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關係到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經濟實體裡數字經濟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很多人已經把它作為一個可以和網際網路相比的技術,因為以後的數字經濟很可能搭建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之上。「
」大家都注意到最近國際形勢的變化,很多技術開始有各種各樣的限制。而我們知道以太坊、比特幣都起源於美國,我想探討怎樣可以在中國或者說在美國以外搭建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開源的國產自主的區塊鏈平臺。」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網絡科技」論壇上專家認為: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臺
「未來區塊鏈將展現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在醫療、扶貧、食品衛生溯源等方面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
「要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和維護,突破核心關鍵的前沿技術,構建自主的技術產業生態。」
……
區塊鏈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智能合約等特點,其廣闊應用前景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指出,應緊密圍繞區塊鏈技術前沿基礎研發,構築新賽場,充分發揮先發主導優勢。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孟丹表示,區塊鏈的平臺以開源平臺為主,類似有比特幣、以太坊和HyperLedger等,其共同特點就是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的手裡,導致國內在這一領域幾乎沒有話語權。他認為,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上就要突破區塊鏈的核心關鍵技術,建立靈活的訪問控制機制、多樣化的接口和可視化交互以及國產密碼算法和雲存儲的兼容,在交互界面將這些技術快速整合,打造中國自己的區塊鏈平臺,促進區塊鏈產業的壯大發展。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表示:實施數位技術的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數位技術研發,在數位技術的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
工信部李鳴主任:區塊鏈從戰略的角度思考需要中國自己的技術平臺
工信部標準院李鳴主任曾提出:區塊鏈應用積分,存證誰來做?怎麼做?我們肯定不能用國外技術,要從混沌中發現美。如果區塊鏈是未來構建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的話,從戰略的角度思考我們可能需要中國自己的技術平臺。
如果讓糟粕和精華混在一起的話精華永遠不會顯現出來,這個階段正本清源是非常重要的。區塊鏈行業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萃取精華,撇去糟粕,大家要坐得住、坐得穩。
國家專利局:區塊鏈應用落地專利不可少
區塊鏈專利申請的主要國家包括中國、美國、韓國、日本,中國的增長最為迅速,世界上超過一半的區塊鏈專利都在中國。可見世界都很看好未來中國市場的區塊鏈落地應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世界各地的專利局都收到了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各種系統和方法專利申請。
強國公鏈~比特元由中國團隊耗時六年潛心研發,已於2018年11月開源。
比特元研發團隊在中國申請了200多發明專利,目前已公開180多項,獲得授權8項,並註冊了商標。
1、比特元原始碼已通過騰訊玄武實驗室安全審查;
2、比特元區塊鏈生態應用獲得了多項國家軟體著作權;
3、比特元原始碼通過了國家區塊鏈安全檢測中心測評並獲得證書;
4、比特元區塊鏈生態應用獲得了多項工信部可信區塊鏈測評證書;
5、比特元區塊鏈生態應用獲得了浙江省軟體測評中心證書;
6、2014年申請中國第一個區塊鏈專利;
7、2014年實現中國第一個POS共識挖礦;
8、2016年中國第一個提出平行鏈架構,並申請了專利,註冊了商標;
9、2017年中國第一個開發出平行鏈落地版本,2019年已搭建了20多條平行公鏈,且每月平行公鏈都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