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市場調研機構Asymco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測,2019年第四季度蘋果的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的單季度營收將突破40億美元(約等於279億人民幣),目前該產品已成為蘋果第二大熱銷品類,僅次於當家產品iPhone。自從2016年9月蘋果發布了首代AirPods耳機,這一產品在全球已經有超過6000萬的使用者,成為近三年蘋果最成功的配件。作為一款現象級的產品,AirPods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開啟了無線藍牙耳機的新時代,與此同時也帶動了潛力巨大的衍生品市場。
擔心AirPods容易丟?
配件廠家已經行動起來了
作為一款無線藍牙耳機,AirPods比傳統的有線耳機更具高科技含量,使用感也遠超市面一眾同類產品。但其小巧光滑的外表卻引發了一部分用戶的擔憂,3釐米的長度,上面沒有任何能夠固定的東西,這讓AirPods的「走失」成為了家常便飯。有用戶戲稱:「一個月,從Airpods變為Airpod。」以此調侃Airpods因其分體式設計而容易遺失。
用戶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海外網站9to5Mac的一項調查表明,在4629位AirPods使用者的採樣調查中,超過35%的人都表示遇到過AirPods掉落的情況。
而Airpods售價不菲,新款Airpods pro的官網價格是1999元,若不慎遺失,單只耳機的官方售價是549元。
單價貴,又容易丟失,在配件廠家眼裡,這顯然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商機。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是「防丟繩」,售價在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這種產品形似「鞋帶」,通過兩個矽膠小環可以將AirPods套住, 變成「有線」耳機並纏繞在脖子上。在此基礎上,也有廠商推出了方便收納的升級版,在矽膠小環處增加兩塊磁鐵,在暫時取下耳機的情況下,兩個耳機吸附在一起,可以降低丟失的風險,不使用耳機的時候則可以纏繞在充電盒上。
這種看起來違背無線耳機初衷的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的銷量還不錯,月銷量高的店鋪一個月可賣出2000多條。據一位售賣此類產品的店鋪客服稱,自從售賣該產品以來,「每天都有人下單」。用戶購買產品的原因大多出於擔心耳機丟失,尤其是在運動場景中,不少人提到「跑步的時候很需要」、「帶螢光晚上運動就不擔心找不到了」等等。
儘管在蘋果的官方宣傳和許多媒體測評中,Airpods在使用過程中是比較穩固的,但防丟繩這種單價低的產品似乎依然能夠給部分用戶一定的安全感,對於他們來說,購買防丟繩就是一個買保險的過程,以較小的投入規避一個損失更大的風險。
防丟繩太老土?
「大開腦洞」的配件還有不少
除了「防丟繩」這種初階產品,更精明的配件廠家迎合現在用戶追求個性化的消費特點,把防止AirPods丟失的生意從單純的保護型產品漸漸延伸為功能型產品和裝飾型產品。
小米耳機廠商萬魔聲學旗下品牌omthing發布過一款U型枕,宣傳賣點就是「帶有AirPods防丟功能」。這款U型枕內置了一對防丟繩,用戶無論是在乘坐長距離交通工具,還是在辦公室裡午休,只需要將AirPods固定在防丟繩上,即可安心地一邊聽音樂一邊休息,降低因剮蹭而丟失耳機的風險。不用的時候,可以將防丟繩裝在U型枕兩端的小口袋裡。這種有著明確功能指向的產品也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而廠商只需要在原有產品上做較小的改動,設計成本也比較低。
而所謂裝飾型產品則是在防丟概念的基礎上「大開腦洞」,乾脆把防丟繩改造為防丟耳飾。這類產品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矽膠環、鏈條和耳環,使用方法也非常簡單,先用矽膠環套住AirPods,再把耳環戴上,因為有鏈條相連,耳機即使從耳朵中滑落也依然連接在耳環上。並且防丟耳飾的價格與普通的防丟繩基本持平,普通樣式的只需十幾元,設計得精巧一些也不超過百元,但顯然,防丟耳飾更具個性化和潮流感。就在幾天前,就有偶像女歌手帶著防丟耳飾現身機場,登上時尚網站。
事實上,AirPods衍生品市場的產生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自從iPhone上市之後,手機配件市場就像是一片商業「藍海」,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廠商,在手機配件商聚集地深圳華強北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賣手機殼的人賺得比賣手機的還多」。北京一諮詢機構的產業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手機配件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800億元,前景廣闊。
在專業人士看來,手機配件市場的準入門檻非常低,文中提到的產品只需要簡單的製作流程,確定材料、製作模具、選擇注塑工藝,無需塑造品牌就能拿到市場上銷售,較低的成本意味著這些產品都有著大眾可接受的價格。自稱是電子發燒友的夏先生說:「可能有人都不在乎這些東西有沒有用,反正不貴,嘗嘗鮮也可以,但哪怕是小比例的人買了,廠商都有利潤。」不過在低成本、品牌少的大環境下,如何把握髮展機遇與利潤增長則是整個市場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