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前,我們用來拍照的,一般是相機。相機市場通過一輪一輪的洗牌和淘汰,現在能夠傲視全球相機市場的品牌就剩下那麼幾個了,什麼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等等,但是,只要是一提起「照相機」,大家脫口而出的多半是「佳能」、「尼康」。我們今天要說的內容就是其中一類叫「佳能」的相機。
說起佳能相機,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佳能,感動常在」這句宣傳詞吧。佳能相機拍攝人像好在顏色,好在對人像皮膚的處理,更符合大眾的審美。用佳能自家大光圈的鏡頭拍攝人像,皮膚像是打扮了一樣,特別是拍美人照片成像效果白裡透紅,這也是佳能跟其他品牌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你要經常使用佳能拍人像,再去用尼康拍人像就會感到他們之間還是有很明顯的色彩差距。這也是影樓為什麼喜歡用佳能。但是,你知道「佳能(Canon)是什麼意思嗎?「佳能」(Canon)名字的來源又是什麼?下面,摩西英語「詞源法」中就講到了「佳能」(Canon)名字的來源。
「佳能」(Canon)的中文意思則是「觀音」( Avalokitesvara)。什麼?佳能相機竟然與觀音菩薩有關?沒錯,你完全沒有聽錯,也沒有看錯,佳能(Canon)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佳能一開始的名字為「精機光學研究所」。創始人是位日本信佛的醫學博士——吉田五郎,取此名的靈感出自他抬頭眺望天空而來。1934年,吉田五郎從自己創建的「精機光學研究所」中,發布了日本初個國產精細小型相機。相機取名為「KAWANON」,其讀音為「Canon」,與日語詞彙「觀音」的發音相同。據說,採用與「觀音」相同的發音,是因為篤信佛教的吉田五郎,期許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加持,讓他能創造出世界上更好的相機。1935年,佳能正式更名為「Canon」。
看完了「佳能」(Canon)名字的來源之後,我們再來看「觀音」(Avalokitesvara)這個英語單詞,它是由很多部分組合而成的。前面的ava-詞根是「down Avatar」,是「化身」的意思;lokit是looking(看)的意思;後面的tar-是「he who crosses(穿越,跨過)」,是「大神下凡」;svara就相當於「lord」,是「主」之類的意思。所以這四個部分連在一起就是Avalokitesvara,它就相當於「the lord who looks down」,是「觀察/傾聽世界的聲音或民間的疾苦的人」,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觀音菩薩」。
好了,以上就是摩西英語「詞源法」中關於「佳能」(Canon)名字的來源的介紹,大家是不是都沒有想到?現在大家知道了,有沒有一種更親切的感覺呢?反正小編覺得還挺親切的。另外,如果大家覺得通過摩西英語「詞源法」來學習英語比較輕鬆快樂的話,歡迎大家搜索關注「摩西英語」公眾號,我們會不定期發布趣味英語小故事,助力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