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自從出現危機後,一直「躲」在美國不回來,很多人覺得他這是為了「躲」債,當然出現這麼大的債務危機,躲債的成分肯定有,但如果了解賈躍亭的人都知道,賈是在以退為進,孤注一擲,否則連退路都沒了。
有消息稱,樂視的虧損一直存在,只是前幾年被它的光環所掩蓋,從2011年樂視網成立到2016年底,一共取得了20.72億元的淨利潤,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少數股東虧損取得的。這些年少數股東始終在虧損,一共虧損了13.95億。這樣的做法是雖然保證了樂視網的盈利,但相關的公司缺是大虧,營造出樂視欣欣向榮、前途大好的景象。
本來在資本掌控的商業世界裡 ,虧點錢並不算什麼,京東每年也會有幾十億的虧損,但京東是電商零售巨頭,模式玩法不同,有龐大的現金流支持,有一點窟窿隨時就能補上。但樂視的盈利模式是靠服務、賣產品,顯然這樣的巨虧,就要像房子的一面牆到了,只有五塊磚,怎補也是補不上的。
有人給樂視算了一筆帳,樂視網、樂視體育、易到、樂視手機、樂視汽車,這些樂視生態相關業務,共有230億元的虧損。賈躍亭在資本市場大概也只有300億左右的融資,即便加上孫宏斌馳援樂視150億元,但要支撐這麼大一個攤子,也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賈躍亭在樂視汽車投入了至少100億,未來還要持續加大投入,可以見這個窟窿不僅沒堵住,還在無限放大。
如果要想拯救樂視需要花多少錢,保守的來算,樂視汽車還需要50-100億能夠做出量產汽車,樂視網、樂視手機、樂視體育等等這些業務,也需要至少50億元以上,來挽救頹勢。另外加上一些早期欠下的外債,如果想把樂視這匹僵馬從將要懸崖處勒住,至少還需要200億的資金。從目前樂視的信用危機來看,想要投資者掏出這筆錢,顯然比登天還難。
賈躍亭心裡也在盤算著一筆帳,當然這筆帳和他欠下巨債無太大干係,如果此時回國,一則:無法解決當下樂視的債務危機,還容易激發股東對他的怨恨;二則:回去之前已是罵聲一片,回去之後必然名聲掃地,就連孫宏斌也早已失去對他的信任,沒人再會幫出錢出力。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就繼續搞汽車,賈躍亭心裡很清楚,融資就像是許諾,本質就是給投資人信心,現在之所以落魄,就是因為股東對他失去了信心、從而媒體對他有了「關心」,進而大眾對他有了戒心。
因此,賈躍亭賭的就是要把信心贏回來,怎麼贏?出路只有一個,就是把樂視汽車儘快造出來,樂視危機的導火索因汽車而起,那麼最終化解之法也應該是汽車。因此賈躍亭孤注一擲在美國「閉門造車」,為了還大眾信心,賈躍亭會時不時表露自己在美如何拼命工作,汽車如何將要破門而出,自己如何身體強勁,自信如何強大,信心如何飽滿。這些動作似乎都在向大眾透漏一個小心思:我能!我行!只要贏下這一盤,只要不下桌,下一盤包你們各家賺的彭滿缽滿。就是類似這種賭徒心理,致使賈躍亭成為首位在中國混不下去,而需要去美國創業的企業家代表。
盼望,賈躍亭和的汽車能夠早日歸國,完成他未完成而將要「窒息」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