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考拉科技館 排版 | 考拉科技館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美國禁令下,兩個改變悄然浮現!
第一個改變來自華為,不久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過去的理論基地都是建在美國,但是如今,華為卻不打算這麼做了。
未來,華為將從美國撤資,並將原定在美國的投資項目轉移至俄羅斯,壯大俄羅斯科學家的隊伍,提高俄羅斯科學家的工資。
任正非宣布從美國撤資,這意味著,任正非對美國的態度已經發生改變,華為已經不想陪美國玩了,不打算繼續向美國投資,給美國增加就業崗位。
當然這也正常,此前任正非就曾憤怒表示:隨著美國人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打下來,我們已經明白,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華為死!而為了活下去,華為必須振作起來,尋求新的出路。
顯然,任正非宣布撤資,將在美國的投資項目轉移到俄羅斯,就是華為尋找的新出路之一。同時也預示著,任正非對美國的態度發生改變,華為也不打算陪美國玩了!
針對華為俄羅斯之行,外界普遍都是持看好態度。因為從去年以來,俄羅斯就曾多次向華為釋放合作信號。特別是今年,在美方瘋狂渲染華為設備威脅論時,俄羅斯就曾多次站出來力挺華為,直言華為設備安全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在任正非宣布撤資後,臺積電也做出相似舉動,大有一副也不跟美國玩的樣子。
第二個改變也悄然浮現!
不久前,國際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率先發難,直言美國晶片禁令給全球供應商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增加供應商成本。而為了避免美國禁令影響自身利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明確表示,後續臺積電將效仿太平洋附近的國家及地區,打造屬於自己的晶片供應鏈,也即是不含美國技術的晶片生產線。
作為全球最強大的晶片製造企業,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同時也有極其強大的技術儲備。據臺積電方面自查,該司只有14nm以上的晶片生產線含美國技術的比重超過20%,而7nm乃至5nm的先進晶片工藝製程,含美國技術的佔比並不高,低於10%。
在臺積電宣布將打造去美化晶片生產線後,有國際半導體協會的高層表示:以臺積電的技術及資金流,是完全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打造出一條高端的不含美國技術的晶片生產線的。而受美方禁令影響,現在聯發科、高通等晶片企業已經失去了很大一部分中國市場。
在此背景下,臺積電要想保證營收正增長,那只能選擇打造去美化晶片生產線,重新跟華為等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取得合作,只有這樣,臺積電才能保證盈利。
有外媒指出,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而臺積電身為全球最頂級的晶片製造商,斷然是無法離開中國市場的。而一旦其被美國禁令牽制,那將極大影響臺積電營收,進而影響其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如此一來,臺積電恐怕會面臨被競爭對手三星超越的危機。
不難發現,無論是出於自身利益還是其他原因的考量,臺積電都只能走「技術去美化」路線,選擇不再繼續跟美國玩,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在最程度上保證自身利益。
而這,也是臺積電態度發生改變的重要原因。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只聊科技,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