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今天遭遇調整,其中創業板跌幅較大,不過領跌的股票主要仍集中在績差創業板股,創業板權重股和績優股未受到明顯衝擊。此外,暴跌之下,深股通和部分機構已經出手抄底。
01
逾300股跌超10% 創業板績差股再次遭遇大幅調整
行情數據顯示,創業板綜指(399102.SZ)收盤跌幅達4.69%,此前一個交易日該指數下跌4.71%。
今天整個市場表現分化較大,下跌的結構性特徵明顯。
比如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0.61%和0.92%,均小於創業板指數(399006.SZ)的跌幅(創業板指數下跌1.60%),而創業板指數的跌幅又明顯小於創業板綜指。Wind創業板低價股指數收盤跌幅則高達15.55%,上日該指數跌幅也高達11.56%,兩日累計跌幅達到了25.31%。
仔細分析這些跌勢較大的創業板股票可以發現,多數仍是低價股和績差股。
統計數據表明,今日創業板跌幅超過10%的股票達到343隻,其中跌幅達到20%標準的股票近50隻。截至收盤,股價低於5元的創業板股票有44隻,刨去處於停牌狀態的暴風集團、天翔環境,以及被終止上市的千山退後,仍有41隻,跌幅全部超過10%。
上述41股中,有26股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佔比超過一半。這些股票中,不少2019年度巨虧,比如2019年虧損超過5億元的公司有12家,虧損超過10億元的公司達7家,具體包括東方網力、金科文化、吉藥控股、騰邦國際、聯創股份、吉艾科技、珈偉新能。
這裡面東方網力2019年虧損最為嚴重,當年度虧損高達31.93億元,2020年上半年東方網力再次虧損2.74億元。不過,近期東方網力一度連續大漲,曾收出6連陽,9月2日甚至達到新標準下一個20%的漲停板。
此外,上述41隻創業板股市值普遍較小。統計表明,目前創業板股票平均市值約106億元,上述41股中除了4股市值超過100億元外,其他均低於100億元,41股平均市值僅為49億元。
總的來看,最近兩天調整的創業板股票主要是以績差股和規模較小的股票,創業板權重股和績優股並未有受到明顯衝擊。
創業板績差股此刻大幅調整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最近一段時期該類股票炒風較盛,短期積累巨大漲幅,而同期基本面卻無明顯改善跡象,本身存在較大獲利回吐和調整需求。
此外,據悉深交所正全面排查天山生物等公司的交易情況,發現有些交易可能涉嫌新型股價操縱行為。
近期,「天山生物」「豫金剛石」「長方集團」等少數流通市值小、價格低、基本面差的創業板股票,股價短期快速上漲,炒作現象較為突出,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而部分創業板公司重要股東的減持計劃或對此產生一定影響。
比如昨天晚間,創業板公司亞光科技發布減持預披露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股東太陽鳥控股、嘉興銳聯、天通控股、浩藍瑞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浩藍鐵馬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5.08%股份。受此消息影響,亞光科技今天一開盤就接近跌停,收盤時則牢牢封住20%的跌停板。
此外,創業板公司惠倫晶體、天海防務也於近期發布股東減持計劃公告,衝擊相關公司股價。
02
也有好消息:深股通逆勢淨買入近20億 機構也大舉進場抄底
值得注意的是,在創業板不少股票大幅下跌的同時,深股通今天並未大幅拋售,反而卻獲得資金淨買入,淨買入額達到19.54億元,此前一天深股通淨賣出21.18億元。
目前深股通標的覆蓋範圍較廣,涵蓋深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不少創業板股票也經常獲得深股通資金的青睞。
此外,一些機構投資者也關注到了暴跌帶來的機會。9月9日,股票ETF基金淨流入33.59億元。近四個交易日累計淨買入達140億元。
03
機構如何看後市?
汐泰投資總監朱紀剛:未來幾個月是最重要的布局期
我們認為市場下跌的催化劑,或者說誘因是美股的大幅下跌,背後的基本面原因包括中美爭端加劇,疫情反覆,和國內資金面階段性收緊等。但我們認為核心原因是質地優秀的股票過去兩年上漲幅度太大,靜態估值過高。
當情緒不再像七月份那樣高漲以後,股票將會產生分化,但是分化的依據絕對不是估值,而是企業的經營與增長。質地優秀的股票由於前期漲幅擴大和估值相對較高,短期調整幅度可能會大一點。過去兩年沒怎麼漲的股票相對可能抗跌,但這只是一個短期現象。股票最終的股價是由企業經營的增長決定,有長期持續增長潛力的成長股仍然會長期勝出。
未來短期走勢有兩種可能:
一是持續大幅調整,類似於今年三月份,這將使得優質的股票很快將迎來新的重倉買點;
第二種更可能的是橫盤震蕩調整,由於情緒轉冷,基本面熱點的機會也會比較少,這將使得未來幾個月相對比較清淡。但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講,這段時間將是最重要的布局期,在這段時間裡,要利用專業的研究,識別出真正的成長股,逢低布局,迎接明年帶來的成長收益。
施洛德: 短期股市或將橫向整理
施洛德投資股票權益基金經理 張曉冬 稱,股市進入八月份開始橫向整理,近期表現較佳的食品飲料行業也於九月份出現較大回撤,預期指數於四季度將呈現震蕩格局,但在流動性仍寬鬆且經濟持續復甦下,回撤幅度有限。行業方面,地緣政治衝突升溫恐壓抑科技產業的投資氛圍,相關的基站及電子消費業務供應鏈,四季度將面臨較大的營運壓力。另外,新能源車經歷了今年以來的大漲後,已反映了大部份利多,或將面臨較大回撤。整體來說,我們仍會關注受益於內循環主軸行業,如建材及汽車板塊等。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可能持續波動,但創造低位買入機會
儘管早前科技股的升勢急速而強勁,但我預計下行空間有限,也不會太激烈。
1.新冠肺炎疫情後的數字經濟一體化程度更高。世界上許多地方將走出疫情,並全速朝著更一體化的數字經濟邁進。這意味著在不受阻礙的寡頭壟斷市場推動下,未來科技公司的股本回報率將會更高。
2.新的商業和市場周期已經出現
3. 主要央行都非常寬鬆
今次拋售是一個健康的調整,可以壓制保證金帳戶(margin account)和期權交易者的投機行為,這些交易者以投機方式使許多科技股價格飆升。
(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