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線上召開

2021-01-08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網訊 12月17—18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聯合主辦,中國知網承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線上舉行,本次論壇以「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為主題,是全國學術期刊界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謀學術期刊未來與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知識盛宴。學術期刊界代表7200人在線觀看視頻直播。


論壇線上開幕式截圖 中國知網供圖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致開幕詞強調,要實現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必須持續推動中國學術期刊「走出去」,提升中國學術期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影響力和傳播力。中國學術期刊的發展要面向全球,要著力打造全球化傳播平臺,推動中國學術期刊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期刊同臺競爭,積極借鑑國際期刊辦刊的先進經驗,推動我國優秀學術成果在國際上的深度傳播。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致開幕詞強調,要著力加強學術期刊集群化建設,支持優秀期刊出版單位有效整合出版資源,推進辦刊流程優化和平臺再造,加強內部管理機制創新,讓幹事創業的活力進一步迸發;要著力推進傳播能力建設,運用大型資料庫平臺、各類新媒體等多種傳播渠道和手段,讓優質內容發揮更大影響、更大效用;要著力深化發展路徑研究,深入領會「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科學設定建設目標,明確發展思路,細化措施辦法,穩步提升整體質量,做到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指出,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一個過程,是今後一段時間內的中國科技期刊界的中心任務,不是一兩年、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在一段時間內、在一個高目標指引下的建設過程。高質量科技期刊必須符合若干基本的標準,如恪守學術誠信,出版論文都要滿足一定的學術規範,有創新的內容等。另一方面,科技期刊高質量的具體標準要依科技期刊的類別而定,基礎類、應用類、科普類、文獻類,不應該是一種標準。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表示,新時期、新機遇助推創新驅動始終是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工作的核心使命。中國科學院將順應科技期刊專業化、精品化、集群化、數位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把握期刊發展態勢,以打造國際頂尖科技期刊為目標,堅持「一手抓規範管理、一手抓改革發展」,組織實施科技期刊的「率先行動」計劃,在「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科技出版「航母」。

  中國知網董事長王明亮在發言中充分表達了進一步建好學術期刊出版傳播平臺、創新服務平臺和「世界知識大數據」平臺,為學術期刊營造在大數據和協同化研究範式下引領服務創新,發展新的市場環境與產業生態系統的信心與決心。他表示將從研發構建各行各業各類機構的特色知識體系出發,動態化、系統化整合機構內部外部創造生產的顯性知識,開發個性化 「世界知識大數據」,建設問題和結果導向、目標和任務驅動、群體協同研究和學習、跨學科知識共享的創新工作平臺,支持精準知識服務的宇觀、宏觀、中觀、微觀等基礎與應用,各層次問題的發現、分析、定義與求解,以及機構特色知識的體系化構建和迭代升級,從而打造學術期刊與相關創新主體無縫對接的互動平臺,以期使學術期刊全方位、立體化深度融入到各行各業及各類機構,創新和人才培養全過程,引領和服務創新的市場環境和產業生態系統。

  本次論壇上,還發布了「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2020年榜單 。

  以《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Nano Research》(《納米研究》)等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以《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運動與健康科學》)、《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與世界經濟》)、《經濟研究》等為代表的8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以《Forest Ecosystems》(《森林生態系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國際自動化與計算雜誌》)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以《生態經濟》《北京體育大學學報》《華東經濟管理》為代表的8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相關焦點

  • 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召開。該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今年的主題為「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全國學術期刊界近7200人線上參會。
  • 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線召開
    12月17日-18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知網承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以線上形式召開。
  • 《辦公室業務》雜誌主編參加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
    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
  • 2019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10月30日電(鍾豔平)日前,以「引領學術、服務創新、鍛造品牌、爭創一流」為主題的「2019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京舉辦。他提到,要提高站位,辦出導向,把學術研究引導到解決現實問題、注重學術創新的方向上;要立足優勢,辦出特色,各類期刊應認真思考自身定位,形成符合自身特點優勢的發展路徑;要嚴格標準,辦出質量,提升內部管理運作水平,贏得優秀作者的認同,持續穩定推出高質量稿件;要培育品牌,辦出影響。
  • 西財大《統計與資訊理論壇》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12月17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以直播形式在線上舉行。
  • 第一屆倉頡全球學術論壇圓滿召開
    第一屆倉頡全球學術論壇圓滿召開!與會嘉賓學子231人共享學術盛宴!2020年11月28日上午10:00至11:30分,由倉頡學術論壇主辦,山東財經大學MPA中心協辦的 「學術大師課堂系列」的線上論壇順利召開,並取得大家一致好評和強烈反響。
  • 中國藝術與傳媒學術期刊主編論壇舉辦
    本報電 (林小沛)「中國特色藝術與傳媒理論體系構建———第三屆中國藝術與傳媒學術期刊主編論壇」日前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承辦。
  • 共擔時代責任、服務全國創新,學術期刊共謀高質量發展
    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此次論壇是全國學術期刊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擔時代責任、共謀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受到了中國科協、中宣部出版局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的大力支持。
  •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杜一娜)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日前在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上發布。以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運動與健康科學》)、China & World Economy(《中國與世界經濟》)、《經濟研究》等為代表的80種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人文社會科學)」。
  • 《管理評論》入選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榜單
    12月17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以直播形式在線上舉行。
  • 中國化學會2020年工作會議線上召開
    中國化學會2020年工作會議線上召開 2020-12-29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協「新一代數位技術對科技期刊出版業態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年8月19日,由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承辦、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協辦的「新一代數位技術對科技期刊出版業態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 "新一代數位技術對科技期刊出版業態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年8月19日,由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34;)承辦、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4;)協辦的&34;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本次研討會設置了高峰論壇和圓桌論壇兩個環節,採用現場會、線上會和直播平臺多種形式,通過院士觀點、主題報告、專家研討多種形式,就新一代數字出版技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結合中國國情分析數字先進技術在我國的實踐路徑,推動中國科技期刊行業通過技術整合實現產業升級,進行了熱烈和充分的討論。論壇贏得了科技期刊出版相關行業的關注,超過18萬人次觀看了直播。
  • 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學術年會在津召開
    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從試點示範邁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學術年會在津召開能源網際網路建設久久為功,數字新基建發展奔湧向前9月11日,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業委員會(簡稱「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即將迎來三周歲「生日」前夕,2020年能源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學術年會在天津召開。
  •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0)》定稿會在線召開
    8月21日,《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2020)》)定稿會採用線上會議形式召開。《藍皮書(2020)》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陳建峰院士,編寫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李軍,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斌,中宣部專職巡視組長劉建生,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教授、《光:科學與應用》執行主編孫洪波,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農業工程學報》主編朱明等專家委員會、編寫委員會委員及編寫組33
  • 《中國法學前沿》被評為2019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法制網訊 記者黃潔 以「引領學術、服務創新、鍛造品牌、爭創一流」為主題的「2019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於10月28-2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上發布了由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共同研製的2019「世界學術期刊學術影響力指數CI」、「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 中國百種中英雙語學術期刊在美發布
    3月31日,同方知網美國子公司CNKI(美國)在 2016美國亞洲研究協會(AAS)年會上首次發布了中國知網翻譯出版的《經濟研究》、《東北亞論壇》、《敦煌研究》、《心理學報》、《中國針灸》等近百種中英雙語對照學術期刊網絡版。
  • 零的突破,武漢大學英文學術期刊GSIS被SCIE資料庫收錄!
    據科睿唯安官網發布,武漢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SIS,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學報)於2020年9月23日被SCIE資料庫正式收錄,實現了武漢大學英文期刊被SCIE收錄的零突破。
  • 重磅,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
  • 中國知網在美首發中國百種中英雙語學術期刊
    會議現場 3月31日,同方知網的美國子公司CNKI(美國)在 2016美國亞洲研究協會(AAS)年會上首次發布了中國知網翻譯出版的《經濟研究》、《東北亞論壇》、《敦煌研究》、《心理學報》、《中國針灸》等近百種中英雙語對照學術期刊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