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臨近9月,蘋果iPhone新機的各種信息,也會提前曝光,今年也不例外。
科技博主Jon Prosser 日前在 Twitter爆料,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暫定於美國東部時間 9 月 8 日上午 9 點(北京時間 9 月 8 日 21 點)舉行,不過他也表示有可能只是發布一份官方新聞稿。
但是也有消息稱,9月8日的發布會只發布新一代Apple Watch和iPad,iPhone 12並沒有同步上市。
科技博主的爆料到底準不準,今天晚上我們就可以見分曉了。
不過這幾天還有更熱的消息傳來,新iPhone 12內置了36塊磁鐵。
36塊磁鐵是幹啥用的?
上個月就有外媒流出iPhone12機身設計圖,背面無線充電模組的區域比iPhone11的要大得多,這不僅引發網友猜想:蘋果挖了這麼大個坑,莫非是有新功能了?
隨後國內的某自媒體曝光了iPhone12機身內部的磁吸充電模塊,正圓形模塊上環繞了36塊磁鐵。
就在這兩天,又曝光了iPhone12的官方磁吸保護殼,內部同樣有36塊磁鐵。
照片中的磁吸無線充保護殼,在靠近攝像頭的位置印有二維碼,底部印有iPhone、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Assembled in China等字樣,已經通過了CE認證。
相信常玩手機的用戶,對「磁吸」功能不會太陌生。從已經淡出視野的蘋果Magsafe充電口,到Apple Watch的磁吸充電底座,再到新款iPad Pro的磁吸邊框和磁吸保護套,磁鐵在蘋果產品中出鏡率相當高。
但是蘋果的手機一直沒有採用過任何磁吸方案,不過,這一慣例似乎要在即將發布的iPhone12上被打破了。
從設計圖到實體元器件,iPhone的磁吸功能算是實錘了。
有網友調侃:這麼多磁鐵,以後是不是用手機也可以玩這個遊戲了。
目前主流無線充電方案
市面上主流的手機無線充電方案,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的準確定位一直都是令人比較頭疼的問題。
手機擺放的位置稍有偏差,充電效率就有可能大幅下降,不僅影響充電速度,還會導致能量損失、手機充電發燙等問題。
從36顆磁鐵所處的位置不難猜測,iPhone12系列的磁吸功能可能就是為無線充電的「定位」。
解決這個問題的主流方案目前有三種:
第一種
20w小米立式無線充電器
充電底座直接固定手機的位置,保證手機只要擺正就能正常充電。
第二種
充電器的充電模塊可以自動追蹤並移動到擺放手機的位置,比如小米家的智能追蹤充電板。
這個無線充電板比我們常見的要大很多,可以實現你把手機放在充電板上任意位置,它都會自動追蹤手機的位置,然後去充電,這就省去了我們對準位置充電的麻煩。
聽起來十分黑科技,其實打開智能追蹤充電板,與我們常見的無線充電器大體相同,不同的是它多了兩個軌道(上圖紅色部分)。
X軸和Y軸的軌道左右、上下運動,帶動充電線圈移動,線圈就可以移動到區域內的任意位置,將線圈對準手機,設計還是很巧妙的。
第三種
難產快3年了內置多層充電線圈蘋果AirPower,同樣可以實現在充電板任何位置即放即充。
2017年9月,在經歷了多年關於iPhone創新乏力的吐槽後,蘋果總算拿出了一款具有顛覆特性的新產品iPhone X,並且加入了對無線充電的支持。
在發布會上,蘋果同時公布了AirPower這款無線充電,它的主要優勢在於可以同時給iPhone、AirPods和Apple Watch充電。當時蘋果表示,它將在2018年正式開售。
通過某自媒體對AirPower拆解,我們可以看到內部除了堆疊了22個線圈,還覆蓋了大面積的散熱片,以及非常精密的PCB主板,內部集成度之高令人咋舌。
可惜的是,AirPower並未如約而至,甚至有消息稱,這款產品已經被蘋果放棄。
磁吸充電是彎道超車?
AirPower的難產,最大的問題是內部通信和散熱,而且調整充電位置非常不方便。
蘋果改用了磁吸無線充電似乎是對AirPower的一種妥協。
對無線充電來說,設備對準線圈,充電效率就有可能大幅上升。
通過磁吸方案,保證手機在無線充電過程中不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位移,保持最佳充電狀態。
打入冷宮多年的AirPower,終於要重新出山了。
從技術和成本角度來看,iPhone 12 的磁吸式充電並不算是一次重大創新,但依然可能會對目前的主流無線充電方案產生一些影響。
不過,相較於磁吸式無線充電,果粉們恐怕更希望看到的還是大功率快充。
畢竟安卓的120W快充都已經出現了,蘋果這才摸到了幾年前安卓快充的門檻,牙膏擠得有點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