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1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有不少人收到自稱「銀行官方客服」發送的信用卡逾期提醒簡訊,並聲稱違反相關規定將追責並上報徵信。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比較典型的電信詐騙類型,公眾要提高警惕,非官方簡訊、電話一律不理會,簡訊動態驗證碼不隨意告訴他人,簡訊內不明連結不亂點,避免掉入詐騙陷阱。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題圖:資料圖
利用「通知簡訊」誘導客戶入套
最近,市民吳先生收到自稱銀行官方客服發送的簡訊,稱客戶卡片已逾期,根據相關規定一旦提起訴訟將被納入失信執行人名單,影響出行及消費,需儘快聯繫銀行客服,並附上一個私人電話。
吳先生聯繫後,對方要求其配合做銀行流水以刪除不良徵信。在此過程中,不法分子誘導吳先生說出了自己的卡號、簡訊動態驗證碼等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盜走吳先生卡內5萬餘元。
在此類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一步步騙取受騙人的信任,獲取其身份證、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然後利用客戶名義申請信用卡現金分期,或去網貸平臺註冊借錢,最後造成受騙人資金損失。
分析發現,此類詐騙簡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種:
第一種是上述吳先生的例子,假借「官方客服」通知用戶信用卡已經逾期,將追求其責任並上傳徵信系統,根據相關規定一旦提起訴訟,將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影響出行及消費,需儘快聯繫「客服」處理;
第二種是通知用戶涉嫌信用卡惡意透支,已正式立案審核並建立檔案,後續不再接受任何庭外調節,需儘快聯繫「客服」說明情況;
第三種是告知用戶可為其特批大幅度利息減免,過期將視為自動放棄並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並永久取消減免資格,需儘快聯繫「客服」處理。
銀行專家指出,三類簡訊的共同點是利用一些客戶不了解徵信上報機制及法律常識,進行威脅恐嚇,且最後附上的「客服」聯繫方式均為私人手機號。此外,發送簡訊的號碼也非銀行「955××」開頭的官方客服電話。除了上述三種典型的詐騙簡訊,相關信用卡業務類電信詐騙還有諸如核實或更新客戶個人信息、信用卡提額、信用卡套現、信用卡積分兌換、清除不良徵信記錄等等。
非銀行官方簡訊不理會、含連結不要點
針對上述一系列電信詐騙手段,信用卡機構從分辨真假客服和資金安全兩個方面支招防詐騙攻略。首先,官方客服不會通過私人電話聯繫客戶或以清空額度及註銷帳戶的名義要求客戶將資金轉移到指定帳戶;另外,在微信微博等網際網路平臺上,官方客服也不會通過私人帳號聯繫客戶,以辦理業務名義索要客戶銀行帳號及密碼等個人敏感信息。
在資金安全方面,以消除不良徵信名義提前收取保證金、押金等行為均是詐騙手段,不良徵信是不能人為消除的。另外,以帳戶異常名義要求將帳戶或銀行卡中的資金轉移到指定安全帳戶的行為,也是常見的詐騙手段之一,謹記錢放在自己的帳戶裡才是最安全的。(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最後提醒用戶,如遇非官方電話不要理會,簡訊中的連結不要隨意點擊,這些連結很可能是為了套取客戶的個人信息;同時,簡訊中的電話不要直接回撥,個人隱私信息不要輕易告訴他人。如有疑問,應及時聯繫官方客服或至櫃檯詢問或核實,以保證自身財產安全。
信息來源/防騙大數據
出 品:阿拉善盟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
原標題:《【警方提示】收到信用卡逾期簡訊,「客服」竟是手機號?這是詐騙無疑!》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