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8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連金)綜合臺媒8月19日報導 大陸網絡影音平臺愛奇藝、騰訊We TV,9月3日起恐將遭民進黨當局「驅逐」,無法在臺為島內會員提供服務。
為配合臺灣「NCC」(通訊傳播委員會)通過的「OTT TV專法(網際網絡視聽服務管理法)」,臺當局「經濟部」18日預告,將會新增「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唯一一項就是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服務。預告期間為14天,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
一旦「禁止事項項目表」正式實施,愛奇藝、騰訊等恐因無人代理,形同被「逐出」臺灣。
臺當局「經濟部」表示,正式公告、實施後,違反者可處5萬元以上500萬元新臺幣以下罰款,並得限期命其停止或改正,屆期不停止或改正者,得連續處罰。消息一出,引發島內愛奇藝、騰訊We TV會員關切,擔心以後無法「追劇」。
據報導,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赴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臺當局「經濟部」以規劃經營的OTT TV業務並非開放給大陸地區人民或公司來臺投資項目打回票,其後愛奇藝繞道香港在臺由歐銻銻娛樂代理,中國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TV也仿效,透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APP招募收費會員,以迂迴方式達到在臺落地效果。
臺灣「NCC」於7月通過「OTT TV專法」,9月3日預訂召開公聽會,該草案將境內外OTT TV業者納入管理,只要未依規定在臺取得合法經營權、卻提供服務者,包括提供其網絡服務的電信業,恐將連帶受罰,由於該草案針對性極強,因此被稱為「愛奇藝、騰訊條款」。
分析
禁上愛奇藝追劇,防臺民眾被「洗腦」?
綠營「反中」戲碼又一出!近日,民進黨擬封殺大陸愛奇藝、騰訊,此事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
自從2016年被迫以「迂迴方式」實現在臺落地後,兩個平臺「吸粉」迅速。據臺媒報導,僅愛奇藝在臺活躍用戶數就有200萬,付費用戶近百萬,每月不重複登入人數超1000萬人次。
而愛奇藝、騰訊被禁,有報導稱是民進黨當局為防止島內民眾追劇被「洗腦」。對此,島內很多人並不認同。事實上,不少民進黨人都在追大陸劇,包括蔡英文、蘇貞昌等,還有民進黨「立委」被曝光就是愛奇藝用戶,難道他們就不怕被「洗腦」?
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昨日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按照民進黨的奇葩邏輯,那臺灣民眾接觸的大陸產品都要禁止嗎?根本就是「反中意識」在作祟。
根據王正的觀察,民進黨封殺愛奇藝,又是甘當棋子,在隨美國起舞。最近美國禁止抖音、微信交易,臺灣就「搞」愛奇藝、騰訊。此外,王正認為,民進黨禁愛奇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於島內相關業者的反彈。
王正自己也會用愛奇藝,該平臺內容豐富更新快,費用還便宜,而島內的「第四臺」、MOD等(均為臺灣本土視頻APP)價不低物不美,相比存在差距,島內年輕人會作何選擇,不言而喻。對此,王正建議島內業者應該提升競爭力才是經營之道。
針對綠營擬禁愛奇藝,有專家認為,技術上不太可能讓臺灣觀眾完全看不到愛奇藝,例如大陸OTT TV業者改為直接以跨境消費方式收取會費、或透過第三地代理商運作,臺灣會員仍可以正常收看,不過在金流和客服便利度將大幅降低。
此外,有島內業者指出,若愛奇藝臺灣站未來依規轉成境外網站,不僅臺灣稅收少一筆,臺灣的影視製作業者更可能會少一條回本的方案。據悉,愛奇藝臺灣站有上架不少臺灣作品,自2016年3月29日臺灣站開站,迄今愛奇藝採購臺灣影視創作作品已超過10億元新臺幣。以後愛奇藝成境外網站,若愛奇藝結構改變將流失穩定的臺灣會員,相對也就不會再投入臺灣作品市場。「連陸劇平臺都怕嗎?」臺灣《中國時報》此前刊登的一篇評論質疑禁止大陸影音平臺的正當性究竟何在。文章稱,如果民進黨當局憂慮在愛奇藝等影音平臺上可以觀看未經臺灣許可的大陸影音出版品,合理的管制手段應是鼓勵愛奇藝在臺灣登記、註冊,而不是全面禁絕。在媒體匯流的趨勢下,民眾通過網絡看影音產品已是勢不可擋的潮流,臺當局此時「立法」管制,「非但是螳臂當車,更是時空錯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