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到底什麼是設計思維」中指出,設計思維是一個對設計過程的理解,因此所有參與的人,不管他們的角色如何,都要負責創建一個實用的、功能的、美觀的、價格合理的產品。本文將更加詳細地講解設計思維的定義、設計思維五階段、設計思考方法、設計思維工具以及各類資源合集。
一、什麼是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Problem- Solving:任何人的設計都是從一個最開始的問題入手,人們需要遮風擋雨,睡在山洞裡面太潮溼,所以有了房子,原始人們需要遮羞所以設計了衣服,人們需要打獵,石頭太不鋒利,所以有了工具。人們需要喝水,跑去河邊又太遠,所以有了杯子。 任何的設計都是從問題出發有目的的需求解決方案。
設計思維是根據自身限制對問題本質不斷推演的過程——Problem Reframing:設計師們長長會遇到這種情況,嘗試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卻引入了另一個問題,比如電動汽車解決了碳排放的問題,但是生產鋰電池的時候卻帶來了河流汙染。這是設計師們最不喜歡看到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把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重新定位。人們其實並不需要手機(名詞),人們只需要交流(動詞)。所以手機層面的問題可能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讓人們更好更方便的交流。福特在問用戶想要什麼的時候,他得到的答案是一匹快馬(名詞),如果他做了,那麼福特公司可能只是一個駟馬場。但是其實人們不需要快馬,人們只是想快速移動(動詞),在這裡汽車也許是一種解決方案。這便是對問題本質的不斷推演。
設計思維是以極端用戶為中心的過程——Focus on extreme:這裡也許很多人會爭論我,d School 的Design Thinking只提到了以用戶為中心,但是在這裡我要說的是以極端用戶為中心。極端用戶指的事行為與需求非常極端的用戶。舉個例子說明:我是一家生產家用廚具的公司。我的主要用戶細分都是一般用戶(想比如專業廚師和殘疾人)。我們產品是賣給一般人的,為什麼我要關注我的極端用戶呢?(專業廚師和殘疾人)。 極端用戶可以放大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在這個例子裡面,如果一個專業廚師都不會覺得這個刀具用起來反應遲鈍,而殘疾人都不會用起來不方便,那麼一般用戶就更不會覺得這個設計會有問題了。
設計思維是一個把不同事物整合為系統的過程——system Thinking:當我們談到創新或者設計的時候,任何的思考都不能單獨關注創新或者設計本事,我們要觀察涉及這個創新的整個系統(eco system) 例如:設計醫療器械的時候,我們不能單獨考慮用戶的需求,我們需要考慮的系統會涉及很多元素:醫生忙碌的,壓力大的工作,患者的心情,醫院的空間,其餘器械的情況,設備的生產者,政府的醫療保險等都在我們創新的範圍內。我們應該把這個產品和他周圍的系統一同納入考慮範圍。
二、設計思維階段
設計思維專業領先大學——史丹福大學將設計思維分為五個階段:同理心, 定義,構思, 原型和測試。
第一階段:同理心(了解所涉及的人類需求)
也就是「移請」,設身處地的為用戶思考問題。要做到有同理心具體要履行三步,首先是觀察,不僅要觀察用戶行為,還要細究用戶行為背後的原因、困境以行為所產生的連帶效應。其次要做到與用戶多交流,多做調研和問卷,用各種方式去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
最後要做到沉浸,假設自己就是用戶本身,帶著這樣的想法親自體驗產品或服務。總之第一步empathize就是盡一切可能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發現他們真正的需求和痛點。
第二階段:定義(以人為中心的方式重新構建和定義問題)
闡述一個Point of View(POV),能夠用很簡單的話告訴別人你們的團隊正在做什麼事,這些事的價值是什麼。這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你們的產品,同時也可以激勵整個團隊,形成團隊本身的價值觀養成。總的來說,Define就是定義出自己的立足點,讓別人清楚的明白你要用什麼方案,來解決什麼問題。
第三階段:構思(在構思環節中提出許多創意想法)
即做頭腦風暴,根據前期的觀察和調研,在發現問題所在之後思考出儘可能多的解決方法,考慮到所有可能涉及到的人群,最後簡化出一個具體的解決辦法。舉例說D. Light,一個NPO,在洞察到非洲很多學生面臨沒錢買電學習這件事之後,思考了很多解決方法,最後設計生產了一種廉價的大陽能燈,給許多非洲家庭帶去了光明。
第四階段:原型(在原型中採用實踐方法)
在想到解決辦法之後要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成本實施和完成解決方案,同時在做產品原型的同時,也要積極的反思和發現新的問題。在一點上D. School主張視覺化的做出產品原型,不求精細,但求快速和直觀,所以需要使用快速原型工具Mockplus,以提高做原型的效率。
第五階段:測試(*針對問題提出原型/解決方案)
設計人員或評估人員使用原型設計階段確定的最佳解決方案嚴格測試整個產品。這是5級模式的最後階段,但也是一個迭代過程中,在測試階段所產生的結果常常用來重新定義一個或多個問題,並告知對用戶,使用條件,用戶思維方式,行為和感覺的理解,並產生同理心。即使在這個階段,為了排除一些問題解決方案還會進行了更改和改進,並儘可能深入地了解產品及其用戶。
三、設計思考方法
去作為用戶本身親身體驗這個世界而不是帶著別人的經驗,對任何現象都要多問為什麼,與其去搜索和整理二手資料,不如自己去體會和調研、走訪和尋求真相,觀察真實的人們身上究竟發生著什麼,以同理心沉浸到這樣一個場域之中,真正地解決問題。
釋放自己的好奇心,儘可能多的思考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讓好奇心變得強大才能放下自我,停止評論,而更多的關注到用戶和整個社會,最終完善產品和服務。
設計思維十分強調為真實世界而設計,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明確受眾人群是誰?事情做成之後會對他們帶來哪些影響,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以用戶為中心,走進真實的用戶,而不是以自己為中心。
設計思維強調快速製作原型,收集用戶反饋,並不斷迭代。平時要多思考和記錄優秀的idea,積極的去實踐這些想法,在行動中學習,在失敗中受教。當然,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或者並不能創造很大的價值時,寧可放棄這個idea。
回歸到設計的初衷,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做創新和設計的思考,怎麼樣才能做到更好。如果你是組織的管理者,要思考如何幫助團隊更好的成長;如果你是一線員工,要思考如何讓用戶有更完美的體驗。
四、資源合集
1、設計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工具:MindManager
這個軟體世界500強中的很多公司都在用,可以毫不懷疑的說,很強大的一個軟體,全球企業類客戶百餘萬,適用於多個平臺操作。能夠將自己的思想、管理、文件整理全部可視化的展示出來。迅速提高理解能力,邏輯關聯。讓需要表達的內容更加地直觀、友好,易於保存。可以導出多種不同的文件格式,WORD、POWERPOINT、EXCEL、OUTLOOK、PROJECT和VISIO、職場人士尤其喜歡。
思維導圖工具:Coggle
可以進行彩色編碼圖片,頭腦風暴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也有應用程式,支持同步到雲端,支持文件格式下載。同事之間可以進行在線工作任務寫作,直觀地實現分支結構和自定義的連結。方便用戶整理自己的筆記。與朋友、同事、客戶分享自己的簡介,展現自己的想法。
快速原型工具:Mockplus
上面提到,設計思維強調快速原型,收集用戶反饋,並不斷迭代。像Mockplus這樣的快速原型工具,能詳細展現應用軟體細節、快速添加交互和動畫、方便軟體可行性和實用性測試,實現原型預覽、雲端同步與分享,還能團隊協作。為滿足設計師(無論是剛入行的設計新手,還是入行多年的專家)用戶的各種UI/UX設計需求,Mockplus針對工具的每項操作,按鈕,選項和功能的設計都做到儘可能的簡潔快速,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快速設計原型。
紙圖變原型神器:POP
POP是一個將草圖轉換為工作原型的便捷app。 對於許多用紙張製作原型的粉絲來說,它是最有用且最省時的首選武器。
可視化協同工作平臺:Murally
Murally 是一個允許在線組織想法和靈感的軟體。它通過團隊成員實時合作將概念可視化,基於雲計算提供共享數字白板,讓團隊可以直觀地分析挑戰、幫助激發設計思維。
設計思維研討會組織平臺:Smaply
世界各地的設計項目中,從事服務設計(或設計思維,體驗設計,UX,cx等)的團隊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在研討會後要做什麼?如何處理研討會結果?如何與在空間上分散的團隊合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預算下創建專業交付物?Smaply提供基本的服務設計工具、旅程地圖和潛在用戶地圖,並提供免費模板包和其他研討會資料,來幫助個人和組織成功地進行設計思維研討會。
遊擊可用性測試工具:Silverback
Silverback 是一個軟體,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主要用於遊擊型可用性測試。 它允許你捕獲研究中受邀參與者的瀏覽會話。你還可以觀察他們的反應和面部表情以獲得進一步的見解。
用戶研究工具:UsabilityTools
UsabilityTools 是一個平臺,它允許你從用戶的角度查看網站,或結合不同的研究和測試方法直接詢問他們如何改進您的服務。 UsabilityTools集合了一個研究小組,可以訪問全球超過1000萬人和高級定位選項。
2、免費在線資源
Stanford d.School Resources & Toolsfrog design’s 43 page Collective Action ToolkitSessionLab Brainstorming Facilitation Tools45 Design Thinking Resources for EducatorsIDEO.org Field Guide to Human Centered DesignDesign Thinking for Educators Toolkit co-developed by IDEOGoogle Design Sprint KitIBM Design Thinking Field GuideAlexandar Cowan Venture Design (great tools/templates for Empathy, Ideation, & Agile)
3、在線培訓
Stanford d.School Virtual Crash Cours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ia Coursera) – Design Thinking for 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ia Coursera) – Design Thinking for the Great Good: Innovation in the Social Secto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via Coursera) – Agile Meets Design ThinkingCooper Hewitt (via EDX) – Design in the Classroom – Free online class, $ for certificate IDEO U
4、設計思維書籍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by Tim Brown)Designing for Growth: A Design Thinking Tool Kit for Managers (by Jeanne Liedtka)Creative Confidence: Unleashing the Creative Potential Within Us All (by Tom Kelley & David Kelley)The Achievement Habit: Stop Wishing, Start Doing, and Take Command of Your Life (by Bernard Roth)The Design Gym Design Thinking Reading List (quite comprehensive!)
5、案例學習
Collection of 40 Design Thinking Success StoriesDesign Thinking’s role in transforming Airbnb from failing start-up to billion dollar businessDesign Thinking & Innovation at AppleDesign Thinking the IBM WayP&G Using Design Thinking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6、視頻
Onopia by Peter Keates Tom Kelley (from IDEO) makes the case for design thinking in a 1 hour interview Design Thinking = Method, Not Magic (Stanford University webinar)
7、文章
Empathy:Updated Empathy Map CanvasGreat UX Docs Including Empathy & Experience MapsA Guide to Personas14 Brilliant Resources to Help Master EmpathyIdeate:The 5 Minute BrainstormHow Brainstorming Questions, Not Ideas, Spark Creativity10 New Rules for Brainstorming Without Alienating IntrovertsA Designers Guide to Brainstorms That Are Actually UsefulPrototype:What Prototyping Tools Do You Need for UX Design?Rapid Prototyping for UX/UI Design: 5 Steps for Fixing Flaws… Fast!Prototype Design: What is a Wireframe, and What is a Prototyp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Prototyping?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It?How Does Mockplus Help You to Make Rapid Prototy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