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在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技術正逐步重塑金融行業背景的大趨勢下,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加速改變了人們的金融生活,改革了金融行業的服務模式,同樣加快了金融科技在金融業的發展和應用,也加快了金融業數位化轉型進程。
恆天基金在2020年全年,發力布局線上理財,加強在數位化、網絡金融服務方面建設,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受益頗多。今天我們特別採訪恆天基金網絡金融中心負責人邵亞娟女士,就當下線上理財發展趨勢、如何拓展恆天基金今後的數位化服務及恆天基金2021年網絡金融服務的創新性改革三方面發問,旨在帶領投資者一探恆天基金網路金融未來之發展規劃,以下為採訪內容,enjoy~
人物介紹:邵亞娟,恆天基金網絡金融中心負責人。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16年從業經驗,曾先後擔任阿爾卡特朗訊中國無線事業部項目經理,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移動業務部負責人、品牌管理部品牌經理等職務。有豐富的公募基金網際網路營銷、品牌、項目管理工作經驗。
1.2020年的突發疫情,全方位加速了線上理財在各個維度的推進,您認為線上理財會成為主流趨勢嗎?
邵亞娟:自從1997年招行率先成立中國第一家網上銀行至今,線上理財業務歷經多年發展,從野蠻生長的上半場,已經進入到規範化運營的下半場。在此期間,金融科技的發展使得傳統金融服務不斷的顛覆和創新,較大程度上改變了客戶的理財習慣。線上理財跨越時間、地域限制,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加持,大大節省了客戶的交易成本。特別是在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在「宅經濟」的帶動下,2020年6月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躍升到了10.9億,這無疑大大強化了理財業務的線上化趨勢,線上理財成為主流的趨勢不可逆轉。
2.線上理財未來的發展方向,您認為是什麼?作為恆天基金網絡金融中心負責人,您會如何推進公司的線上理財服務?
邵亞娟:未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強監管下的政策落地,我認為線上理財業務會有幾個方面的發展方向:
理財平臺規範化。線上理財業務經過前些年的爆發式增長,導致金融和科技公司的邊界越來越模糊,Fintech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新的業務模式,這給金融創新帶來了積極的正向意義;但另一方面,跨界過度融合也導致一些機構脫離了金融規範化運作的本源,一味追求創新模式,催生了一定的金融風險。未來隨著國家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金融科技發展過剩的泡沫會逐漸褪去,線上理財業務也必然會朝著更加規範、更加透明和更加穩健的方向發展。
財富管理投顧化。過去十年的資本市場發展迅猛,也產生了不少十年十倍的牛基,但普遍存在基金賺錢基民賠錢的情形。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許多資產管理公司以規模作為產品發行的主要導向;財富管理公司和三方渠道則為了短期盈利,大多採取順周期的銷售模式,重銷售輕投顧;而基民缺少正確的投資理念,普遍存在追漲殺跌、持倉周期短的特點。特別是在「觸手可得」的線上理財平臺,便捷的交易流程、順人性的互動設計更是為短期銷售目標的達成帶來了極大便利。證監會去年下發的《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正是基金行業應對上述現象,在投顧驅動路上邁出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未來隨著用戶投資理念的日益成熟,財富管理公司要想在行業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投顧驅動的專業能力建設是重中之重。
客戶服務精細化。世界知名的顧問公司Gartner曾經做過一項調研,結果顯示,預計到2020年底,客戶體驗將會超過產品和價格,成為客戶做出交易決策的主要因素。這種趨勢投射到金融行業,投資者對於交易體驗的期望日益提升,這就要求財富管理機構更加了解每一個客戶;而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成熟,可以幫助我們收集、處理、分析大規模的用戶數據,為通過技術手段提升客戶體驗提供了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數位化轉型課題應運而生,未來的線上業務,誰能更懂客戶,更能通過專業服務和精細化運營佔領客戶心智,誰就獲得了市場先機。
競爭格局集中化。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一大特點是馬太效應,強者恆強,贏者通吃。其原因在於,網際網路金融的制勝點在於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融合。而撬動這三者的一大關鍵因素,是規模效應。規模越大,資金的二次流轉更易達成,因此流動性越好,就有更多的資本可以博取較高收益。餘額寶就是最好的例證。對於財富管理行業而言,隨著新中產人群日益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他們對於線上財富管理的需求會更加旺盛,平臺的馬太效應也會更加明顯,專業的大型機構或平臺會獲得更多客戶買單,反之,不具備專業服務能力的機構必將出局。
恆天作為財富管理行業的引領者,在過去12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從行業發展和客戶服務角度出發,持續探索優質的業務模式。特別是在今年,公司提出了「以客戶為中心,投顧驅動」的全新戰略,網絡金融中心作為其中一環,也會圍繞公司的戰略核心,全力打造具有恆天特色的顧問式理財服務平臺,為中高淨值用戶提供專業、省心的財富管理服務。
3.5G時代的來臨,必然加速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對於恆天基金的數位化服務,您會如何進一步拓寬其發展邊界?
邵亞娟:數位化轉型不是簡單地開發線上產品,而是對金融機構經營文化、理念的革新,以及組織架構、考核體系、人才培養機制的全方位再造,是一場全新的考驗。當前,金融科技迅猛發展,雲計算、區塊鏈、5G技術等可能成為數位化轉型的強力支撐,金融機構應積極借力金融科技賦能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應腳踏實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更要與自身原有業務相互適應、磨合提升。對於恆天基金的數位化服務,我將從以下幾方面拓展其發展邊界:
提升業務支撐能力
首先,藉助數位化手段,推動業務流程、用戶交互的升級優化,完善基礎能力建設,使得平臺能夠快速適應線上交易的需要,給用戶專業、省心的理財體驗;其次,在核心能力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啟動與支付機構、數據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商的戰略合作,聚合金融科技生態圈的優質資源,聯合打造專業、完善的在線理財平臺。
連結專業服務能力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結,連結人與產品、人與服務、人與人。我們的線上業務也會基於連結的本質,將優質的基金管理人、專業的理財投資顧問、大量有著個性化需求的個人及機構客戶,通過安全、高效的平臺能力,有效連結;並會持續引進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的優秀人才,致力打造一支高效專業的敏捷開發團隊,結合各方需求持續迭代,從而能夠適應線上理財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為資管行業的頭部機構發展貢獻力量,為客戶的財富保駕護航,為優秀理財顧問的投顧能力提供展現的平臺,進而為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的有序發展賦能。
打造精細運營能力
要想使得公司及系統所沉澱的各類資源能夠得到高效、低成本高收益的利用,同時避免以往粗獷的運營模式導致部分偏好不匹配的客戶體驗受損,精細化運營是需要打造的核心能力。
構建組織協同能力
再完善的線上系統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線下獨立運行,網際網路發展的腳步太快,以至於很多一味追隨的企業,忘記了還有一批「被網際網路遺忘的人」,他們可能有著強烈的理財需求,但是仍然停留在傳統線下的理財習慣中,無法跟上網際網路發展的節奏。我們在大力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也要同時關注這些客戶的需要。線上支付與線下匯款相結合、線上運營與線下服務相結合、線上團隊與線下團隊相結合,是我們在平臺建設中不會遺落的課題。這就需要在數位化服務流程中的關鍵節點,對於可能會需要的線下觸點,做充分考慮和設計,構建基於線上線下組織協同的業務價值鏈,確保我們的理財業務不會因為快速發展而遺落掉每一位客戶。
4.創新性對網絡金融服務來說,要求更高。在2021年,在網絡金融服務方面,您有哪些創新規劃和我們分享一下?
邵亞娟:網絡金融與傳統金融相比,體現的創新不僅僅是計算機技術的創新,更重要的是金融的的運行方式和產品服務理念的變化。對於恆天基金來說,2021年將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其網絡金融服務:
拓展服務邊界。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構建一站式數位化服務及基於客戶關係洞察的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務平臺;並且通過交易擴容、提速等系列措施,提升單位時間的服務容量及單位客戶的服務效率;通過對用戶帳戶的底層優化,從原有關注單品交易的業務模式,過渡到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圍繞帳戶資產、收益等進行帳戶分析及投資建議的服務模式,為資產配置流程打基礎。
加強場景化設計。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輔助,結合不同用戶群體的資產情況、收益率目標、資金使用場景等,匹配以不同的場景化設計,比如「四筆錢理念」、基於教育儲備、養老儲備、旅行基金、購房基金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理財建議,通過不同的投顧流程及投顧產品設計,尋找各類實際生活場景與理財服務的結合點,深度匹配用戶需求。
智能化的資產配置服務。原有通過線下KYC的方式給客戶提供資產配置服務的方式,理財師和客戶耗費的時間成本較高,且無法在客戶實際理財需要發生變化時及時感知。我們期望通過AI手段,打造智能理財顧問角色,可根據客戶需要隨時在線上進行相關的KYC服務,結合匹配底層資產配置模型的智能算法,即時生成配置報告,方便客戶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同時對於有特別線下KYC需要的客戶,打通線上線下的信息通路,保障針對不同客戶需求分層服務的需要。
新時代新發展、新機遇新要求,趨勢的背後是對時代投資脈絡的把控,服務模式的升級轉型是為更好地服務客戶,作為第三方理財行業的佼佼者,恆天基金在發展進程中不斷提升內功,只為能更好地實現客戶財富的保值增值。未來,恆天基金將步履不停,深耕財富管理,踐行金融企業之社會責任,實現與客戶的共贏,更為金融行業的不斷升級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典範力量。
(來源 南方財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