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大趙書強團隊: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抑制風電次同步振蕩方法

2020-12-14 電氣新科技

團隊介紹

華北電力大學「多能源系統優化與穩定技術研究」研究團隊,負責人為趙書強教授,團隊現有成員8人,其中教授2人(博導1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6人具有博士學位。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電力系統規劃與可靠性、新能源電力系統。團隊近5年承擔國家級、省部級以及企事業單位委託科技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被SCI/EI檢索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

團隊成員曾獲省部級科技、教學成果獎勵10人次。其中,項目「電力系統振蕩的在線辨識與廣域自適應控制」獲2017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研究成果已用於指導工程實際。團隊研發的「電力系統諧波分析軟體包」、「輸配電系統可靠性分析評估系統」、「電網穩定裕度分析軟體」、「負荷預測與分析系統」、「高壓直流輸電保護定值整定系統」等科研成果獲得了實際應用。

趙書強,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省優秀教師,現任華北電力大學電力工程系黨委書記。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河北省光伏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報、電工技術學報、電力系統自動化、電網技術等學術期刊審稿人。

高本鋒,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直流輸電與FACTS技術、次同步振蕩分析與控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主持橫向課題10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發表被SCI/EI收錄期刊論文20餘篇。2017年,獲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

導語

本文針對雙饋風電場經串補送出系統存在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問題,提出一種應用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SSSC)抑制SSCI的等效正電阻控制策略。該策略使接入線路中的SSSC輸出與線路次同步電流同相位的同頻次同步電壓,通過SSSC在系統振蕩頻率下等效為正電阻以增大系統總電阻,進而保證系統總電阻處於正值區間,從而使系統免於誘發SSCI的風險。

研究背景

現有針對雙饋風電場經串補送出系統的SSCI問題已提出諸多解決方案。

一方面,通過優化風電機組控制器參數改善系統在振蕩頻率下的弱阻尼特性;其次,通過在風電機組換流器控制中附加阻尼控制策略以抑制SSCI。針對風電機組自身提出的解決方案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目前投產運行的風電機組數目眾多,工程改造成本較大。

另一方面,現有文獻報導利用並聯型FACTS裝置抑制SSCI的附加控制策略。受系統網架結構的影響,抑制裝置注入電流存在分流稀釋現象,因而抑制效果有限。

然而,目前鮮有文獻研究串聯型FACTS抑制裝置,SSSC具有良好的控制靈活性,其在抑制火電次同步振蕩問題方面研究成果較多,同時世界首套單獨SSSC裝置已實現商業化運行,因此研究利用SSSC抑制風電SSCI問題具有實際工程意義。

主要內容及創新點

本文基於雙饋風電場經串補送出系統的SSCI問題,首先分析了SSCI的發生機理,圖1為DFIG接入串補系統在次同步頻率下的等效電路,採用該等效電路求取了系統等值阻抗,並進行了合理簡化分析,見式(1);得出了系統等值電阻小於0是導致系統受到擾動後引發SSCI的主要原因。其次,基於提升系統在振蕩頻率下電阻的思路,介紹了SSSC抑制SSCI的原理圖,如圖2所示。

然後,介紹了SSSC抑制SSCI的控制策略,提出了SSSC附加有源電阻控制(Supplementary Active Resistance Control, SARC)策略,並對SARC策略參數進行了設計。最後,基於河北沽源雙饋風電經串補併網系統實際工程時域仿真模型,採用頻域及時域分析方法,仿真結果相互驗證了利用SSSC抑制SSCI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圖1 系統在次同步頻率下的等效電路
公式1
圖2 SSSC抑制SSCI的原理

SSSC通過耦合變壓器串聯接入線路中,拓撲結構採用星形級聯H橋結構,其整體控制策略包含基本控制策略和附加有源電阻控制(SARC)策略,如圖3所示。

圖3 SSSC抑制SSCI的整體控制策略

SARC基於線路電流反饋信號中的次同步電流分量生成同相位的次同步電壓參考信號,其工作原理及構成如圖4所示,包括寬頻帶濾波器、相位校正環節及比例限幅3部分。

圖4 SARC的構成及原理

為了避免抑制初始時刻直流電容電壓波動較大並同時有效抑制SSCI,本文通過大量的數字仿真,選取系統在最惡劣的運行工況下,能夠抑制SSCI的最小增益Ku作為設定值。

下面對不同風速變化、串補度變化條件驗證SSSC抑制SSCI的有效性。

圖5 不同風速下頻域及時域仿真結果

上述仿真結果表明,在低風速工況下發生SSCI時,SSSC等效為正電阻抬升Req至正值區域,使系統不具備失穩的條件。

圖6 不同串補度下頻域及時域仿真結果

上述仿真結果表明,較高串補度運行工況下,SSSC仍可有效抑制SSCI。SSSC的抑制效果受系統運行工況的影響較小,顯著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

總結

基於雙饋風電場與串補系統發生SSCI的機理,提出利用SSSC產生正電阻的附加有源電阻控制(SARC)策略。通過在網側增加次同步振蕩頻率下的電阻,確保系統具有正電阻而不具備發生SSCI的條件。結合實際工程模型,頻域及時域仿真結果驗證了該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與現有的附加控制策略參數對系統動態運行工況適用性較差相比,SARC參數整定簡便,並且在多種運行工況下均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因而工程應用性較強。

引用本文

高本鋒, 王飛躍, 於弘洋, 趙國亮, 邵冰冰, 趙書強. 應用靜止同步串聯補償器抑制風電次同步振蕩的方法[J]. 電工技術學報, 2020, 35(6): 1346-1356. Gao Benfeng, Wang Feiyue, Yu Hongyang, Zhao Guoliang, Shao Bingbing, Zhao Shuqiang. The Suppression Method of Wind Power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 Using 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20, 35(6): 1346-1356.

相關焦點

  • ...次同步振蕩監測控制裝置、無功電壓自動控制裝置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吉林省瞻榆500千伏變電站系統保護加裝穩控通道安全防護裝置、改造次同步振蕩監測控制裝置、無功電壓自動控制裝置採購項目招標公告  招標項目編號:JRC2021S006(S01)  一、招標條件  吉林瑞成工程招標造價諮詢有限公司受吉林省瞻榆風電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委託代理瞻榆500千伏變電站系統保護加裝穩控通道安全防護裝置
  • 補償電容器串聯電抗器的利與弊
    0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178.htm在感性負載兩端並聯電容器,這是電網最常用的無功補償方法,也是提高功率因數改善電壓質量節能降損的有效措施。
  • 華中科技大學周理兵團隊特稿:同步電機瞬態參數的靜止測量新方法
    團隊介紹周理兵教授團隊由三名教師和十餘名博、碩士研究生組成,隸屬於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電機及控制工程系。主要圍繞大型與特種電機的理論分析、設計與控制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和相關教學工作。導語針對大型同步電機動態參數測量過程複雜,危險性大的問題,本文基於信號輸入實驗原理提出了一種同步電機瞬態參數的靜止測量方法。該方法無需進行電機轉子的預定位,可同步完成電機dq軸瞬態參數的測量,簡便易行,實驗設備簡單,安全性高。
  • 測量虛擬同步發電機慣量與阻尼係數的新方法
    華北電力大學分布式儲能與微網河北省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顏湘武、王俁珂、賈焦心、王德勝、張波,在2019年第7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非線性最小二乘曲線擬合的虛擬同步發電機慣量與阻尼係數測量方法」)指出,虛擬同步發電機(VSG)技術是解決經由電力電子變流器併網的新能源發電滲透率逐漸提高下系統慣性與阻尼減小問題的有效手段。
  • 三相四線三電平靜止無功補償發生器在不平衡負荷下的新控制方法
    在三相四線配電網絡中存在著大量的無功與非線性負荷,低壓靜止無功補償發生器在負荷平衡的情況下,無功補償效果較好,而在負荷不平衡的情況下,往往補償效果不太理想。武漢金盤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趙參、顧碩、黃超、羅乃好、嚴攀,在2020年第2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提出了一種對三相四線三電平靜止無功補償發生器在不平衡負荷下的新控制方法,可以在三相四線系統中負荷不平衡的情況下,較好地補償無功電流。在低壓配電網絡中,存在著大量的不平衡負荷和非線性負荷,用電負荷特徵十分複雜。
  • 磁懸浮高速電機剛性轉子的自動平衡方法
    研究表明該控制策略能夠有效地抑制轉子系統的不平衡同步振動及對基礎的傳遞力。主動電磁軸承(Active Magnetic Bearing, AMB)具有無摩擦、適合高速運行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因此有必要採取主動控制策略對轉子的不平衡振動進行抑制。不平衡補償和自動平衡是AMB剛性轉子系統不平衡振動主動控制的兩種有效方法。不平衡補償是通過對位移進行補償,實現位移最小控制,能夠提高轉子的轉動精度。不平衡補償既可以直接對轉子的不平衡力進行補償,也可以對轉子的不平衡位移進行補償,前者與轉子的轉速相關,而後者與轉子的轉速無關。
  • Nature:分節時鐘的時間延遲同步振蕩調節著胚胎發育
    2020年1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京都大學和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小鼠細胞中利用一種新的活體成像(live-imaging)技術發現一個特定的時鐘基因,即Hes7,會在一定的時間延遲內振蕩,從而產生脊椎動物中的脊椎骨(vertebrae)、脊柱和枕骨。
  • 學術簡報︱基於同步擠壓小波變換的抗混疊低頻振蕩模態參數識別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佛山供電局的研究人員謝家安,在2019年第12期《電氣技術》上撰文,針對經驗模態分解法對低頻振蕩信號模態提取時,存在相鄰頻率分量混疊而導致分析結果不正確的問題,本文提出基於同步擠壓小波變換的抗混疊低頻振蕩模態參數識別新方法。
  • 電流源設計小Tips(二):如何解決運放振蕩問題
    加速補償——校正Aopen  校正Aopen是補償的最佳方法,簡單的Aopen補償會起到1/F補償難以達到的效果,但並非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振蕩由於po位於0dB線之上造成,可想到的第一辦法是去掉po。  去掉極點作用的基本方法是引入零點。
  • 抑制諧波的措施有哪些?
    這種方法既可補償諧波,又可補償無功功率,而且結構簡單,一直被廣泛使用。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補償特性受電網阻抗和運行狀態影響,易和系統發生並聯諧振,導致諧波放大,使LC濾波器過載甚至燒毀。此外,它只能補償固定頻率的諧波,補償效果也不甚理想。
  • 振蕩電路是什麼?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和振蕩電路的經典設計
    這 個電路由兩部分組成,即放大器Au和選頻網絡Fuo Au為集成運算放大器所組成的電壓串聯負反饋放大器,而Fu則由Zl、Z2組成,同時兼作正反饋網絡。Zl、Z2和Rl、R2正好形成一個四臂電橋,放大 電路的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接到電橋的兩個對角線上,因此這種RC振蕩電路又稱RC橋式振蕩器。   RC移相式正弦波振蕩電路   RC移相式正弦波振蕩電路是把RC移相網絡作為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反饋環節,如圖l-30所示。該振蕩電路的RC移相網絡提供180°解的相移, 而放大器採用反相輸入比例放大電路,故φa=-180。
  • 庫克庫伯—無功補償中並聯電容器與串聯電容器之間的區別?
    在電路設備中我們能經常聽到並聯電容器和串聯電容器,並聯和串聯之間有哪些區別呢?串聯電容器是一種無功補償設備。通常串聯在330kV及以上的超高壓線路中,其主要作用是從補償電抗的角度來改善系統電壓,以減少電能損耗,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 補償電容器串聯電抗器的問題,不少人在犯,原因沒有掌握這一點!
    在感性負載兩端並聯電容器,這是電網最常用的無功補償方法,也是提高功率因素改善電壓質量節能降損的有效措施。為滿足電網和用電設備對電壓質量的要求,根據無功負荷變化而投切適量的電容量。然而在國企投運合閘瞬間將產生幅值很大,頻率很高的合閘湧流。
  • 寬頻帶雙輸入運算放大器OPA678
    概述  OPA678是寬頻帶單片集成運算放大器,它具有二個獨立的差分輸入通道,可以由外部的TTL或ECL邏輯信號進行選擇或快速切換,輸入選擇只需要4ns。OPA678具有典型的運算放大器結構,輸入部分為充分對稱的差分輸入方式,失調電壓很小,只有±380μV。因為它的頻帶較寬(200MHz),因此可以應用於一切要求高速和精密的運算放大場合。
  • 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的原理和應用
    我國風能資源比較集中,「三北」地區(華北、東北和西北)以及東南沿海地區、沿海島嶼潛在風能資源開發量約佔全國的80%。風能資源與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具有較高的重合度,與電力負荷則呈逆向分布。  近日,一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最大功率為2.5MW的高速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在南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成功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