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0 中國芯應用創新高峰論壇暨 IAIC (全稱:中國芯應用創新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中電南方軟體園松山湖園區舉行。活動旨在助力打造「中國芯」應用創新生態,促進人才與產業對接,激發電子行業創新氛圍與活力,同時幫助創新應用設計項目的產業落地東莞松山湖高新區。
大賽由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電港)、中電南方軟體園松山湖園區、iCAN國際聯盟承辦。
眾多「中國芯」新產品亮相
據介紹,今年3月份,第二屆中國芯創新應用設計大賽正式啟動,並得到業界積極響應,全國有超過300個項目報名參賽,最終36個項目進入總決賽並進行路演。項目涵蓋物聯網、人工智慧、信創安全、醫療電子、智慧終端五大領域,運用到天津飛騰、華大北鬥、紫光展銳、龍芯等多家中國自主研發晶片。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北京智行無疆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腦電控制輔助康復機器人」與來自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於飛騰CPU的商用級統一存儲系統」斬獲大賽特等獎。
「我們的設備可以幫助中風偏癱或帕金森等腦疾病患者進行神經反饋式的康復治療,並實現較好的康復效果。」 北京智行無疆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張德雨向記者介紹道,參賽項目除了運用瑞芯微RK3399等中國晶片,也運用了外國晶片,當前團隊正在竭力實現國產晶片替代以求避免被「卡脖子「。
「我們是做存儲系統的,這次參賽項目主要使用了天津飛騰的國產晶片,如果沒有他們的中國芯的話,我們的存儲系統就等於無根之水了。」 北京同有飛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張鵬向記者介紹道。
而除了上述兩個項目,大賽現場展示的其它「芯」產品同樣引人矚目,智能嬰兒衛士搖籃、石墨烯智能除霧補光鏡、高精度三維深度相機、AI動態視覺智能終端及運營平臺……
「參賽的項目涵蓋面特別廣,突破了大家對國產晶片只能應用於傳統伺服器以及桌面臺式機的認知,有很多工業控制應用,比如我印象深刻的一個5G應用項目,5G白盒基站。」國內晶片龍頭企業之一,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柯冠巖告訴記者,全球在5G領域並沒有十分成熟的解決方案,中國晶片企業在5G新領域創新應用方面大有可為。
聚集「芯」資源
本屆大賽也為松山湖高新區聚集了不少「芯」資源,為園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助力。
「松山湖高新區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努力,希望接下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能夠聚集更多的創新資源,為松山湖園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松山湖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在致辭中表示。
據了解,通過引入中國芯創新應用設計大賽,中電南方軟體園將結合行業優勢企業與自主優勢資源,形成從晶片應用、產品創新、應用示範到形成規模效益的良性生態鏈條,為其成為松山湖高新區內集成電路成果轉移轉化的承載地提供助力。
在頒獎典禮上,廣東中船軍民融合研究院院、中電港、中電南方軟體園籤署共建「松山湖船舶電子產業基地」協議,三方將推動形成具有船舶與海洋電子特色的協同創新產業集群。
另外,中電南方軟體園還與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東華智慧城市集團等多方籤署共建「松山湖信創產業基地」協議,將共建共享廣東物聯網無線頻譜及通信安全測試服務平臺、無線通信設備測試服務平臺、智慧城市領域各種應用系統信創適配基地等。
「接下來我們將從5G覆蓋、5G產品應用等方面入手,幫助中電南方軟體園打造全5G應用場景化軟體園,成為5G推廣落地的示範樣板。」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奚炎告訴記者,大賽眾多項目的晶片應用產品離不開5G網絡,研究院會選擇優秀項目落地松山湖,重點圍繞5G融合,打造「中國芯+5G產業融合」的示範樣板項目,推進5G產業落地布局。
「中國芯創新應用體系建設需要多方合力,龍芯也會為松山湖園區創新生態建設提供助力。」廣東龍芯中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山表示。
文字/ 吳鑫 張華橋
攝影/吳鑫 視頻/吳鑫
編輯/寧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