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癌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哪些人群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2021-01-05 騰訊網

家族癌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家族癌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一個家族有較多的成員發生同一種惡性腫瘤或同一系統的多種惡性腫瘤,醫學上把這種惡性腫瘤稱為「家族癌」,把具有這種現象的家族稱為具有腫瘤家族史。

癌症的家族性有兩種表現,一是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二是一個家族中存在某種癌聚集現象,雖然家族性能夠說明癌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被遺傳,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更容易讓家族出現相同的癌症。

家族癌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於肝癌好發的家族來說,多是由於家族成員中患有B型肝炎,B型肝炎在家族成員中互相傳染,導致家族成員相繼出現「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情況,而出現肝癌在家族成員中高發的現象。

2、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有卵巢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其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明顯增加;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是BRCA1、BRCA2。

基因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某些基因的缺陷容易在外在條件刺激下被異常激活,轉變為致癌基因,誘導細胞發生癌變。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僅佔5%-10%。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可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傾向,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通俗講,癌症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

疾病易感基因檢測

預知患病風險,掌控自己的健康

通過對細胞中的DNA信息檢測、分析,人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老年痴呆症、癌症等。依據檢測報告,個性化制定相應的健康方案,指導人們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補充營養素等措施,調節基因的表達或功能,彌補基因變異帶來的健康風險,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醫療科學高速發展,科學家依然不斷探索健康領域,尋求更多方法預防悲劇的發生。基因檢測就是那把打開健康大門的金鑰匙。了解自身對各種癌的先天抗病能力高低,獲得患癌的相對風險數值,風險高低一目了然。一個人一生只需進行一次基因檢測便可以得知在基因範圍內罹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概率。

哪些人群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一、健康人群:希望保持健康身心的健康群體。已經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體檢不能把所有隱患一一查出,因此希望通過基因檢測明確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進而科學化、系統化、個性化地進行自我保健,預防疾病,延長壽命。

二、亞健康人群:希望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及生活方式與健康指導的亞健康群體。通過基因檢測後,可根據報告在健康顧問指導下隨時監控健康狀態,有意識地參與健康改善計劃,提高生命質量和整體健康水平。

三、高危人群:有疾病家族史和致癌環境接觸史的群體。需要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並在健康顧問的指導下密切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及時採取幹預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

四、已患病者在就診的同時希望積極參與自身健康改善的群體。需要在生活和行為方式上進行全面改善,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水平,延緩疾病的進程,提高生命質量。

通俗講,癌症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以朱莉為例,她攜有BRCA1基因就會使她比普通人更易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她患癌的時間可能較一般人更早。此外,癌症的遺傳可能出現多人患不同癌症的現象,一個基因的致病突變可能導致多種癌症,例如BRCA1基因發生突變後,可能導致乳腺癌,還可能導致卵巢癌等。

由於遺傳因素目前尚無法改變,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通過基因檢測,合理飲食調節,注意鍛鍊身體,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保持心情愉快,即能達到不發病或降低發病概率的目的。對於遺傳性較強的腫瘤,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及時早期發現並治癒。

END -

了解更多基因檢測知識

相關焦點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 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
  • 腸癌,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呢?常檢測的基因有哪些?
    基因檢測,是不是很神秘?不然,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已非常普遍了,包括各個領域。臨床也發現,許多癌症在病理類型、分期相同的情況下,而生存時間卻有很大的差別,為什麼?或許是某些基因狀態不一樣。結直腸癌,基因檢測有什麼意義?常檢測的基因有哪些?
  • 哪些肺癌患者要做基因檢測?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基因檢測方案?
    目前,隨著肺癌系列致癌驅動基因的相繼確定,肺癌分型已經由單純的病理組織學分類進一步細分為基於驅動基因的分子分型。那麼臨床上,哪些肺癌患者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又該如何選擇基因檢測?南京大學附屬金陵醫院宋勇教授為大家分享臨床基因檢測的實踐經驗。
  • 基因檢測是什麼?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回答!
    分析所含有的各種疾病易感基因的情況,使人們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測身體患病的風險,從而有針對性地主動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預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的發生。二、基因檢測和體檢有什麼區別?基因檢測可以發現一些未知的遺傳相關的疾病,也能對遺傳相關疾病的風險做出一些預測,提醒受檢測者有針對性的改變生活習慣或者是做更深入的臨床檢查。
  • 孕脈健康,高齡俄羅斯試管嬰兒前,哪些檢查項目是需要做的?
    ,不要讓自己在生孩子這件大事上卡了殼,一個好的妊娠結局需要良好的身體情況進行支撐。 男女雙方哪些檢查項目是必須要做的? 1、染色體、基因檢查 年紀比較大的話身體會比較差,且女性的卵子質量也相對較差,出現畸形率高,所以一定要做個染色體、基因檢查。另外如果前次妊娠有過反覆流產的,夫妻雙方也要做染色體的檢查。
  • 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癌症患者需要做?花高價值得嗎?
    如果是預防性的基因檢測,則可以提前發現某些特異細胞的變異傾向,以便能夠儘早展開預防措施,阻斷腫瘤生長機會。腫瘤基因檢測大家都需要做嗎?聽上去很厲害,有些人可能就想,要不我也去檢測一下,如果發現了有發病傾向,儘早治療,那不就能把病控制住了嘛。想法是不錯的,但其實,基因檢測並非適用於全部人。
  • 防癌體檢和普通體檢區別在哪?多久做一次比較好?
    為什麼需要做防癌體檢明確自身的患癌危險因素,制定全生命周期相應的防癌計劃,制定防癌體檢等防癌措施,即使罹患腫瘤,只要在自然發病前被診斷,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徹底治癒,改變絕大多數腫瘤患者的預後,就能達到降低發病率、死亡率的目的。防癌體檢對預防癌症,避免由於癌症引起的死亡,意義重大。
  • 了解自己從基因檢測開始,為健康「把把脈」
    通過基因檢測,提示我們哪些藥物要慎用,不但大大地降低了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提高了療效,更避免了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快來看看巴彥淖爾市醫院檢驗科分子基因診斷實驗室可以做哪些項目吧?一.腫瘤分子基因檢測1.
  • 基因檢測對癲癇患者有哪些幫助?
    基因檢測是一種通過血液、 體液檢測,把致病基因"揪出來」的一種檢查手段。 不是所有癲癇患者都要做基因檢測,但對一部分人來說,基因檢測意義重大。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哪些人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江門日報訊 (記者/蔡昭璐 通訊員/江疾宣) 普通市民有必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嗎?目前我市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重點人群有哪些?
  • 哪些人需要做核酸檢測?「密接」「次密接」如何劃分?科普來了
    官方權威發布平臺 關注 醫生,我住在成華區,需要做核酸檢測嗎? 我之前到過郫都區,算密切接觸者嗎? 我檢測過一次核酸,還想測一次,需要間隔多久喃?
  • 「掌上蘭州·防護手冊」哪些人群必須做核酸檢測?個人核酸費用需要...
    5月15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公布了全省第一批具備核酸檢測機構後,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7家醫療衛生機構(實驗室)通過現場驗收且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其中醫療機構140家,疾控機構9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4家。
  • 基因檢測改變傳統健康觀念:提早規劃,健康未來
    疾病= 內部基因+外部環境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除外傷外,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關係,1000多種疾病引起的基因已得到確認。在同等環境、生活條件下,接觸相同的外源致癌因素,有的人發病,有的人則不發病,可見致病的外因雖重要,內因(基因)卻是基礎和關鍵。
  • 癌症患者做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意義?醫生給出詳細解答
    醫生首先會問你是否有做過基因檢測,然後再去判斷,但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要做基因檢測,直接治療不就好了嗎?對於這個問題,醫生給出了詳細的解答。癌症患者做基因檢測的意義在哪?首先我們一起了解基因檢測是什麼,它實際上就是對患者的血液、組織以及細胞等進行檢測,了解基因信息,繼而來明確身體中是否患有疾病。
  • 對比2019版,2020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有哪些更新?
    日前,《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2020版)》發布,對比2019年版,主要有哪些更新呢,一起來看下吧! 適宜進行基因檢測的對象 根據檢測目的對適合基因檢測的人群進行了細分。
  • 體檢中要加基因檢測嗎?能檢測孩子的智力嗎?
    其實,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包括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等。體檢季到來,要不要加基因檢測項目?元碼基因董事長、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田埂建議高風險家族人群、婚前、育前人群等進行檢測,對於孩子的智力及體育、音樂等特長的判定則用處不大。
  • 基因檢測早篩技術成為戰勝癌症的新曙光
    很多人的體檢都局限於常規項目,抽個血、拍個胸片……看似在積極地為健康「把關」,相反,癌症篩查的項目一個都沒做到位,甚至有人被查出來癌症晚期,還在疑惑「我之前的體檢報告明明沒什麼大問題」。 「癌症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身體可能還沒感到疼痛時,早期癌症已經萌芽。」
  •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鏡?有息肉能不能立即切?
    哪些人群需要做胃鏡?有息肉能不能立即切?2020-03-26 0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長徵醫院消化內科 ,作者王曉航、蔣彩鳳哪些人群建議做胃鏡
  • 如何用基因檢測技術實現合理用藥?
    作為醫療團隊的成員,臨床藥師將結合藥效學、代謝特點、藥物相互作用、藥物經濟學、藥物基因組學和大數據,權衡用藥收益和風險,來優化治療方案,為不同類型的特殊人群患者「因人用藥」,實現患者生命質量的提高,節約醫保費用。目前各國資料庫已收錄了300種左右基因檢測相關的藥物,可實現這類藥物的精準用藥。那麼,哪些藥物應進行基因檢測後用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