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2020-12-19 雨果網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雖然在聲明中世界衛生組織強調不建議對中國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並高度肯定中方對於疫情的防控舉措。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自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為了阻斷疫情的擴散和蔓延,目前各地政府普遍都下發了延長春節放假時間,絕大部分工廠都延遲了年後恢復生產的時間。其次,由於國內各地物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原材料的運輸也無法及時補給,即使工廠復工後也很難保證可以按照原計劃出貨。

對於外貿公司,外貿工廠而言,由於不知何時能夠復工,許多與國外客戶籤訂的訂單,合同能不能按時交付成了最令人頭疼的問題。麥出海小編在此為各位支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行動起來,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1.及時整理訂單合同 了解訂單進展狀況

建議各位外貿人,外貿企業和出口廠家首先排查目前受影響的訂單及合同,及時統計,並充分了解每個訂單進展情況。

2. 聯繫生產廠家、原材料/配件供應商

外貿企業與外貿人也應當積極與廠家聯繫,一方面聯繫直接的產品生產廠家;同時也需要關註上遊生產原材料供應情況,以及生產所需的配件供應情況,如果出現供應風險,需要儘快更換供應商或者尋找備選方案。

3.積極與客戶溝通,主動告知情況:

如果疫情影響到訂單的交付和合同的履約,負責任的做法是主動與客戶溝通,告知客戶目前的情況以及訂單的進展。不必對疫情做過多的渲染誇大,引起客戶不必要的不安。相信大多數客戶在了解實際情況後都會給予理解,理性協商解決問題,爭取通過書面形式(郵件、補充協議、重籤合同等)與客戶達成一致,延長交貨期。

4.密切關注物流情況:

目前受到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地區交通受阻,部分港口、機場等重要交貨地點暫時封閉停運,各位出海跨境圈的朋友應積極關注,以便於靈活,及時地變更物流方式與調貨地點。國際物流由於物流企業上班推遲,國際航班航線變動的影響,物流發貨高峰等的問題,建議各位朋友及時與貨代溝通,建議在時間規劃中預留出充足的裝櫃,裝箱和裝船期,確保不會錯過交貨時間點。

5.可向中國貿促會申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本次的疫情已經可以列入不可抗力情況,「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是指買賣合同籤訂後,不是由於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於發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發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推遲履行合同。

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中國貿促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的事實性證明,該證明可用以減免違約責任,儘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普遍認可。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貿促會已於1月26日起對認證平臺(http://www.rzccpit.com/)進行改造,新增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在線申請功能。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可向其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減少損失。

此外,對於近期在海外有展會,商務談判等出國商務活動需要出差的朋友們,也需要多關注目的地國家的入境管理措施,以及航班的情況,進行靈活安排調整。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了近期有關國家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列表:

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42/c1226611/content.html (2.6更新) 並在不斷更新,可以實時關注一下。

然而每次的危機和逆境,另一方面也不斷提醒著外貿從業者們思考和開拓,醞釀新機遇。同時這次的疫情,以及自去年開始的貿易戰和關稅風波也暴露了傳統外貿企業單一渠道,以線下為主的被動性,利潤不足,面對風險缺少應變空間等問題。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品牌,消費者的變化,革新了傳統零售渠道和體系,隨著電商和新零售概念的興起,傳統外貿進行改革,利用網際網路、跨境電商賦能對中國製造業進行的升級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工廠已經開始尋求轉型,電商平臺的出現,聯通消費和製造,讓廠家有機會成為零售商,成為品牌方。在跨境方面,許多傳統的OEM,ODM工廠,尤其是產品具有明顯獨家貨源優勢的ODM工廠,近年來越發認識到與其給海外品牌方供貨,不如嘗試轉型進行建設自有品牌嘗試跨境直銷。一方面實現了工廠出貨渠道的多樣化,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外貿靠外貿公司,靠國外客戶訂單吃飯,而是建立、掌握了自己的銷售渠道,擁有更多主動權和靈活性。另一方面在經濟收益上實現了更大突破, 在單件產品利潤上從基於離岸採購價格(FOB)的10%-20%的微薄利潤提升到基於終端市場零售價格(MSRP)的30%左右;此外通過建設自有品牌,積累品牌知名度和無形資產,獲取融資,實現品牌長期價值積累, 突破原本單純依靠產品供貨銷售利潤的單一收益模式。在對抗風險方面,以中美貿易戰中的關稅加徵問題為例,對於依靠FOB採購價10%-20%的利潤生存的傳統外貿模式的工廠,關稅上調至25%,而且在外貿供貨價談判過程中沒有主動權, 美國品牌方將關稅壓力轉嫁給供貨商,對於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而言無疑是一記暴擊;而相比之下,對於那些通過自有品牌的方式實現跨境直銷,對終端市場零售價格(MSRP),產品銷售形式等有主動控制權的廠家企業而言,影響和衝擊就小了很多,且可以通過不同產品組合銷售,產品迭代等方式調整彌補由於關稅上漲帶來的損失。

在本次疫情中也是如此,與傳統代工企業目前因疫情面臨產品無法按時交貨的履約危機,因旅行禁令無法參與海外展會,國內展會也因疫情海外客戶出席人數大量銳減的訂單危機;在美國本地樹立起本土化的自有品牌形象,在美國海外倉有備貨銷售的外貿企業在目前仍能正常運轉,且仍可通過體面的海外品牌官網展示企業形象,產品詳情信息,在線通過Google/Bing搜尋引擎廣告,Facebook等社交媒體廣告獲取潛在客戶資源,促成潛在交易,儘可能減小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本身,外貿作為一個對國際關係,國內外時事情形非常敏感的行業,作為外貿人,外貿企業更需要不斷適應時代趨勢轉變思維,嘗試革新。戰勝疫情,目前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相信中國必勝;而如何在外貿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生存,更要靠戰略和遠見。

麥出海,中國企業的美國出海專家,擁有矽谷本地化的營銷團隊,致力於幫助中國傳統外貿工廠,企業轉型建立針對美國市場的B2C自有品牌,實現本土化品牌形象建設與營銷推廣,搭建線上電商跨境直銷渠道,賦能中國製造。在目前這個難得可以沉澱思考的時期,如您也從現狀中希望尋求轉型的機會,從危機中發現了機遇,不妨來找我們聊聊,利用好這個窗口期,規劃準備為之後的發展蓄力,讓品牌和產品走的更好,更遠!

點擊麥出海諮詢https://www.cifnews.com/form/3082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上雨果網搜索「跨境資料庫」,領取歐美/東南亞各國市場商機、各大平臺熱銷品報告、跨境電商營銷白皮書!

相關焦點

  • 企業無法按時交付產品 寧波籤發三份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寧波籤發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央廣網發 「甬派」客戶端供圖)央廣網寧波2月4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俞永均)2月3日上午,寧波市貿促會為寧波餘姚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籤發了寧波市首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 疫情下的外貿裂變③:外貿B2B企業如何做好線上營銷工作?
    2月份,國內疫情爆發,工廠復工生產難,發不出貨;3月份海外疫情爆發,大批訂單被取消,有貨發不出;面對這樣的局面,雨果網特別推出《疫情下的外貿裂變》系列報導,將深入剖析疫情下傳統外貿企業的生存現狀,並邀請行業專家,群策群力,為處在迷途中的傳統外貿企業指明出路!
  • 疫情當前,全球數字外貿網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哪些應對之策?
    如今2020年的新冠疫情比當年非典疫情更加嚴峻。這次新冠疫情對於外貿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致命的考驗,為了應對此次考驗,全球數字外貿網也第一時間做出了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與為客戶開發出了新的應對之策。回顧非典時期,阿里有一位從廣州回來的員工被確診「非典」。
  • 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交貨?七答東莞外貿企業如何應對潛在風險!
    編者按:隨著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不斷發展,廣大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或將面臨各類同疫情相關的民商事糾紛、國際貿易糾紛及外國更為嚴格的檢驗檢疫等挑戰。為幫助東莞企業妥善應對這些潛在的風險,東莞市商務局聯合專業機構,將推出系列專刊,結合企業關注的問題,提出應對建議,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減少經濟損失。
  • 各縣市區堅持「兩手抓」,全力以赴幫助外貿企業 搶時間 趕訂單 穩...
    連日來,各縣市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理順內外環境,打通上下通道,暢通客戶聯絡,幫助企業早復工趕訂單、快出貨。當前,各外貿企業生產形勢紅紅火火。防疫生產兩不誤加班加點「搶出貨」2月18日,華聯瓷業溢百利分廠發往美國的33514件瓷器全部出廠,這是該企業自2月10日復產後完成的第一批訂單。
  • 外貿人應對疫情秘籍(不斷更新中)
    外貿人應對疫情秘籍(不斷更新中)當前,疫情仍在肆虐。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世界衛生組織雖強調不建議實施旅行和貿易限制,並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舉措,但是對於出口企業和外貿人來說,此次疫情無疑是一次巨大考驗。
  • 外貿企業加速復工 「不可抗力證明」有助降低違約風險
    多家受訪的外貿企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原材料的採購、供應商的復工復產情況,是目前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的主要問題,政府在幫助協調,但跨區域的問題比較難協調。」「不能如期交付的訂單,已經跟客戶協商延期,必要時會使用不可抗力證明。」一位製造業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 訂單被砍、航班取消、碼頭關閉……中國外貿企業遭遇「疫情全球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國內外貿企業的境況也愈加水深火熱。有外貿圈內人士自嘲稱,「國內剛打完(疫情)上半場,國外繼續(疫情)下半場,而外貿人要打完全場。」  九成外貿訂單被砍  一月企業春節停工,二月復工一拖再拖,到了三月,疫情蔓延導致全球訂單取消――大多數從事加工貿易的外貿企業在最近三個月內幾乎都經歷著類似經歷。
  • 交不出貨,資金壓力大,面對疫情,出海企業的應對指南
    「交不出貨,客戶天天催」「開工風險很大,但是資金壓力更大」—— 外貿企業和跨境電商小夥伴,在這個特殊時期,你的公司業務是否受到影響?是否已經有客戶和你表達了對中國出口產品和訂單履約問題的擔憂? 你可能正在面對的: 1、疫情持續影響,上遊工廠不能如期復工,生產物料不齊交貨延期 2、跨國旅行受阻,客戶取消來華,無法海外參展 3、庫存積壓,資金流動出現問題 4、客戶轉單或者觀望情緒濃厚,延遲下新單 5、客戶提高檢疫要求 問題1:訂單交付可能出現問題,如何應對?
  • 新冠疫情與PHEIC下我國外貿出口的困境及其應對
    本文著重分析此次疫情對我國外貿出口帶來的影響,並試圖從出口方銀行的視角提出應對的策略。一、疫情給外貿出口帶來的衝擊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一)貨物1.出口商貨源壓力增大。受疫情影響,國內大量企業停工、工人延遲復工,生產計劃無法正常執行,加之物流受阻,出口商或其國內供應商無法及時組織生產,及時發貨,按時交付,出口商履約風險增加。2.貨物安全性遭受質疑。隨著疫情的發生,尤其是世衛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定義為「PHEIC」後,境外消費者開始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 疫情新常態下,外貿企業如何藉助線上營銷工具,提升獲客能力?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企業都受到諸如人員返崗難、供應鏈恢復難、資金鍊緊張等問題。具體到外貿行業,除了國內企業需要普遍面臨的問題外,由於國際上對人流和物流的限制與管控,疫情又給外貿營銷、國際物流等帶來了挑戰。看上去是「四面楚歌」局面,並不意味著外貿企業會束手待斃,從各地企業的應對來看,疫情對外貿行業整體的衝擊是可控的。
  • 邊生產邊籤單 濟南外貿企業訂單亮眼
    這背後有一串耀眼的數字:山東太古的全年飛機大修業務訂單確認率95%,小鴨集團的外貿訂單已達200萬美元……在市商務部門等的統籌保障下,這些外貿企業一邊生產一邊籤單,「雙核」驅動經濟「心臟」勃勃脈動。太古兩千員工在崗客改貨訂單增20%  濟南遙牆機場北側,有一個全球知名的窄體飛機維修改裝基地——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為全球50餘家航空公司提供飛機維修工程的一站式服務。
  • 外貿紡織企業樣本:海外訂單流失,開源節流活下去才是出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目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海外卻在蔓延。對於以海外需求為主的外貿企業來說,壓力徒增。3月24日,江蘇精誠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凌炎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當前企業訂單不足是很大的問題。
  • 全球經濟或出現暫時性停擺,疫情下外貿企業該如何自處?
    全球經濟或出現暫時性停擺,疫情下外貿企業該如何自處?其已經申請了「租金假期」(rent holidays),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Fossil取消訂單重擊東莞企業為美國時尚配飾品牌Fossil代工的東莞鐘錶企業表示,Fossil已經全部停止下單,同時要求取消或暫停原生產訂單,使得該企業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
  • 外貿訂單該如何接?
    對於做外貿的公司來看,最重要的就是接訂單了,一個訂單的順利進行和完成決定了利潤的多少。如何接到外貿訂單一直都是外貿新手的難題,下面由GOVBUY為您解答,供大家參考。
  • 外貿外企復工記④|來聽一隻紅辣椒的自述,看它如何突破重圍遠渡海外
    對於外資外貿企業來說,市場開拓難、訂單不確定、出口通道受阻等是當前面臨的重要難題。即日起,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聯合山東省外事辦及各地外事部門推出《外貿外企復工記》融媒體報導,看山東外資外貿企業如何危中求「機」,實現逆勢突圍。今天,我們來看一隻紅辣椒如何突破重圍遠渡海外的故事。
  • 如何備戰線上廣交會?外貿B2B企業如何做好營銷推廣增加訂單?
    近期,商務部再釋放重大利好,第127屆廣交會不向企業收取參展費用,也不向參與同步活動的跨境電商平臺收取任何費用。該消息出爐令一眾外貿企業歡欣雀躍,但對於網上廣交會,外貿企業仍有深深的擔憂。對於他們而言,一貫專注於產品生產及研發,並未過多嘗試過線上交易,對於直播等新興事物也並未有過多的接觸。如何備戰線上廣交會?如何做好營銷推廣增加訂單?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外貿企業對「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需要...
    企業如果有訂單受影響,我們建議向貿促會申領備用。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背景下,貿促會反應迅速,函件出具費用也有減免。參考樣式取得「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有什麼作用?若可以成功證明構成不可抗力,對國際貿易鏈條上的國內廠商而言,原則上可以因此免責,即免於承擔違約責任。
  • 「聖誕訂單季」降溫 外貿企業調整戰略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被寄予厚望的「聖誕訂單季」卻不像往年那樣火熱。面對困境與新形勢,外貿企業唯有另謀出路。  郭建章說,轉機出現在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彼時企業復工復產,銷售開始好轉,除了已經錯過銷售期的,訂單大多恢復,有些商超客戶的訂單還有所增加,彌補了進口商訂單下降的缺口。
  • 疫情下外貿企業生存大考:提升產業鏈能力,等待形勢好轉
    疫情之下,該換個活法了,許多外貿企業這麼想。從春節前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讓外貿企業不得不打了個「全場」:上半場是中國企業無法復工復產,擔心海外訂單無法按時交付;下半場是海外訂單找不到了。但因為過年和疫情,供應商交不出配件,工廠不能完成訂單,海外倉今年2月斷貨。隨著中國工廠產能恢復,海外疫情又使得國際運能緊張且成本急劇增加。「現在空運的主要是口罩和醫療物資。年前去美國運費在15元/公斤,現在漲到60元/公斤,太貴了。我們後來選擇海運,所以直到前幾天,我們的海外倉才補上貨。」 方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