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曾經的競爭對手一個個熬走,百度網盤在這兩個月裡又等來了新的強勁對手。前有迅雷雲盤入局,而今又有一位大佬準備進軍網盤市場。
「阿里雲網盤」交鋒「百度網盤」
8月26日,據Tech星球報導,阿里推出了一款名為「阿里雲網盤」的APP,由阿里雲團隊開發,是一款為C端用戶提供存儲備份以及智能相冊等服務的網盤產品。
根據爆料,阿里雲網盤的普通用戶容量為1TB,是百度網盤非會員用戶存儲空間的一半。但阿里雲網盤的會員容量達到了6TB,比百度網盤要高。
不過,阿里雲網盤的核心競爭力當然不是容量,而是下載速度。爆料稱,經過實測,即使是沒有開通會員的普通用戶,下載相同的大文件,阿里雲網盤的速度能達到10MB/s,是百度網盤的好幾倍。
百度網盤因為限速被吐槽已經是常態了,大多數用戶都希望有更好的替代品,但在這之前一直很難實現。其他網盤要麼產品不如百度網盤成熟,要麼因運營困難而倒閉,畢竟運營網盤的燒錢程度是我們普通用戶想像不到的。
但有阿里這樣的巨型資本的加入,百度網盤一家獨大的局勢很可能就要就此被改變了。
短時間內能否取代百度網盤?
從產品經驗來看,百度網盤已經發展了8年,產品的成熟度不用多說。百度於2012年推出「百度雲」,2016年將其更名為「百度網盤」,百度網盤早早搶佔了用戶市場,阿里雲網盤起步晚了很多。
而且,在個人網盤市場上,百度網盤佔有龐大的市場份額。截至今年7月,中國雲盤存儲APP月活躍用戶分布中, 百度網盤以3983.2萬人的月活量遙遙領先,位居第二的騰訊微雲月活數據也不過只有它的11%。
在阿里雲網盤之前,也有很多嘗試與百度分一杯羹的網盤開發者,但由於百度網盤紮根太久,習慣難以改變是一方面,海量資源要遷移到新網盤更是費時又費力。
雖然阿里在許多領域都是「王者」級別,但阿里雲網盤能不能撼動百度網盤的位置,依然是個未知數。
個人云存儲漸成市場風口
隨著5G應用逐漸落地,個人云端存儲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網盤市場潛力巨大。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個人云存儲用戶規模為3.74億人,預計2020年達到4.01億人。
近些年隨著雲存儲的發展,私有雲也逐漸盛行。百度網盤、阿里雲網盤這類由第三方提供雲服務的雲盤統稱為公有雲,私有雲屬於企業或個人自行搭建的專用雲,伺服器不對外開放,從入口渠道就降低了洩密的風險。
除了傳統的上傳下載功能,私有雲更突出用戶之間的數據共享,比如家庭成員之間的共享文件,共用的照片、視頻和文檔,訪問起來方便快捷。在用戶交互需求凸顯的今天,私有雲更能滿足用戶日常高效安全的數據應用需求。
家用NAS是家庭私有雲存儲的優秀解決方案。UGREEN綠聯將在9月推出的家用雙盤位NAS可以自動同步備份,支持至多16個用戶連接,用戶之間可以輕鬆共享數據,而且每個用戶的空間都是獨立的。它可以一次插入兩個硬碟,通過內部簡單的Raid設定,讓資料在拷入硬碟的時候,自動備份到另外一個硬碟,即使其中一個硬碟壞掉,資料也還在另一個盤裡。
不管是私有雲還是公有雲,也不論阿里雲網盤能否最終在市場上取得勝利,對於用戶來說,有更多的選擇終歸是好事。
等APP真正推出後,你會第一時間轉戰阿里雲網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