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來都沒有戒手機的想法,平時手機放包,聽音樂大部分時候都用用Philips的MP3,閱讀和寫作大部分都在筆記本電腦上完成的。手機僅僅是碎片化時間看書,記錄靈感的一個解決方案而已。
曾經一段時間,各種幫助戒手機的APP很受歡迎,但大家很快發現一切都不過是掩耳盜鈴,去使用這些APP本身就意味著你已經對手機產生了依賴性。於是便有人決定把手機戒掉,少使用,甚至不使用。
筆者一直都認為『 戒手機 』是個挺空洞的概念,手機是戒不掉,也不能戒,也不需要戒的,我們需要通過手機通訊、支付、購物,進行碎片化時間學習, 你盡可以用盡一切手段把它戒掉,但代價一定是慘重的,無論在通訊還是支付的效率上,你永遠慢別人一步,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多樣性也會嚴重受限;並且,在學習和工作之餘,手機也能給我們的娛樂和休閒提供更多選擇。
麥克盧漢說『 人是媒介的延伸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手機便成為了這樣一個具體的延伸,成為人的一個器官——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再怎麼進行這是異化或病態的分析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活在當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 如何管理手機 』,而不是『 戒手機 』。
當手機已經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只有接受,只有擁抱,並且學習著去管理它。
管理手機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一個『 批處理 』工具便好:在手帳本或者便利貼中記錄需要在手機上完成的各種各樣的小事情,比如回復QQ和微信,網購個什麼東西,完成學校或者公司的形式化的任務……整理文件、標註書本和電影、找書……
這些事情本身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但是我們往往想起來就做,最終打亂了大任務,導致任務管理混亂。所以,把小任務留到合適的碎片時間時段解決(比如排隊、等人或者通勤時),或者安排一個專門的時間段來做(比如已經學習得有點累了,可以做點其他事情的時候)。
用好「批處理」工具,就像是給自己配了一個秘書,它能幫你記下那些瑣碎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在恰當的時候提醒你去完成,大塊時間才能被很好的利用起來。
批處理工具還有一個更為強大的作用,那就是有了這個清單之後,你就可以把手機電腦斷網,在需要的時候才聯網,這能為你省下大量的時間。
有時,筆者正在使用電腦整理筆記或者看書,突然想到要聯網才能做的事情,雖然知道只要把右下角的飛行模式關掉就行,但我還是會掏出手帳本,在批處理一欄記錄下要做的事情,然後集中時間去完成,因為我知道,一旦聯網,我就會「滑坡」,滑到哪裡,是我所不能控制的。
到現在,我已經堅持連續使用批處理工具三年多了,手機偶爾會打擾我,誘惑我,但它早已被我馴服。
文中提到的『 手帳本 』工具,筆者在這篇文章裡做了詳細說明:
在下面這個專欄中,包含了所有關於時間管理、自律和狀態管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