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高層建築的迅速發展,電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電梯為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是近日因為電梯停運,引發了一場悲劇,老人猝死在樓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廣東陽春一小區電梯被業主委員會關停,6旬老人爬樓時突發疾病去世。老人女兒表示,她們家住在該小區的12層樓,當天下午五點左右老人接完孩子放學,但是由於業主委員會擅自關停電梯,老人只能帶著孩子爬樓梯。
結果老人氣喘籲籲地爬到9樓後突然出現身體不適,倒在了9層和10層的樓梯轉角處。老人倒下後,也嚇壞了身旁的小孫子,小孫子大聲呼救,最終鄰居發現老人異樣並隨之撥打急救電話。
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直到醫護人員來到小區樓下,電梯都沒開啟,醫護人員也只能抬著擔架走樓梯實施救援。但是老人最終心臟病突發因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
死者的女兒認為正是由於業主委員會擅自關停電梯這種行為導致了老人爬電梯出意外,也因為電梯被關導致錯過了最佳救援時機。
為什么正常運行的電梯會在當天下午4點多突然被關停呢?是電梯壞了還是在維修呢?
死者家屬表示,自己家一直都按時繳納物業費,但是小區一部分業主拖欠管理費,業主委員會就自行把電梯停了,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電梯的正常運營。對於老人的喪葬費用目前也未和業主委員會達成一致。究竟業主委員會做法是否合理呢?他們的行為是不是又對按時繳納物業費的業主是另一種不公平呢?
業委會秘書長回應,部分業主因為長期拖欠物業管理費,沒有費用電梯不能維保也就不能使用了。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事件進一步協商處理中。
近年來,隨著維權意識的提高,業主和小區物業的糾紛也是越來越多,在不滿物業服務的前提下某部分業主會選擇拒交物業費,這樣下來矛盾衝突不斷激化。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引得網友熱議,到底是業主委員會的過錯還是拖欠物業費的業主造成的惡果呢?
如果業主委員會因為部分業主拖欠物業費,就自行關停電梯,是不是略欠妥當呢?業主委員會是為了加強業主與物業之間的溝通,推動對服務質量的完善與調整。通過與業主委員會的溝通來解決和協商服務與交費等糾紛事項。但是這個小區的業委會卻將物業費的繳納與電梯的使用捆綁起來,該行為不僅侵害了業主的正常通行的權利,還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那些拖欠物業費的無良業主也被大眾所詬。享受著小區的公共付費資源,但是卻不繳納物業費。很多業主認為,對物業服務不滿意就可以不交物業費,有的業主認為花錢僱傭物業公司,物業即應完全按自己意願提供服務,一旦對服務有任何不滿,就採取拖欠費用等消極方式應對。但他們完全沒意識到單方面拒交物業費也構成違約,而且就因為他們不守規則的行為間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生活在公共的空間,大家都需要彼此理解彼此體諒,希望物業和小區居民能和諧相處,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故。
最後、你覺得究竟是業委會還是欠費業主的責任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