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脫離計算機科學 即將成為學界新的趨勢

2021-01-0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AI脫離計算機科學 即將成為學界新的趨勢

鈦媒體 發表於 2019-12-09 09:42:26

MIT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拆分啦。拆分後分為3個學科群(faculty),或者說3個系:電子工程(EE),計算機科學(CS),人工智慧與決策(AI+D)。

電子工程(EE)由EECS原副系主任、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Joel Voldman負責;計算機科學(CS)由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教授Arvind;人工智慧與決策(AI+D)由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Antonio Torralba負責。

三個子單元的負責人和EECS系主任都向施瓦茲曼計算學院院長Dan Huttenloche和工程學院院長Anantha Chandrakasan匯報。該舉措意味著三個子單元的負責人和原本EECS的系主任成了平級,都和上級領導直接匯報,相當於EE、CS、AI+D的地位都被相應地提高了。

對於這一新聞,北大陳寶權教授評論道:「都在關注MIT的EECS系的三學科群(faculty)重構:電子工程(EE),計算機科學(CS),人工智慧與決策(AI+D)。都直接隸屬於工程學院(已有)和蘇世民計算學院(school of computing,新建)。這似乎是EECS系不完全拆分前提下的妥協(過渡?)方案。小細節:EECS系主任是新計算學院的副院長。」

「這種重組將為每個系提供更多的自治權,」Chandrakasan說。另一位匯報對象、施瓦茲曼計算學院院長Dan Huttenloche則認為,這種創新的團隊配置不僅能加強EECS內部的協作,還能讓整個MIT的各個學科實現高度協作。

或許,這也意味著AI脫離計算機科學而獨立,即將成為學界新的趨勢。

鈦媒摘聲:

20年後,現在50%的工作可能會消失。中國去年有1500萬新生兒,未來50年的中國取決於這1500萬人。他們有什麼樣的教育,這也會影響到世界。

數字時代,讓我們要真正認真的去思考,到底人和機器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我們擔心機器會取代人類,這是你的問題。如果樣樣標準化,那你就會被取代。

——阿里巴巴創始人 馬雲

技術是需要透明度的,追求共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關於區塊鏈的理論能否解決技術透明的問題,在經濟性方面看,首先要考慮能不能大規模使用、成本更低廉,是不是就能夠更好的發展。未來我們能夠推進一些連貫性的解決方案,比如說達成一致意見之後,能夠讓人們在網絡上使用,我覺得這是可行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計算機學界聚焦網絡在線課程:並非一臺攝像機那麼簡單
    其中,邀請了Coursera創始人之一安德魯·恩格(rew Ng)作大會報告,引發學界對新的消費形式及對計算機領域未來發展影響的思考。  Coursera是免費大型公開在線課程項目,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兩名電腦科學教授安德魯·恩格(rew Ng)和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創辦,旨在同世界頂尖大學合作,在線提供免費的網絡公開課程。
  • 拆分EECS為EE、CS、AI+決策三部分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電子電氣、計算機相關的研究內容此前都是在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進行的。現在,MIT把這個重要的系給拆了,分成了三個子單元,也可以理解為三個系:EE:電氣工程,負責人是EECS原來的副系主任、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電子研究實驗室和微系統技術實驗室首席研究員Joel Voldman。
  • Analytics Vidhya: 2018年AI技術回顧與2019年AI趨勢預測
    2018年12月19日,Analytics Vidhya發布了一份報告,從數據科學從業者的角度,回顧了2018年AI的一些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同時,也對2019年AI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原文作者是Pranav Dar。
  • 學界&業界青年專場:有AI,更有社會責任
    AI是把雙刃劍的話題,一直是業界和學界討論的焦點。在AI以雷霆萬鈞之勢衝進了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一方面承認智慧機器人、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汽車、「刷臉」支付等等帶來的便捷,另一方面卻也擔憂它成為作惡的武器。
  • 2021百萬年薪AI職位趨勢:數據科學、Python、自動駕駛你關注了麼
    根據Dice對工作清單的分析,隨著2020年即將結束,Python開發人員,軟體開發經理,後端和前端開發人員以及數據倉庫開發人員的需求都更高。鑑於這些角色以及其他類似的開發人員和經理角色背後的勢頭,僱主似乎很可能會在2021年之前繼續招聘這些角色。新一代具有戰略眼光的開發人員正在湧現,這些開發人員將推動創新並成為公司技術部門中最具影響力的人。
  • 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全解
    目前,大數據已受到各學科領域的高度關注,成為包括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在內的多個學科領域的新研究方向,表現出不同專業領域中的數據研究相互高度融合的趨勢,進而即將獨立出一門新興學科——數據科學。同時,大數據研究中仍存在一些誤區或曲解,如片面追求數據規模、過於強調計算架構和算法、過度依賴分析工具、忽視數據重用、混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的概念以及全盤否定大數據等。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濟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始建於1989年。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是山東省各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中第一個國家特色專業,2011年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專業,2012年被評為「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建設單位,2013年成為山東省首批應用型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濟南大學十個支持專業之一,2016年獲得教育部高校計算機教指委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剛剛從加州矽谷飛回北京的Pony.ai的高管團隊剛下飛機便趕來赴約,拜訪最頂級的學者和科學領袖、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對於Pony.ai的CEO彭軍來說,雖然多次見姚先生,但是每次來到他的辦公室前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感覺像來朝聖。CTO樓天城顯得更加激動,博士四年朝夕相處的導師的辦公室就在眼前。
  • 加碼高校AI人才培養,已成為主流趨勢
    打開APP 加碼高校AI人才培養,已成為主流趨勢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0-12-25 12:51:51 主動了解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狀況,積極體驗智能語音、刷臉支付等新業態,已經成為新時代公民走近前沿科學的重要方式。而加快專業AI人才培養,也已經成為智能化浪潮席捲下一朵引人注目的「小浪花」。 近兩年,全國城市的AI開發者活躍度持續增高。從地區來看,2019年,佛山、東莞、重慶增速較快。
  • 讓人「雲裡霧裡」的計算機科普——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與思考
    在新形勢下,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方法以提升科學素養更是一個長期過程,這對研究人員產生了新的、對科普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提出了新問題:作為科研人員又該如何科普?對比物理知識科普,分析計算機科學普及的現狀,或許能引發一些思考。
  • 2019自動駕駛汽車脫離報告 加州DMV脫離數據引發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五家公司Aurora,AutoX,Pony.ai,Waymo和Zoox有營運許可證——根據加利福尼亞公共事業委員會(CPUC)的規定,可以使用自動駕駛車輛運送乘客,而Zoox於2018年12月獲得了第一批乘客。 這些脫離報告信息包括每個許可證持有者的脫離總數,脫離情況或測試條件,位置以及在道路上以自主模式行駛的總裡程。
  • AI+算法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AI+算法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4 11:32:15 它實際上參與了具有圖像注釋服務專業知識的數據標記工作,以對圖像中感興趣的對象進行注釋,從而使其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被機器識別。 2)城市垃圾智能處理 具有AI功能的攝像頭可以檢測扔在街道上的垃圾,並識別垃圾的類型以進行分類。啟用AI的垃圾箱上安裝傳感器可以提高垃圾收集效率。
  • 美國年輕人競爭力最重要來源:計算機科學和美國憲法
    他們的答案是:掌握「兩種規則」的能力——計算機科學和美國憲法。從那以後,他們一直在調整SAT和大專院校委員會的大學預修課程,啟發和評定這兩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被賦權、擁有適應能力的工人、藝術家、作家、科學家或教師——並且能夠塑造你周圍的世界,而不僅僅是被它塑造——你需要知道計算機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塑造它們。
  • 網際網路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趨勢
    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已經走過了大半個世紀,在當前的網際網路+時代,計算機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當中,並已經成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當前網絡信息化新時代的背景下,經濟與科技不斷的更新發展,因此分析網際網路+時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有著重大的意義。
  • 資料|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 國外計算機科學...
    《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國外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介紹了通過分析高維數據空間中的海量原始數據來提取用於決策的新信息的尖端技術和方法。《數據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第2版)/國外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開篇闡述數據挖掘原理,此後在示例的引導下詳細講解起源於統計學、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模糊邏輯和演化計算等學科的具有代表性的、前沿的挖掘方法和算法。書中還著重描述如何恰當地選擇方法和數據分析軟體併合理地調整參數。每章末尾附有複習題。
  • AI 可以在 6 小時內設計出計算機晶片?谷歌這項研究厲害了
    現代計算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計算機系統和硬體的顯著進步促成的。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和 Dennard 標度的擴大,世界正朝著專用硬體發展,以滿足指數級增長的計算需求。 然而,今天的晶片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設計,因此大大縮短晶片設計周期,使硬體適應快速發展的機器學習領域是當前的一個發展趨勢。
  • 聚焦AI開源開放 這場曠視主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即將上線
    當下,人工智慧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推動社會走向智能時代。人工智慧技術和底層基礎設施的開源開放能夠有效降低AI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加速技術創新和AI應用落地。大咖雲集,共議AI創新之道在即將舉辦的「人工智慧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平行論壇」中,曠視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沈向洋博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主任胡事民教授、Imagination全球副總裁Andrew Grant,MLPerf推理工作組聯合主席David Kanter
  • 發展趨勢很明確了!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選3教授布局
    西北工業大學12月18日,據西北工業大學官網消息,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近日舉行了計算與藝術交叉研究中心、仿生晶片交叉研究中心、腦科學與類腦計算交叉研究中心等3個交叉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及研討會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3個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分別為:計算與藝術交叉研究中心主任郭斌教授、仿生晶片交叉研究中心主任高武教授、腦科學與類腦計算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張樞教授
  • 馬化騰:讓科學成為時尚|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專欄
    馬化騰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Q1:您如何看待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的偉大意義?馬化騰: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探索都深刻推動著人類的科技革命,是國家崛起的「發動機」,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引擎」。
  • C3.ai推出C3.ai COVID-19大挑戰賽
    項目可解決以下問題(但不僅限於此): 應用機器學習及其他AI方法來緩解COVID-19疫情的蔓延 具有基因組特異性的COVID-19醫療措施,包括宿主反應的精準醫學 藥物設計和老藥新用的生物醫學信息學方法 臨床試驗的設計和共享,就用藥、治療和幹預收集數據 建模、模擬和預測,了解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