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宗琴 通訊員 張倩瑩)全城市民愛心贈書,為文化助殘出一份力;收集困難人群微心願,愛心單位幫其圓夢;建設愛心屋,提供就業崗位,幫扶殘疾人自力更生……昨日正值第30個全國助殘日,集美區發動全城市民參與愛心幫扶活動,區委文明辦聯合區殘聯、各鎮街等愛心單位,藉助集美誠毅·志願者聯盟和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開展了扶殘助殘系列活動。
同時,集美區積極推進愛心屋建設、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大力開展結對幫扶、健全惠殘政策落地以及完善殘疾人基礎設施等,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推動殘疾人脫貧奔小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愛心廈門」建設,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
全城捐書關愛特殊兒童
「這是我最喜歡的畫本讀物,我想把好故事分享出去,和更多小朋友做好朋友。」5月15日下午,在集美街道石鼓路愛心贈書點,6歲的蘇淏在家人的陪同下,抱著9本書來捐贈。
據悉,本次愛心贈書活動是集美區文化助殘系列活動中的一項。5月12日,集美區在全區發出倡議,開展「愛心相伴圓夢助殘」關愛特殊兒童愛心捐贈活動,市民、各愛心單位紛紛響應。本次活動充分調動了集美全區的愛心力量,旨在為特殊兒童圓夢。集美區總工會捐贈了63本書籍,廈門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集美大隊捐贈了109本書籍……本次活動在集美區各鎮街皆設有愛心捐贈點,共收穫愛心贈書超1000本,這些書籍將由集美區殘疾人聯合會送到有需要的特殊兒童手中。
上門幫扶為殘疾人解憂
5月13日,集美區殘聯相關領導帶隊走進杏林、灌口等地的困難殘疾人家庭,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家住杏林街道曾營社區的曾阿伯今年67歲,腿腳行動不便,屬於二級傷殘,一直獨居生活,區殘聯給曾阿伯送去了生活補貼。
「我好想去公園寫生……」銀亭社區有兩名特殊兒童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外出,得知情況後,5月16日,集美·誠毅志願者聯盟攜手益鄰助殘志願服務隊、集美街道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帶他們走進大自然,圓了繪畫夢。
上周末,集美各實踐站及志願隊伍走進村居開展愛心助殘幫扶。雙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殘疾老人送去水餃、水果等生活物品;濱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殘疾人家庭發放大米等慰問品……
集美區還充分發揮轄區資源力量,根據目前已梳理出的1075戶殘疾人名單,大力開展結對幫扶,區衛健局黨委帶著家庭醫生團隊,走進殘障人士家中,進行康健檢查;區政協進行愛心結對幫扶,幫扶殘疾兒童克服治療困難……
完善設施助力再就業
愛心屋建設作為「愛心廈門」幫扶殘疾人行動的重要載體,不僅是一項特殊的惠民政策,更是幫扶殘疾人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目前,集美區4處愛心屋正在加緊建設中,分別選址在龍舟池、霞梧廣場、寧寶購物美食廣場等人氣地段。同時,集美區積極對接國有愛心企業,為愛心屋爭取出廠低價,目前已有120多種商品備選;對待就業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爭取讓他們早日實現再就業。
此外,集美區組織鎮街對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進行指導和督導,改造內容包括坡道、扶手梯、低位灶臺等,進一步提升殘障家庭的便利度、幸福感。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