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下滑11%,平安降4%,綜改首月成績單,車險、非車皆滑坡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慧保天下

自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車險綜改,其究竟會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一直備受關注。據公開數據,車險綜改首月(2020年9月19日至10月18日),財險業車均保費從3700元下降到2700元,平均降幅為27%,90%的消費者車險保費下降。其中,保費下降超過30%的消費者佔比達到 69%。

可以說,面向消費者,車險綜改「降價、增保、提質」的目標已經初步達成,但對於險企而言,考驗才剛剛開始。

『慧保天下』關注車險綜合改革給消費者、行業帶來的改革紅利、宏觀影響,卻也高度關注每一個市場主體在這個過程中的掙扎蛻變。車險綜改的影響註定是深遠的,而那些最終在遊戲中生存下來的,一定就代表了行業的未來趨勢。

近日,上市財險公司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相繼發布10月保費數據,交出車險綜改後的首個完整月份成績單。而他們的數據顯示,即便是巨頭險企,也扛不住車險綜合改革導致車均保費下降的負面影響。

人保、平安10月單月原保險保費都出現了顯著下滑,同比增速分別為-11%、-4%;車險業務增速下滑是導致這些險企總保費下滑的主要原因,10月單月分別下滑7%、4%;出人意料的是,非車險業務同期也出現明顯下滑,10月單月,人保下滑22%,平安也下滑4%。

從人保給出的細分數據來看,信保業務收縮是其非車險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7-10月單月,人保信保業務分別下滑82%、85%、99%、97%,近兩月,其信保業務保費收入已不足5000萬元。

太保沒有公布車險、非車險業務的詳細數據,但從單月保費收入來看,其卻是「老三家」中唯一一個在「月考」中實現單月保費正增長的險企——10月單月保費增速高達6%。這或與其準備充分有關。

人保財險

單月原保費下降達11%,其中車險下降7%,非車險下降22%,信保業務再拖後腿

作為財險業領頭羊,人保財險前10月保費收入3703.45億元,同比增長2.52%。但就單月來看,10月份人保財險保費收入261.72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滑11%,成為3月財險市場回暖以來,單月保費收入最低的一個月,甚至是全年增速最低的一個月。

從不同業務板塊看,受9月開始實施的車險綜改等因素影響,人保財險10月份車險保費收入194.17億元,同比下滑7.15%,較9月份驟降45個億,環比降幅達到18.8%。同樣的,10月也就成為2020年以來人保財險車險收入第二低的月份,僅高於疫情最嚴重的2月份。雖然從整體看,前10月的車險保費仍然保持了5%的增幅,但車險綜改落地也不過月餘,由此帶來的保費負增長或許還只是個開始。

車險保費增速下滑,非車險業務則需要扛起大旗。但從數據看,前10月人保財險非車險保費收入增幅為6.36%,較車險僅高出1.4個百分點。就單月來看,7月份開始,人保財險非車業務整體出現下滑趨勢,8月份下滑幅度一度達到-24%,9月份雖有所好轉,但在10月又重新跌落到-22%。

分具體險種看,信保業務的收縮或是人保財險非車業務下滑的主要原因。2019年,人保財險信保業務承保虧損高達29.5億元,開始主動收縮信保規模。2020年上半年,人保財險又捲入助貸部門調整、武漢金凰假黃金等事件,截至2020年6月末,人保財險信保業務保費收入同比下滑58%。7-10月單月,信保業務分別下滑82%、85%、99%、97%,近兩月,其信保業務保費收入已不足5000萬元,其決心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信保業務全方面收縮,人保財險的農險業務仍保持著較高增速,除了8月份下滑5%以外,6-10月份單月均保持兩位數增長,9月單月農險保費收入達到21億元,增幅高達39.5%。但整體來看,隨著車險綜改壓縮車險利潤空間,非車險競爭加劇,農險的高增速仍然難掩單月非車頹勢。

平安產險

車險單月下滑4%,非車險同樣單月下滑4%

如上圖所示,從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來看,平安產險在前10月依然維持正增長——其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406.63億元,同比增速達到9.9%。

但與前9月增速相比,已經開始出現大幅回落。前9月,其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194.9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1.49%。

如上圖所示,平安產險前10月累計保費增速大幅回落的原因無他,就是10月單月保費收入大幅回落導致的。

統計顯示,10月單月,其實現保費收入211.74億元,同比增速為-4.20%,即相較去年同比下滑超過4個百分點——車險巨頭也難以擺脫車險綜合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分析認為,其車險主要以家用車為主,是此次綜合改革中降價幅度較大的業務類型,因此承受的壓力也相對更大。

具體到車險業務,前10月,依然維持正增長,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22.29億元,同比增速5.0%,相較於前9月的6%略有回調。

但就單月保費收入而言,其車險業務10月單月的保費收入為151.57億元,同比增速則從9月單月的9.7%,迅速降至-4.3%,車險綜改首月,業務發展遭遇冰封。

就2020年前10月各個月份而言,10月的表現僅略好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月,2月單月,平安產險車險業務同比增速低至-15.0%。

值得注意的是,前10月,平安產險車險保費在總保費收入中的佔比達到67%,車險保費收入的單邊下滑,也因而成為導致其10月單月保費負增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在車險保費收入下降的同時,平安產險非車險保費收入也出現顯著的下降,10單月保費增速同比下降4.0%,與車險下降幅度類似。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與其收縮保證保險規模有關。

不過,儘管非車險在10月也出現了顯著的負增長,但整體上,得益於前期的高速增長,前10月,其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84.34億元,同比增速依然高達21.7%,成為拉動平安產險保費的重要原因,在全部保費收入中的佔比依然較低,僅為33%。

其中意健險更是成為增長主力,前10月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40.39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2%。

太保產險

「老三家」綜改「王者」,10月單月保費不降反升,達6%

太保產險出人意料的成為了「老三家』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前10月其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250.11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4.04%,遠高於人保財險同期的2.52%,平安產險同期的9.9%。

更難能可貴的是其10月單月保費收入也維持了正增長,實現保費收入104.01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70%,成為「老三家」中唯一實現10月單月保費正增長的險企。

當然,與其他月份相比,10月的頹勢依然是顯著的,2020年1-10月,太保產險單月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14.83%、-10.82%、16.41%、14.80%、16.38%、12.23%、21.69%、18.45%、22.24%、5.70%,可以看到,10月單月保費增速僅優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月。而其之所以能夠保持整體兩位數的正增長,也主要得益於三季度的高速增長,其中7月、9月單月保費增速甚至高達20%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車險綜改的推進有比較明確的時間表,很多險企為應對車險綜改導致的保費收入下滑,紛紛提前布局,加大費用投入力度,搶佔市場,在車險綜改推出後,也利用窗口期大肆收攬保費,這成為一些險企能夠逆勢而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財產險市場一直馬太效應明顯,龍頭險企因為規模龐大,品牌價值突出,在市場競爭中優勢明顯,但此番車險綜改,以人保、平安為首的龍頭險企都承受不住,單月車險保費紛紛下滑的同時,搶抓的非車險業務卻也承壓明顯,其餘中小險企的處境就更加可想而知。而這還只是首個完整月份的成績,隨著車險綜改的持續,其影響也勢必更加深入,財險行業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車險綜改首月成績單出爐:財險龍頭保費增速轉負,人保財險10月車險...
    2020年9月19日,車險綜合改革正式開啟,10月份是車險綜合改革落地之後的第一個完整月度,隨著上市險企披露10月份保費數據,車險綜改首月成績單浮出水面。從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兩家披露的車險數據可以看出,在車險綜改後的首個完整月份,兩家財險巨頭的車險保費增速均顯示大幅下滑,其中,人保財險10月保費數據為194.17億元,同比下降7.15%;平安財險為151.57億元,同比下降4.26%。太保財險未披露單獨車險數據。
  • 車險綜改「讓利」衝擊波:10月人保、平安兩財險保費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人保財險10月原保費收入同比下降11.27%,同期平安財險的原保費收入同比下滑4.2%,唯有太保財險當月原保費收入實現5.7%的正增長。11月13日,國泰君安劉欣琦非銀金融研究團隊在最新發表的研報中指出,以人保財險為首的頭部財險公司10月保費收入出現顯著下滑,一是因車險綜合改革落地滿月,老客戶車均保費下降,對保險公司保費增速造成負面影響,平安財險和人保財險的單月車險保費增速分別為-4.3%和-7.2%;二是受高風險信用險業務出清的影響仍在延續,人保財險單月信用險增速為-97.5%,也拖累整體非車險增長
  • 車險綜改衝擊波: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降幅皆近兩成
    10月份是車險綜合改革落地之後的第一個完整月度,而根據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最新披露的今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數據,10月份單月,兩家險企的車險保費收入環比皆改變了此前的上漲之勢,轉而呈現近兩成的環比下降。結合兩家險企此前發布的月度數據,《證券日報》記者計算發現,10月份單月,人保財險取得車險保費收入約194.17億元,環比9月份下降了18.7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2%;同時,平安產險取得車險保費收入約151.57億元,環比9月份下降了17.6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這意味著車險行業二、三季度以來的平穩增長勢頭出現了轉折。
  • 車險綜改落地後首月:車險保費增速下滑 險企預計2021年下降15%-20%
    原標題:車險保費增速下滑,保險公司下調預算目標   轉眼間,車險綜改實施已經「滿月」了。記者採訪了解到,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後,消費者實際的保費支出有降有升,總體符合「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原則。改革落地後,保險公司的車險保費增速均有所下滑,各保險公司因此紛紛下調預算目標,定調負增長,預計2021年下降15%-20%。
  • 車險綜改滿月成績單出爐,險企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10月是車險綜合改革開啟之後的第一個完整月份,綜改的成績單如何?最近,銀保監會發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車險綜改正在往既定的「加量減價」方向邁進。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10月單月車險件均保額環比與同比均大幅上升的情況下,車險保費收入呈現16.91%以及6.35%的環比及同比下降,約90%的車險客戶年繳保費下降。
  • 車險綜合改革首月成績單出爐:人保、平安車險保費環比降近兩成...
    記者| 苗藝偉鄒璐微備受業內關注的車險綜合改革落地後,大型上市險企交出相繼交出首月成績單,不甘心遭到進一步擠壓的中小險企也紛紛拿出科技方案應對這一改革大潮。頭部險企首月保費「兩降一增」今年9月15日,銀保監會印發《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短期目標,改革涉及車險產業鏈各個環節,包括提升交強險責任限額、完善商車險保障制度,提高車險行業的市場化水平等。
  • 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增速收窄「開門紅」戰略調整及車險綜改為主因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3270.46 億元,同比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增速有所收窄。11月單月,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1334.70億元,環比下降3.45% ,同比下降8.07%。
  • 車險綜改後:約90%客戶年繳保費下降 車均保費由每輛3700元降至2700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官微信息顯示,此次銀保監會推動實施的車險綜合改革,一個多月來指向的「降價、增保」目標效果顯著,出現保費價格下降、手續費率下降「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上升、商車險投保率上升「雙升」的新局面,市場亂象得到明顯規範。
  • 中國平安等五大險企年內保費近2.2萬億 車險增速明顯放緩
    從各險企前個10月保費同比增速來看,新華保險增速最快,為22.7%;中國人壽次之,為8.74%。引人注意的是,10月份單月,作為上市險企財險業務中佔比最大的車險業務,受車險綜改影響,增速明顯放緩。已披露相關數據的中國平安與中國人保10月份車險同比增速回落到-4%、-11%。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受車險綜改影響,10月份車險保費同比增速出現行業性普降。
  • 保費增速下降 漲降費存差異 車險綜改效果顯著引發市場熱議
    原標題:保費增速下降 漲降費存差異 車險綜改效果顯著引發市場熱議   10月份是車險綜改實施後的首個完整統計月。
  • 11月壽險保費增速下降 車險持續影響財險保費增速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8000億車險綜改正式推行:中小財險的難關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郜融蓮 關係上億車主切身利益的車險綜合改革已於9月19日正式啟動,本輪改革吸引消費者關注的莫過於車險保障內容的擴充。 《每日財報》注意到,此次車改在一定程度上讓利消費者,如提升交強險賠償限額、增加保險公司賠付金額等。
  • 中小險企「壓力大」 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降幅皆近兩成
    車險綜合改革對險企車險保費收入的影響已經有所體現。10月份是車險綜合改革落地之後的第一個完整月度,而根據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最新披露的今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數據,10月份單月,兩家險企的車險保費收入環比皆改變了此前的上漲之勢,轉而呈現近兩成的環比下降。
  • 保險業前10月保費出爐: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
    對於細分領域,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在人身險行業,續期拉動保費增速回升,但重心已轉向明年「開門紅」;在財產險行業,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多項細分領域承壓導致非車險首現負增長;長端利率企穩向上,保險大類資產配置加大主動型債券類資產配置。
  • 車險綜改後讓利消費者千億元 多險企車險「雙11」再打八折
    本報記者 蘇向杲自9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施行以來,已過去一個多月,在這期間,消費者和車主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多家財險公司及多位車主進行了調查。
  • 車險綜改後讓利消費者千億元,「雙11」多險企車險再打8折
    自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9月19日施行以來,已過去一個多月,期間消費者和車主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金融1號院」對多家財險公司及多位車主進行調查。
  • 車險綜改「滿月」 風險導向定價獎勵「好車主」
    編者按  消費者對於本輪車險綜改後的保費變化感受不盡相同,實際保費支出有降有升。在服務拓展的同時,一些車主繳納的保費因車型風險水平不同以及駕駛習慣差異而有所上浮,但總體符合此番車險綜改「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原則。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對於細分領域,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在人身險行業,續期拉動保費增速回升,但重心已轉向明年「開門紅」;在財產險行業,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多項細分領域承壓導致非車首現負增長;長端利率企穩向上,保險大類資產配置加大主動型債券類資產配置。
  • 車險綜改施行以來 消費者和車主是否感受到真實惠?
    自9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施行以來,已過去一個多月,在這期間,消費者和車主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多家財險公司及多位車主進行了調查。
  • 89家財險公司首月成績掃描:Top10僅人保財險下滑 健康險保費攀升...
    3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的一組數據顯示,1月89家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僅同比增長4.5%,增速下滑明顯。分公司來看,「老大哥」人保財險增長率不及行業均值,成為TOP10中唯一負增長險企;依險種而言,車險首月增長率及佔比雙雙下滑,而健康險增速領跑,佔比首超保證保險,成為財險公司第一大非車險種。但保費攀升的背後,不容忽視的是健康險承保利潤率較低、承保虧損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