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華光學 發表於 2021-01-04 17:00:27
光纖振動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
光纖位移傳感器的光線束中包括發射光纖和接收光纖,圖中 P0和 P1 分別為發射和接收的光線。被測目標具有漫反射的性質。接收的反射光線被轉換成電壓輸出。相應於P0和 P1與目標之間錐形蹤跡重疊區域的增大,輸出電壓關於位移 z的曲線呈上升的趨勢。到達光峰值之後,隨著位移z的增加,輸出電壓按照平方反比的規律降低。
一般地,線性範圍 1具有很高的解析度,適用於測量微小的位移;線性範圍 2的靈敏度較低,適用於測量較大的位移。
光纖探頭的結構
1)標準光線探頭的光纖分布有三種形式,如下圖所示。
2)反射補償光纖探頭。若被測目標的反射率有很大變化,可以使用自動補償型的探頭。這種結構的探頭可以在動態反射率 100∶1的範圍內保持很高的解析度和精度。
補償探頭由三個光纖束組合而成,如下圖所示。
一束髮射,另兩束接收,並且具有不同的響應特性。根據探頭模組的電子學原理,利用兩個接收光纖束的信號差補償反射率的變化,並且得到正比於探頭間隙的線性響應。這種探頭可用於目標平移或轉動狀態。
3)邊緣光纖探頭專用於細小目標的位移和位置測量。
由於具有高頻響應特性,所以這種結構對於計算機磁碟驅動器、磁帶、超聲波器械和生產線的應用是理想的方案。在這種傳感器中,發射和接收光纖束是相對布置的。光纖通過被測目標的邊緣到達接收光纖。
當目標在探頭之間運動時,收到的光線的強度就會發生波動。用光纖測量系統監視光的波動並把它精確地轉換為位移的變化。這種高靈敏度的結構不但可以得到較大的測量範 圍,而且分辨 率可以達到 2.5nm。邊緣結構有稜鏡型和彎曲型,如下圖所示。
責任編輯人:CC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