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700, 閱讀時間:3分鐘
未來,你好!
近日,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首次公開可植入腦部的Neuralink設備和操作植入手術的機器人,現場用小豬展示了這項技術。這場發布會引起全球熱議,其中這臺馬斯克身邊的手術機器人特別引人矚目。
這臺全自動工作的植入設備能每分鐘自動往大腦植入 6 根線(192 個電極),並能自動避開大腦血管,避免傷害大腦神經元。只見一道綠光閃過,手術就完成了
眼前的一切仿佛「黑客帝國」已經來臨,令人咋舌
其實,手術機器人早已經應用於臨床,目前應用於骨科、神經外科及腔道外科等多個領域,其中以腔道手術機器人應用更為廣泛,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手術機器人的發展歷程
美國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1987 年,斯坦福研究院聯合工程師和外科醫生一起發明了「遠程手術系統」(SRI System)。試圖通過這臺機器遠程對戰場上的士兵進行手術
1995年,微創手術、機器人技術和人機互動方面的專家聯手,成立了美國Intuitive公司。他們在原有基礎之上改進,不斷推陳出新,但很忠實地沿用「達文西」作為系統名稱(達文西是義大利畫家、發明家,同時精通人體解剖結構,研究者通過命名向祖師爺致敬)
1999年,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成為第一個獲得許可的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
2000 年,Intuitive 終於獲得美國 FDA 許可,並宣布上市
2015 年 Intuitive 售出 492 臺達文西機器人,全球累計達到 3597 臺。達文西機器人進行了 65 萬例手術。目前,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已應用於泌尿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和婦科手術中
中國「妙手S」手術機器人
2008年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組織,威高集團、天津大學、中南大學、二炮總醫院等單位承擔的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妙手S」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究項目啟動
2018年「妙手S」手術機器人在湘雅三院開展了103例臨床研究,為產品的臨床試驗奠定了基礎
2019年「妙手S」手術機器人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運用5G網絡技術,跨越3000公裡,為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手術室的臨床動物成功地實施了3臺手術,開啟了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新時代
手術機器人能做啥手術
手術機器人的應用覆蓋了普外科(肝膽胰、胃腸)、泌尿外科、頭頸外科、婦科等各個領域
例如胸外科的食管切除術,泌尿外科的前列腺、膀胱及腎臟切除術,普通外科的胃、結腸、膽囊、乳房、甲狀腺切除術,婦產科的卵巢、子宮切除術,除此之外,心臟外科、耳鼻咽喉科均應用了手術機器人
目前,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國內主要用於泌尿外科(45.86%)、胸外科(12.28%)、婦產科(11.58%)。
機器人手術的優勢
優勢一:主刀醫生自行控制鏡頭,裸眼三維高清視野可以為醫生提供更真實的手術感受
優勢二:機器人擁有七個自由度,540度旋轉,突破了人手極限的可轉腕手術器械,可以在狹窄解剖區域順暢操作,比人手更靈活
優勢三:機器人還可以自動過濾人手的震顫、眼手協調無延時準確重現人手動作,克服了傳統腔鏡的固有缺點,讓醫生的操作更穩定、更精細
優勢四:除了對患者具有創傷小、出血少、併發症少、恢復快等特點外,圖像截取,圖像自動儲存到優盤,方便積累手術經驗,縮短學習曲線
開放手術、腔鏡手術及機器人手術怎麼選擇
這個問題不能單純去說哪個方式一定比哪個方式更好,一定要根據不同的適應症,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手術方式
以腎癌為例,過大的腫瘤或者局部轉移的腫瘤,需要快速完成腫瘤切除,那麼開放手術能使患者獲益更大
腫瘤位置刁鑽或淋巴結腫大累積組織結構,腹腔鏡手術會出現視覺死角時,機器人手術或開放手術會有更大的優勢
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手術機器人具有觸覺反饋體系缺失,使用成本昂貴等等不足之處
所以不管是開腹手術,還是傳統腹腔鏡手術,亦或是機器人手術,三種手術方式不會相互取代,而是相輔相成、協同發展,最終目的是實現患者利益的最大化
手術機器人未來展望
未來是人工智慧的時代,發展醫療健康人工智慧也勢在必行,把握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積極探索推動智能化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依託 5G 網絡,一定能夠突破手術操作的空間限制,利用手術機器人開展遠程手術,病人可以藉助機器人接受遠程手術,這也是醫療服務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3大醫療價值理念體現的最好詮釋
那麼問題來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手術機器人在哪裡可以找到?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Unsplash, Soogif,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