個國家。
無人駕駛自動計程車
日本遊戲巨頭DeNA曾推出過「機器人計程車計劃」。光想想就很奇妙,到2020年,無人駕駛的計程車將在東京街頭奔馳。無論谷歌、蘋果、Uber等科技巨頭,還是寶馬、豐田、奔馳等汽車製造商,都在搶著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希望在全自動化汽車的歷史上覓得一席之地。
東京是地球上最大(住著130萬人)、人口也最為密集(每平方英裡4600人)的城市之一。再加上奧運期間,預計每天都會有92萬外國人湧入東京。如果日本要趕在奧運會前試行無人駕駛計程車,這無疑是歷史性的一個創舉。
電視直播的8K榮光
上世紀60年代的彩電熱潮中,日本企業走在世界家電科技的前線,以新一代超逼真的圖像質量惠及日本以及全球觀眾。這一次,日本公共放送NHK同樣不甘示弱,計劃以8K超高清解析度播出2020年奧運會。
《日本時報》報導,早在1995年,日本製造商就已經開始研發8K高清技術。如果有誰可以帶領全球進入新的高清時代,日本無疑是唯一的標準答案。而在2020年,它會以意氣風發的姿態出現在東京奧運會上。
10月,日本夏普將開始銷售8K電視,售價高達12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80萬元)。顯然,這些85英寸的8K電視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擔得起的。而到了2020年,觀眾從超高畫質電視中看到了自己喜愛的運動,享受到了更加棒的觀感體驗,彼時的8k電視需求也許會上升。日本NHK也希望屆時這樣的電視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中。
海藻作為燃料來源
使用海藻作為飛機、公共汽車的燃料,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命題。日本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小國,之前的福島地區核燃料洩露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日本方面迫切地希望能夠實踐燃料的替代方案。在波音公司這樣全球知名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海藻作為替代能源,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商業化。
藻類作為替代能源不是無稽之談,它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將其轉換成能量。生長在海中的藻類,不像其他的綠色能源一樣佔空間,例如玉米;且相對容易生長;產量還頗豐,每英畝藻類可以產生比玉米多達60倍以上的油。更重要的是它的天然環保性,如果你在碳排放量大的煤廠附近種植藻類植物,它可以在吸收碳排放量的同時生產出可用電力。可最大的問題在於藻類極其昂貴的製作成本,得到一升成品人力成本就要2.5美元,資源成本將近80美分。
儘管如此,波音公司還是希望通過與日本合作使用藻類作為飛機燃料,幫助運載2020年奧運期間的來往遊客。這個項目有超過40個組織的聯盟合作,其中包括東京大學,日本政府,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波音公司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設想,因為較之石油燃料來說,藻類可以削減高達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波音公司和其他公司能夠證明藻類能源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規模使用的可實踐性,那麼這一能源有可能運用在奧運會中,在未來,我們也一定可以看到更多的「綠色」國際航線。
氫動力公交車和建築
說到動力,日本推出了另一種替代能源,取自於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氫。這可能是改變全球遊戲規則的創舉。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東京政府計劃斥資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在未來五年內,提高氫氣作為能源的使用率並運用到奧運會,使日本進入新型「氫社會」。當氫氣與氧氣在燃料電池中相互接觸時,它能夠產生像水一樣的環保能源。
東京計劃為奧運村配備至少100輛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公交車,記者休息室和運動員宿舍也全部使用氫燃料。據Autoblog報導,政府還希望將6000輛氫動力汽車投入使用,到2025年,這個數字可能達到10萬。此外,修建巨型地下管道,將氫氣直接輸入奧運村,這是日本經歷福島災難後實行非核能源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流星雨
日本一家新成立的公司ALE(Artificial Meteor Light Shows)計劃在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讓人造流星划過天幕,使得它有望成為史上最酷炫的開幕儀式。
ALE由天文學博士 Lena Okajima發起。該公司正與日本大學合作設計並發射一種立方體微型衛星。它們外形迷你,直徑僅有一英寸,由秘密材料做成,這在天文史上是劃時代的一筆。其運行速度為每秒五英裡,和空氣的摩擦使它閃閃發光。據Space.com報導,對太空垃圾的擔心會有點多餘,因為它們在燃燒後會像真正的太空炮彈一樣折返地球。
Okajima說,由於其中的化學成分得以保護,這些人造流星亮起來能和3等星媲美,即使在霧霾瀰漫、光汙染泛濫的的城市中心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們希望模擬一場在大自然中難得一見的流星雨。
Okajima稱,將繼續與日本頂尖大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合作,將這個烏託邦式的關於天空的夢想付諸實際。人造流星經過「化妝」可以發出不同的顏色,這場表演的成本高達400萬美元。但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既然真正的流星雨不可預測也無從控制,該表演可以讓科學家們深入研究天體通過地球大氣層的軌跡和溫度。
更多的磁懸浮列車
50年前,新幹線子彈列車出現,日本引領全球進入鐵路高速運行的新時代。現在,它已經把目光投向了下一代鐵軌霸王:磁懸浮列車。雖然某些國家在這一領域可以說是更先進——比如中國,上海的磁懸浮列車已運營11年——日本希望在2020年前將它變成現實。JR中央鐵路公司負責把握日本的磁懸浮列車建設,他們希望磁懸浮列車能夠駛入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再在2045年駛入大阪。
2015年年初,日本磁懸浮列車以 374英裡的時速破了世界歷史記錄。該國希望進一步發展其磁懸浮系統(列車尚未向乘客開放),將其影響擴大到美國等國家。日本政府提出,願意為波士頓與華盛頓之間的磁懸浮列車的建設提供一半的資金支持。
新興技術投入市場使用總會經歷一些挑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這些科技創新究竟何去何從還有許多變數。
東京申奧過程
國際奧委會於2011年1月13日公布的申辦流程如下:
所有申辦城市必須在2011年5月23日至9月1日期間提交申辦意向書。
所有申辦城市必須在2012年2月15日或之前遞交申辦報告及保證書。
2012年5月23日:將於魁北克市公布最後候選城市。
2013年3月至4月:將對所有候選城市進行申辦考察。
2013年9月7日:國際奧委會於當地時間下午5點20分(UTC-3)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125屆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決定由日本東京主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