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羽迎春 異彩紛呈」春紛入耳式圈鐵耳機評測
問聲評-2020.4.10
產品參數
產品來源:自購 - 市售版(皓月線)
產品類型:公模耳塞
品牌指導價:699
單元配置:2動圈+1動鐵
耳機阻抗:16Ω
頻響範圍:10-38kHz
線材接口:凸出式0.78-2Pin
總諧波失真:THD<1% (1kHz)
靈敏度:106dB
1.前言
餘音是最近兩年新興的一家耳塞廠商,以低端入門級產品打開市場。主要以公模耳塞為主,產品價格和聲音都挺美麗,對入門的發燒友是個不錯的福利。以往的GY系列耳塞在性價比上一向很能打。
雀音匠與傳統發燒品牌的理念有所不同,更強調發燒耳機的全方面藝術。除了聲音之外,雀音匠在每條耳機上的手繪外觀,只能以藝術品來考量。以往的耳機產品上,僅有鐵三角的天價木碗系列繪畫能與之相較。
春紛是餘音和雀音匠兩家合作的產品,餘音負責聲音,而雀音匠負責外觀。在這初春剛過,暮春將至的時節,不知春紛會給筆者什麼樣的驚喜?
2.外觀工藝
咳咳,差點忽略了包裝外觀。兩家聯名的不只是耳機,在外包裝也狠下功夫。這丫體積要做成耳機包,都快裝得下HD800了。燈下打開外箱,復古樣式的皮包裡裝著密密麻麻的配件,和森海的IE系列的開箱大禮包差不多。
耳塞本體上,工藝如此絢麗的公模塞子實在不多見,每粒耳塞的配色大致一樣,藍綠的多層漸變中 夾雜著些許暗金,和孔雀開屏的「眼睛」周圍很相像。不過紋路層次還是個個不一,這也是手繪的魅力所在。
繪製工藝和線材都很講究,雖價格不高 但不代表工藝也不高。相反,春紛的線材和繪製工藝都出奇的精細。手工匠人的名號也許可以坐實?
3.結構探究
一個動圈做低頻,低頻普遍容易自然。
那,兩個動圈呢?
春紛並不準備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圈鐵耳機,BRC30095這個小動鐵僅僅作為高頻補償出現。也就是說,核心的能力還在動圈上展現。兩個動圈以同軸方式排布(筆者個人理解為同軸複合式動圈,不大的腔體一般沒法放下兩個獨立動圈,且相位差不好調整)。以此共同負責中頻和低頻的部分,這點非常考驗動圈實力。甚至筆者懷疑,這兩個動圈也存在一定的分頻關係。可惜在絢麗的外表下掩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也無從而知。
4.聲音品評
核心提示:
①溫暖柔和風格,並非一耳朵刺激
②低頻厚實舒服,聲場非常充實
③驅動門檻較低,手機足夠好聲
專業音效卡:山葉UR22 mkii
HiFi播放器:ibasso dx160
手機:vivo x21i、紅米note5、一加X
客觀監聽以Genelic 音箱作為參考,耳套優先選用原配均衡套
筆者經過100小時煲機+50小時聽音後後進行主觀評價,可與其他媒體或用戶意見比較考量。如有條件,建議試聽。
整體:
聲音整體屬於鬆軟、溫暖帶點熱烈的風格,整個聲場比較充實。聽這個塞子你感覺不到,或者說,不需要太多的分離。春紛有些類似於新版HD600的聲音排布,樂器都諧和的交融在一起,這本身就是一種很美好的樂感。
如果把it01s之類兩頭翹的風格理解為秋冬的嚴肅和銳利,那春紛無疑稱得上溫暖而富有活力。但這份活力比較內斂,並非是第一耳就抓人的那種。這份春天獨有的溫婉,稍加品味就頗為舒服。
低頻:
低頻不算厚重。雖然量感不小,但在彈性上非常Q彈,意味著不用擔心素質的問題,倆動圈算是適得其所。
如果硬要挑點毛病,那低頻不夠「硬實」的口味問題,應該算一個。和那些硬聲的「嘣 嘣 嘣」的塞子相比,春紛並沒打算做出那種硬核風格。貌似春天的意像也應該鬆軟一些,有彈性 有舒緩 有溫暖,這恰恰是暮春之前的特色,一個把控不錯的節點。
中頻:
春紛摒棄以往圈鐵的工作方式,用純動圈來完成人聲部分,最終的聲音風味也頗有新意。尤其在人聲位置和結像上,餘音怕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誰說低端動圈就做不出喉舌感?這點讓筆者很意外。無論在手機還是音效卡上,春紛的人聲形象都完美的聚集在「鼻腔以下、唇部以上」的位置,且人聲距離並不遠。給聽者一種溫暖微甜的感覺。
高頻:
高頻在量感適中下,保持著非常柔和的聽感。春紛憑著這份優雅,消融了很多耳機高頻過亮帶來的刺激感。
可問題也來了,沒那麼多高音崢嶸,春紛會不會悶暗的很?筆者認為不會,高頻量感適中的情況下,095作為一個靈敏度不錯的高頻動鐵,足夠補上溫暖氛圍中 輕鬆寫意的那一筆。
5.總結:
春天應該是什麼樣?春天的聲音又是否伴著萬物股長 鳥語花香?作為一個朦朧而鮮活的時節,它的聲音不需要濃烈而張揚。
恰是春紛之名一樣,給初燒接的了地氣,給老燒又觸得到溫暖,
問聲評測 2020.4.10
編劇部:二喵姐、耳大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