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裝查癌...

2020-12-15 健康界

不論在哪裡,只要提起癌症,人們幾乎都是談癌色變。但是,很多人年年體檢,有一天突然被告知身體內有癌症,並且還是晚期。這是為什麼呢? 入職體檢、駕照體檢、出國體檢、常規的定期體檢、單位組織的福利體檢…… 人皆食五穀雜糧,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的身體永葆健康,因此體檢才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據統計,2017年,有5億中國人做了體檢。 那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突然有一天告訴你自己查出了癌症,並且還是晚期呢?體檢都是白做了嗎? 比如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李詠,從診斷出癌症到去世,僅僅17個月。於是有很多人疑惑,癌症的發生不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嗎?有的人年年單位組織體檢,為什麼去年體檢沒有發現異常,如今卻查出癌症晚期? 抽了血不做,直接倒掉出結果 12月2日,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曝行業「假體檢」醜聞: 張黎剛直言「有些同行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

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直接出結果」 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

此話一出,很快登上微博熱  搜  ! 網友紛紛為自己這些年來做過的體檢結果表示擔憂... ...   

全球癌症新發1810萬例,死亡960萬例 《2018年全國癌症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齡段、性別,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在內的所有癌症發病比例的推算數據)。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1800萬新增癌症病例及960萬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 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  

也就是說,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全球每死亡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佔將近24個。 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於癌症,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於癌症。 年年體檢,為什麼查出癌症已是晚期? 為什麼體檢檢查不出早期癌症呢?其實,是因為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防癌」。原因如下: 

第一,體檢的項目不對! 由於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只能夠通過檢查來發現。  

但是,很多人參加的體檢,都是由單位統一安排的,這些體檢項目並不是專門針對癌症的防癌體檢,而是比較粗糙的健康體檢。 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過胸部CT才能夠發現,而絕大多數體檢,做的都是胸片檢查,胸片是不可能發現早期肺癌的。 大腸癌只能夠通過腸鏡檢查來發現,而查大便常規,腫瘤指標CEA均有可能漏診。 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夠做胃鏡才能夠早期發現,做B超或者抽血檢查是很難發現的。 此前據媒體報導,李詠罹患的是喉癌,早期喉癌表現為咽喉異物感,咽喉瘙癢,吞咽不適。

作為一名天天錄節目的主持人,出現咽喉不適的症狀太正常了,很可能以為是慢性咽喉炎,可能就麻痺大意了。 而且,喉癌必須做喉鏡才能確診,常規的體檢項目裡面,不可能有喉鏡這項檢查,這就非常有可能導致漏診。 等到出現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明顯的症狀,那就是癌症的中晚期了。 

第二,體檢醫生漏診、誤診! 確實有一些所謂的體檢機構,體檢人員的水平層次不齊,甚至有體檢機構僱傭沒有任何資質的人員來給人做體檢,結果可想而知了。 舉個例子,我的一個親戚,已經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確診為外耳道膽脂瘤,在等待床位做手術。 過了幾天,他們單位組織體檢,去了是一個很有名的體檢連鎖機構,做耳鼻喉專科檢查的時候,體檢的醫生居然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 我那位親戚感到很氣憤,還不斷的提醒那個體檢的醫生,但還是沒有檢查出來。 所以,這麼來看有些體檢從業人員的水平,確實是相當的一般。 

第三,體檢發現了蛛絲馬跡,但未重視! 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我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 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 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所以,如果體檢發現了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的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生活中不少人體檢查出來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都沒有引起重視,認為是小問題。那麼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哪個才是癌症的先兆? 大家每年去體檢的時候,都會做彩超檢查,經常聽到醫生說,甲狀腺結節,乳腺囊腫,前列腺增生等等。 估計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而且哪個會癌變呀?這是大家最擔心的。其實,結節、息肉、囊腫和增生,都是常用的醫學名詞,到底哪個是腫瘤的先兆? 

1. 結節——有可能會癌變! 結節是新生腫物的統稱,結節包括了良性的,也包括惡性的,所以結節並不能判定良惡性,即使是良性的結節,也有可能轉變為惡性的。 常見的結節有甲狀腺結節、肺結節、肝臟結節、乳腺結節、皮下結節等等。 

怎麼判斷結節的良惡性呢? 有很多種方法,如果是體表的結節,例如甲狀腺、乳腺和皮下結節,通過用手觸摸,就有可能診斷,惡性的結節表現為質地堅硬,活動度差,邊界不清,不伴有觸痛。 除了查體,輔助檢查是更可靠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彩超、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彩超是診斷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皮下結節的首選檢查,肺部結節首選CT檢查,肝臟結節首選彩超或者CT。 如果彩超提示結節有可能是惡性的,那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穿刺活檢,或者手術切除活檢。如果結節是良性的,那就需要定期複查。

   

2. 息肉——有可能會癌變! 息肉指的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 

一般來說,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常見的息肉包括腸息肉、胃息肉、鼻息肉、宮頸息肉、聲帶息肉等等。 

息肉也有很多類型,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 息肉也有可能癌變,例如胃息肉和腸息肉,可以發展為惡性腫瘤。如果發現了胃腸道息肉,應該儘早切掉,防止惡變。 

3. 囊腫——是不會癌變的! 囊腫是良性的,囊腫裡面其實就是液體,外面有一個完整的包膜,常見的囊腫有肝囊腫,腎囊腫,乳腺囊腫,甲狀腺囊腫。 囊腫的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外傷都有關係。囊腫並不會惡變,也不會轉變為腫瘤,絕大部分囊腫均不需要手術治療,定期複查就可以。 如果囊腫不斷變大,出現肚子疼,壓迫其他器官等症狀,囊腫也是需要治療的。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囊腫穿刺抽液,或者囊腫切除術。 

4. 增生——有可能會癌變! 增生一般也是屬於良性的,指的是細胞有絲分裂活躍,導致組織或器官內細胞數目增多的現象。 增生就是組織裡的細胞增多,體積增大,常見的增生有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骨質增生,疤痕增生等等。 絕大部分增生,並不會轉變為癌症,以乳腺增生為例,大部分年輕女孩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只有少部分人會出現不典型增生,轉變為癌症。 總而言之,囊腫是不會癌變的,結節、息肉或者增生,都有可能轉變為癌症,需要定期複查或者處理。 另外,如果想要早期發現癌症,最好是選擇公立醫院的體檢機構,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檢套餐,最好是防癌體檢套餐。 對於某些高危人群,可以加做一些特殊的檢查項目,例如長期抽菸的人群,可以加做胸部CT檢查;有胃腸家族史,慢性腸炎的患者,加做結腸鏡檢查。長期抽菸喝酒的男性,如果有咽喉不適感,應該考慮做喉鏡檢查。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年年體檢,卻被確診癌症晚期!3個原因被揭露,原來都在假裝查癌
    「醫生,你是和我開玩笑吧,我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現在你說我得了肺癌晚期,那我做體檢還有什麼意思呢?」劉先生質疑著醫生的診斷。 醫生指出,「年年體檢都沒事,結果卻突然查出癌」的現象在臨床上經常發生,絕大部分患者第一反應都是質疑是誤診,然後跑幾家去診斷,但是事實並不會因此而改變。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91.8關注】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年年都體檢, 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 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難道是做了「假體檢」? 其實, 體檢不在於查的有多勤, 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年年體檢,發現癌症還是晚期?醫生:最該檢查的項目,很多人沒做
    可生活中,很多人卻遇到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年都參加體檢,但還是被查出了癌症,還是晚期!難道說,每年的體檢沒有用?,卻還是查出了癌症晚期,難道體檢沒有用?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定期的體檢是一個好習慣,肯定是有幫助的。但至於為何會出現剛才提到的現象,多半與沒有將體檢這件事做好有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看看你是否誤入了其中之一:首先,體檢項目過於寬泛。很多人體檢是因為單位有這樣一項員工福利,不過既然作為全體員工都有的福利政策,所涉及的項目也一定不會是針對性的。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甲胎蛋白|...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附看病小...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得有多勤關鍵在於查得對不對!但有的鈣化灶靠近肝內膽管,超聲檢查時容易和肝內膽管結石混淆,就需要進一步進行CT或MRCP鑑別。心律不齊不都是病但有一種心律不齊要注意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恐慌,擔心自己得了心臟病。其實,並非所有的心律不齊都為疾病狀態。
  • 為什麼年年體檢,還是查出晚期癌?
    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突然有一天告訴你自己查出了癌症,並且還是晚期?比如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李詠,從診斷出癌症到去世,僅僅17個月。於是有很多人疑惑,癌症的發生不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嗎?有的人年年單位組織體檢,為什麼去年體檢沒有發現異常,如今卻查出癌症晚期?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突然確診癌症晚期,體檢還有必要做嗎?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現在很多人每年都會定期體檢以求安心,但是近年來,卻出現一種「年年體檢都正常,結果突然查出癌症晚期」的現象,而且不在少數。  近日,來自湖北武昌的吳女士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吳女士年年體檢都「正常」,直到一個月前,她因持續便血到附近的腫瘤醫院就診。
  • 「癌症晚期。」 「什麼?明明我每年都體檢!」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很多人年年體檢 但卻突然間被告知身患癌症 而且是癌症晚期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還發現癌症晚期?醫生:癌胚抗原不準確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一位患者每年都體檢,50多歲的女性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但是在一個月之前突然發現持續便血的問題。 於是去了醫院檢查,通過醫生的詳細問診和輔助檢查,最後診斷為結腸腺癌,而且已經發生了肝臟轉移,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癌症了。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癌症晚期,那還要不要體檢?|影像學|標記物|...
    今年50多歲湖北武昌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趕緊到醫院就診。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吳女士為結腸腺癌,並已出現肝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備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已是晚期了呢?
  • 為什麼很多農村人常常癌症晚期了才被發現?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大伯在去年查出肺癌晚期,而在查出後僅僅一個月就去世了;而他可以說是典型農村人的代表,回顧他的經歷,我總結了他最終到了癌症晚期才被發現的幾個原因,我想這也是很多農村人比較共性的原因。而體檢往往是發現很多早期疾病最重要的途徑,特別是癌症,很多早期癌症經過及時正規的治療,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比如我大伯的肺癌,如果早期體檢發現,及時手術切除,常常能夠明顯延長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 體檢行業曝出血液不檢直接出結果:「因為癌症比例只有3‰」
    年底到了,很多人都有體檢的打算,然而!12月2日,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曝出體檢行業「假體檢」醜聞!網友瞬間炸開了!張黎剛直言:「有些同行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也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直接出結果」,因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此話一出,很快登上微博「沸」搜!
  • 女子年年體檢正常,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醫生一句話讓眾人警醒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武漢臺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每年都在做體檢,但是出現一些症狀就醫檢查時,卻被診斷為癌症晚期。今年50多歲的吳女士,平時很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年都會去醫院進行常規體檢。一個月前她突然出現持續便血的情況,這讓她慌了神,趕緊來到家附近的省腫瘤醫院就診。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
  • 每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就是癌症晚期?因為你體檢項目不對!
    現在許多人每年都在做體檢。但總是出現這種情況:一年前體檢提示沒有問題,一年後突然查出癌症晚期。 是不是體檢沒有用?當然不是,原因是因為你體檢的項目不對,耽誤了病情。
  • 揭秘|為何這些癌症發現都是在晚期?|癌症|胰腺癌|肝癌|體檢|卵巢癌...
    這些本可以在科學藝術領域大放異彩的傑出人士都因為生命「殺手」—癌症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噓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條件下,為何有些人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有哪些癌症幾乎發現就是晚期?其背後的秘密何在?
  • 很多人的體檢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