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資,卻獲得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他的經驗讓你輕鬆學好數學

2020-12-27 騰訊網

數學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數學都是最頭痛的學科,據不完全統計,補課最多的學科是學科、補課費最好的學科是數學,可見有多少學生學不好數學!

那麼數學真的很難學嗎?難道沒有學好數學的捷徑嗎?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一位知名數學權威的學數學的故事!

他叫小平邦彥,學數學的人都應該認識他,日本著名數學家,在代數幾何和復幾何領域都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證明了復曲面的黎曼—羅赫定理,證明了小平消滅定理和小平嵌入定理,對緊復曲面做出了系統的分類,並發展了高維複流形的形變理論。他於1954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看到他的成就,很多人會想,他一定是個天才,從小數學應該都很厲害,事實恰恰相反,小平邦彥小的時候,並不是很聰明,也沒有顯露出數學的天賦!

當他第一次接觸範德瓦爾登的《代數學》時,難!真難!一點都看不懂!怎麼辦?如果換成是我們,我們可能會直接放棄,或者,詢問老師,但是小平邦彥則沒有,他選擇了「最笨」的方法!

那就是抄書!他的原則很簡單,那就是一直到抄懂為止。

這讓我想起來一位北京20多年教齡的數學老師,他對學生學數學的要求就是,看不懂這道題是吧?好辦!多多幾篇題目,直到找到考點;等認為學會了,好!那你再講一遍!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就看,直到看懂,其實就是抄書,看多了、抄多了,自然就會了,然後,還要講出來,為什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很多老師可以拋開教科書直接講課?那就是因為講多,印象深刻,學習也是這樣!

也許有人說,小平邦彥抄書靠抄書成知名數學專家,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是不是,我們都去抄數學書就能學好數學?考出高分呢?

這當然也要舉離理解!

比如說,你盲目去抄,不思考、不分析,那麼你抄再多遍都沒有意義!

要想達到效果,必須是帶著問題抄書,這就像,我上面說的老師,讓學生看懂題,吃透題,也就是帶著問題看題,一般來說,帶著問題抄書、看題,腦子裡會有解題的思路,並且會不斷驗證自己的思路,直到理解、正確、給出答案!

其次,必須把數學基礎的知識吃透,只有吃透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培養了數學思維,那麼,你再去抄書、看題,會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數學來說,很多都是因為、所以的問題,因為有條件,所以有結果,你掌握了這個思維,一般來說,沒有數學難題難倒你!

另外,對於抄書、看題、講題,都是為了一個原則,那就是不斷去去熟悉和訓練自己的數學思維技能,任何數學題都有去規律和固定的結構,掌握了數學的思維技能,通過不斷的練習,自然就是熟練,就是高分!

說到這裡,我想很多家長對於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應該有了想法,同時,我要說,對於數學不好的孩子來說,如果不好,我們首先不是考慮查漏補缺,而應該思考自己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數學問題的思考習慣的問題!

比如說,你看了數學題,你首先是尋找條件,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因為、所以」的問題,那麼,你很快就會給出結果,這就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對於沒有天資,卻最終能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小平邦彥來說,他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我想我們學不好數學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抄幾遍題、讀幾遍題,我相信,如果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數學!

預告,下一期,我將和大家講一講函數的四絕招,如何通過4個絕招,巧解上百道函數難題,並且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函數壓軸題!

相關焦點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談方琳的貢獻,攻破數學界難題作為頂尖科學家論壇年紀最小的談方琳,她在初中的時候就憑藉著數學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 轟動了整個教育界和科研界。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阿貝爾獎
    阿貝爾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是由挪威政府籌資,為紀念挪威數學家N.H.阿貝爾(1802-1829)而設立的國際數學大獎。獎金數額為600萬挪威克朗(約合83萬美元),大致同諾貝爾獎相近。目的是擴大數學的影響,吸引更多年輕人從事數學研究。阿貝爾獎從2003年起逐年頒發。首屆獲獎者為法國數學家J.-P.塞爾,他因「在賦予數學許多分支,特別是拓撲學、代數幾何學和數論以現代形式」而獲獎。阿貝爾被公認為現代數學之先驅,在很多數學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 「數學界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給女性!為了這個獎,她們抗爭了1000年!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史上第一位女性得主來了。3月19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在奧斯陸宣布,將2019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頒給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名譽教授凱倫⋅凱斯庫拉⋅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
  • 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裡為什麼沒有數學獎?居然是這種無聊的原因
    在眾多的世界級科學獎勵中,諾貝爾獎是最高級別的獎,它為科學家帶來了至高無上的榮譽。在我們耳邊經常聽到某某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等,可從來沒有聽說過諾貝爾數學獎,這是為什麼呢?這是最扯淡的說法,諾貝爾獎1901年才開始創立,高斯去世的時候還沒有諾貝爾獎……諾貝爾的女朋友跟一個數學家跑了傳聞諾貝爾有個比他小13歲的女友Sophie Hess,在結婚前和一位數學家私奔了,這件事讓諾貝爾很受刺激,他從此不談婚娶,直到生命盡頭仍是個單身漢,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諾貝爾在設立諾貝爾獎時毫不客氣把數學排除在外
  • 丘成桐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實現數學強國夢
    2018年,他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即以首席教授的身份與他一起開課。本班為"丘成桐數學才藝班",同"姚班"、"智班",姚繼智為首席教授。他們都是清華最好的班級。說到這裡,我的朋友們已經知道我想談誰了。是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中國數學家。一些朋友可能會說他仍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兩位概率數學先鋒獲得今年諾貝爾獎級別的數學獎
    今年的具有諾貝爾級別的數學獎——阿貝爾數學獎頒給了兩位具影響力的概率數學家。我們許多人都知道,沒有諾貝爾數學獎,但存在有數學界的最高榮譽獎項。數學界公認的重要獎項如費爾茲獎、沃爾夫獎、阿貝爾獎。沃爾夫獎主要是獎勵對推動人類科學與藝術文明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每年評選一次,分別獎勵在農業、化學、數學、醫藥和物理領域,或藝術領域中建築、音樂、繪畫、雕塑四大項目之一中取得突出成績的人士。其中以沃爾夫數學獎影響最大。阿貝爾獎(英語:Abel Prize)以挪威數學家尼爾斯·阿貝爾的名字命名,獎項從評選方式到獎金頒發直接以諾貝爾獎為模板。
  • 他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
    愛因斯坦智商是160,霍金的智商是161,而他的智商高達230,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他就是澳大利亞人,華裔美國科學家陶哲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智商超群的牛人。陶哲軒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陶哲軒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 諾貝爾設立五項大獎,為什麼就是沒有數學獎?未婚妻真與數學家私奔了?
    諾貝爾獎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一獎項旨在表彰在某一領域「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諾貝爾獎最初包括:物理獎、化學獎、和平獎、文學獎和生理學或醫學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又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無一不是世界級人才。各國也將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視為綜合國力的一項象徵。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留美33年給他帶來了諸多榮譽,2004年,謝曉亮獲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先鋒獎,在之後五年中每年獲得50萬美元的自由支配經費。他並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5年還獲得美國阿爾伯尼獎,他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華人。
  • 近代三位頂尖數學家:沒有中國人,天才的世界我們真的不懂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調侃數學太難的段子,說把人逼急了什麼都能做出來,但數學不一樣,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你做不出來。相信大多數人都有被數學支配的恐懼,畢竟在我國這門課會伴隨著我們整個學習生涯。高中數學會成為拉開差距的科目,很多文科生的數學成績就不理想。
  • 中國數學奇才劉路:23歲解決數學界難題,破格成為我國最年輕教授
    從古至今,出現過很多的數學奇才,憑藉著驚人的智慧將數學研究的很是透徹,並且研究出了各種各樣的數學定理。 有這樣一個數學奇才,在讀大三的時候,他破解數學界的大難題並且拿到了100萬元的獎金,在他22歲的時候,他就成為了正式的正教授級研究員,成為了同齡人眼中的神話,他就是劉路。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人們總說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皇冠,那數學就一切科學的爸爸。有句話說得好,科學改變世界,數學改變科學。數學是人類發明的最基礎也是最複雜最有邏輯的學科。學數學,你只需要勤奮,而想要學好數學當上數學家,沒有天賦智商基本沒可能。
  • 響徹世界學術的三大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
    響徹世界學術的三大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諾貝爾文學獎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六個領域的獎項;菲爾茲獎是數學獎項,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則是計算機獎項,被譽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 他是智商230的數學神童,比天才愛因斯坦和霍金聰明,如今咋樣了
    2歲時候的陶哲軒就在數學方面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他的父母沒有浪費他的天賦,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著重培養他在數學方面的能力,為了讓陶哲軒接受更系統的教育,在他3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一所私立小學上學。三歲的陶哲軒進入小學以後,他的父母才發現這是個錯誤的決定。
  • 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
    大家都知道,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獎項,許多科學家夢寐以求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但被譽為「科學女皇的騎士」的數學卻沒被納入諾貝爾獎的評選範圍,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這篇文章,一起了解諾貝爾為什麼沒設立數學獎!
  • 數學界的李約瑟難題:宋元數學高度發達,為何未能產生近代數學?
    前言 1976年,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引發了後人無數解答和爭論。李約瑟難題有很多子問題,在數學界同樣適用。
  • 數學接力賽:費馬大定理困擾數學界350年,高斯和歐拉都失敗了
    德國數學家希爾伯特,在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列出了23個數學問題,他說未來的數學家,應該以解決這23個問題為使命。除了這23個問題之外,數學界還有三大猜想沒有解決,費馬大定理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發現者是法國數學家費馬,一個業餘的數學家,主業是法官。
  • 霍金是被公認的宇宙天才,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因很簡單
    文|二狗子霍金是被公認的宇宙天才,為何他卻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因其實很簡單/真相讓人無奈霍金教授已經離開了世界,但小編更願意用另一種方式談論他的離去,那就是他的靈魂離開了肉體,奔向了蒼茫宇宙。但霍金的科學貢獻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位幾乎全世界都知道的科學家,為什麼卻沒得到科學界最高的殊榮「諾貝爾獎」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霍金這位人們所公認的宇宙天才。一直以來,作為知名度最高的科學界之一,霍金的貢獻鮮為人知,他對於科學界的貢獻在於他證明了困擾全世界科學家的「奇點定理」,以及他最著名的理論---「黑洞理論」的建立。
  • 新生代數學天才舒爾茲:僅1年拿下碩博學位,成為德國最年輕教授
    親們都知道,諾貝爾獎裡面沒有數學獎,後來還有一個傳聞說,因為諾貝爾是個工作狂,所以忽視了家裡面的太太,結果太太后來出軌了一名數學家。所以後來諾貝爾成立諾貝爾獎的時候,直接將數學家的獎項給排除了。
  • 才華橫溢的數學天才,27歲隕落,他的思想卻讓數學界忙活了百年
    他是挪威數學家,他的成就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給數學家們留下了可以讓他們忙活幾百年的東西。在這方面,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只有一位,黎曼,他留下的黎曼猜想到現在還在折磨數學界。 阿貝爾才華橫溢,15歲就通讀了牛頓、歐拉、拉格朗日、高斯等大佬們的著作,不知不覺中,他也成為了大佬,但和上面幾位不同的是,他有大佬的實力,卻沒有自己已經是大佬的覺悟。 更慘的是,在他準備大顯身手時,他父親去世了。18歲的他需要照顧母親和全家的6個弟妹。好在他很堅強,在照顧家庭之餘,依然在奧斯陸大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