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介紹
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廣州工研院」)由廣州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於2005年10月共同創辦。經過多年的發展,廣州工研院目前已經成為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中國科學院平臺型技術轉移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創新集群建設園區之一,國家區域性規劃建設重點之一。
廣州工研院坐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位置--南沙,地鐵4號線直達,生活條件優良。我院聯合南沙區博士後流動站,為優秀科技人才提供優良的科研條件和優厚的待遇。
鋰離子動力電池工藝裝備技術基礎服務平臺(以下簡稱「鋰電平臺」)是國家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批覆成立的國家「工業強基工程」專項,是鋰電池工藝裝備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平臺。該平臺由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三方共建,平臺還被確定為廣東省鋰離子電池設計與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工業機器人製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廣東省充電設施協會執行會長單位、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單位、負責主持由廣東省認定批准的廣東省鋰離子動力和儲能電池先進位造創新聯盟。
鋰電平臺以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電池材料技術和電池結構技術實現為主要目標,形成了電池製造全流程工藝、電池性能指標檢測和失效分析、智能裝備研發等全面支撐技術。鋰電平臺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和國家數控中心在鋰電池智能製造和管理系統框架和結構上進行嘗試,力求改變鋰電產業發展模式,形成新業態。
2019年,廣州工研院鋰電平臺擬面向社會招收博士後科研人員2-4名,以下為擬招錄科研人員入職後的研究方向、擬招錄科研人員的基本要求、擬招錄科研人員入職後的待遇、本次招錄的報名方式等信息的描述,歡迎符合條件的優秀博士人員報名。
研究方向
動力電池結構設計;
動力電池失效分析機理研究;
電極孔隙梯度分布及孔隙率和迂曲度等性能的評測方法研究與優化和標準化;
基於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鋰電智能製造與管理系統研究。
基本要求
已取得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年齡35歲以下,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具有紮實的相關研究方向科研基礎;
能夠全脫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待遇
年薪30-40萬元;
為進站博士後提供良好的科研條件,配備科研經費;
出站後優先留院工作,享受科學院人才項目資助。
報名方式
園區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