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數學都是最頭痛的學科,據不完全統計,補課最多的學科是學科、補課費最好的學科是數學,可見有多少學生學不好數學!
那麼數學真的很難學嗎?難道沒有學好數學的捷徑嗎?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一位知名數學權威的學數學的故事!
他叫小平邦彥,學數學的人都應該認識他,日本著名數學家,在代數幾何和復幾何領域都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證明了復曲面的黎曼—羅赫定理,證明了小平消滅定理和小平嵌入定理,對緊復曲面做出了系統的分類,並發展了高維複流形的形變理論。他於1954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看到他的成就,很多人會想,他一定是個天才,從小數學應該都很厲害,事實恰恰相反,小平邦彥小的時候,並不是很聰明,也沒有顯露出數學的天賦!
當他第一次接觸範德瓦爾登的《代數學》時,難!真難!一點都看不懂!怎麼辦?如果換成是我們,我們可能會直接放棄,或者,詢問老師,但是小平邦彥則沒有,他選擇了「最笨」的方法!
那就是抄書!他的原則很簡單,那就是一直到抄懂為止。
這讓我想起來一位北京20多年教齡的數學老師,他對學生學數學的要求就是,看不懂這道題是吧?好辦!多多幾篇題目,直到找到考點;等認為學會了,好!那你再講一遍!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就看,直到看懂,其實就是抄書,看多了、抄多了,自然就會了,然後,還要講出來,為什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很多老師可以拋開教科書直接講課?那就是因為講多,印象深刻,學習也是這樣!
也許有人說,小平邦彥抄書靠抄書成知名數學專家,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是不是,我們都去抄數學書就能學好數學?考出高分呢?
這當然也要舉離理解!
比如說,你盲目去抄,不思考、不分析,那麼你抄再多遍都沒有意義!
要想達到效果,必須是帶著問題抄書,這就像,我上面說的老師,讓學生看懂題,吃透題,也就是帶著問題看題,一般來說,帶著問題抄書、看題,腦子裡會有解題的思路,並且會不斷驗證自己的思路,直到理解、正確、給出答案!
其次,必須把數學基礎的知識吃透,只有吃透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培養了數學思維,那麼,你再去抄書、看題,會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數學來說,很多都是因為、所以的問題,因為有條件,所以有結果,你掌握了這個思維,一般來說,沒有數學難題難倒你!
另外,對於抄書、看題、講題,都是為了一個原則,那就是不斷去去熟悉和訓練自己的數學思維技能,任何數學題都有去規律和固定的結構,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技能,通過不斷的練習,自然就是熟練,就是高分!
說到這裡,我想很多家長對於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應該有了想法,同時,我要說,對於數學不好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好,我們首先不是考慮查漏補缺,而應該思考自己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數學問題的思考習慣的問題!
比如說,你看了數學題,你首先是尋找條件,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因為、所以」的問題,那麼,你很快就會給出結果,這就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對於沒有天資,卻最終能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小平邦彥來說,他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我想我們學不好數學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抄幾遍題、讀幾遍題,我相信,如果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數學!
預告,下一期,我將和大家講一講函數的四絕招,如何通過4個絕招,巧解上百道函數難題,並且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函數壓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