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通過蘋果的Face ID面部識別功能,人們可以快速解鎖設備,十分方便。但這個功能目前僅應用於部分iPhone及iPad機型上,尚未引入Mac電腦中。不過,據海外專注蘋果的行業網站9to5Mac獨家爆料稱,它在macOS Big Sur第三個測試版中發現的新代碼片段表明,蘋果正在努力將其面部識別技術帶到Mac平臺上。
早在2017年,iPhone X就引入了Face ID功能,但時至今日,即便是在最新款的Mac上都沒有引入這個最新一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原因或許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應該是,iPhone更為流行、銷售也更快,因此儘管Mac電腦是蘋果的發家產品,但在新功能的優先度上,早已遠遠落後於iPhone,比如Retina屏幕、Face ID、硬體加密晶片等特性,都是晚於iPhone才加入到Mac電腦上的。
據報導,9to5Mac在最新的macOS Big Sur Beta3測試版固件中找到了一個新的擴展,其代碼旨在支持「PearlCamera」。這一點很重要,因為「PearlCamera」於2017年首次在iPhone X遭洩露的程式碼中被發現,此後經證實,這是蘋果TrueDepth相機和Face ID的內部代號。
此外,在該擴充程式中還找到了「FaceDetect」及「BioCapture」等程式碼,側面證實了蘋果正在準備為macOS添增Face ID功能,因為這些程式碼與iOS所使用的相似。9to5Mac表示,這些代碼似乎是為macOS量身打造的,而不是蘋果Catalyst技術的剩餘代碼。
不過報導也指出,該功能的開發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所以蘋果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布具備TrueDepth相機並支持Face ID的Mac新機型。目前的Mac產品系列中,僅有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可透過鍵盤上的Touch ID進行生物辨識解鎖,若未來Mac能引入Face ID功能,預計將可為用戶帶來更為便利的操作環境。
事實上,蘋果在開發過程中也將遇到不少障礙。首先,TrueDepth傳感器套件需要不少空間,但Mac屏幕通常並沒有多少空間放這些裝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在Mac中向Apple Silicon過渡的過程可能是在macOS中採用Face ID的關鍵,因為Face ID主要依賴於嵌入在A系列晶片(如A12Z Bionic)中的神經引擎(Neural Engine)。
但到目前為止,Mac產品列中仍未納入神經引擎。不過,隨著蘋果將從英特爾處理器過渡到自家研發的晶片,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蘋果日前已證實,搭載蘋果自研晶片的Mac將具備與iPhone和iPad相同的神經引擎。據推測,這可能就是蘋果一直未能將Face ID導入Mac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此前就曾有消息稱,蘋果計劃於2020年在MacBook Pro上首次導入Face ID功能,今後還會推廣到其他MacBook以及iPad Air上。而且蘋果公司於2017年申請的將人臉識別系統在Mac設備上運用的專利已於2019年8月7日獲批。
據該專利文件介紹,人臉識別系統將給蘋果電腦帶來新的功能,其一是讓電腦感知用戶是否在電腦前,減少二次解鎖次數;其二是通過Face ID解鎖電腦,實現翻蓋即能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