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好文!mini LED專利技術分析來了

2021-01-04 上海市總工會

  液晶顯示(LCD)和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OLED)是當前顯示技術的主流,其中OLED顯示屏已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近年來,業界提出了迷你發光二極體(mini LED)顯示和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顯示的概念,通過將發光二極體的尺寸微縮到毫米以下,使顯示屏的解析度、功耗、使用壽命等性能得到大幅優化。

  micro LED尺寸屬於微納級,現有的顯示屏生產線還不能滿足其精度要求。mini LED尺寸稍大,晶片尺寸介於50微米至200微米之間,量產的難度較小,業界普遍預期其爆發式增長將會很快到來。因此,國內的顯示技術廠家開始加緊布局mini LED相關專利,技術競爭暗流湧動。近日,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燦光電)發生專利侵權糾紛,有人士分析這是雙方大舉發力mini LED前的專利較量。本文從mini LED領域的全球專利申請整體態勢出發,基於LED裸芯製造技術、巨量轉移技術、對位技術、封裝技術等關鍵領域的技術發展現狀,對mini LED產業的專利狀況進行分析,以期為行業提供參考。

  專利申請增長較快

  筆者通過incopat平臺進行專利檢索後發現,截至2020年10月,mini LED的相關專利申請共1273項。最早的mini LED專利申請出現於2001年,之後專利申請量呈現逐年遞增但增幅較為平緩的態勢,直到2018年至2019年,開始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年申請量在200件左右,這與業界預期的mini LED即將爆發式增長相印證。

  從申請人國別上看,中國在mini LED領域的專利申請一家獨大,約佔全球申請總量的七成。經研究發現,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micro LED領域,雖然其量產條件尚不成熟,但這也體現了國外企業的前瞻性專利布局特點。

  從主要申請人上看,mini LED領域申請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星光電)、京東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方)和深圳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圳隆利)。其中,華星光電、深圳隆利關於mini LED的專利申請主題絕大部分為背光模組、顯示面板;京東方的布局則較為廣泛,申請主題除了背光模組、顯示面板之外,還涉及mini LED晶片本身。

  關鍵技術層層突破

  mini LED是從常規LED到微納尺寸的micro LED的過渡技術,其最大的特點是LED尺寸的微縮,但其仍然具有常規LED的屬性。因此,mini LED的專利競爭,繞不開常規LED基礎性專利,此次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發生專利侵權糾紛的涉案專利,便是三安光電從夏普公司購買的常規LED基礎性專利。常規LED所面臨的主要技術問題,mini LED也會涉及,因此,LED裸芯製造技術同樣是mini LED的關鍵技術之一。例如,針對外延層之間的晶格匹配以及外延層性能的改進,東莞市中晶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在外延壘晶襯底與外延壘晶層之間設置氮化鎵平臺支撐層,提高了後續外延壘晶層的晶格匹配度(公告號:CN210576000U);合肥彩虹藍光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採用小臺面和大焊盤來最大化利用發光面(公開號:CN111063778A);福建兆元光電有限公司通過P型接觸面及電流穩定層、P型電流注入層、緩衝絕緣層、應力釋放層、N型電流注入層以及N型接觸面及電流穩定層這些特殊功能層的使用,從而解決了mini LED耐電流問題、絕緣層應力問題、絕緣層粘附問題和焊盤與錫膏的粘附力問題(公開號:CN111081832A)。

  除了LED裸芯製造技術,mini LED的關鍵技術還包括整片LED裸芯製造完成後將其切分成小片(形成mini LED)並安裝到印刷電路板時的巨量轉移、對位、封裝技術。其中,巨量轉移技術,即將切割裸芯形成的大批量的微小尺寸LED轉移到印刷電路板的技術。mini LED的尺寸極小,採用常規的封裝方法在晶圓區域用吸嘴吸取LED晶片,將其轉移到指定電路上進行固晶,操作時間較長,吸嘴的吸取力度不好把控,容易造成LED晶片漏抓或者損傷等情況。針對此,廈門多彩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提出了設置晶片電極和安裝基板分別具有相反的磁性,通過磁性自組裝吸附實現巨量轉移的技術(公開號:CN109065692A);深圳市豐泰工業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通過採用粘性的PET膜一次性轉移多個晶片的技術(公開號:CN109950183A);華星光電提出了對晶片噴塗粘性液,通過具有吸附粘性液的轉移部件實現對mini LED的精確轉移的技術(公開號:CN111341710A);晶能光電有限公司提出了將紅光晶片、綠光晶片及藍光晶片P電極一側的凸臺結構嵌入聚酯薄膜的凹槽的技術,便於貼合透明導電基底及導電基板,從而實現晶片的巨量轉移(公開號:CN111063675A)。

  對位技術,即將轉移來的微小尺寸的LED裸芯和印刷電路板上的電路對位焊接的技術。mini LED晶片的尺寸和晶片之間的間隙均遠小於常規LED,晶片焊盤直徑僅為常規LED晶片的焊盤直徑的1/10,容易因mini LED晶片和電路板焊盤對位不準而失效。解決方案一般是設置對位標記,或者避免鍵合(bonding)工藝。例如廣東晶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PCB板上設置具有阻焊點的焊盤,用以定位mini LED晶片的安裝位置(公開號:CN109257872A);茂丞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晶圓級發光面板模組技術,無需切割、對位、轉移,直接在發光基板上鑽孔、填孔、貼附濾光膜,然後焊接驅動電路基板(公開號:CN111200052A);晶能光電有限公司提出了將電路板和LED晶片排列在支撐膜表面後,用封裝膠進行固化,然後用錫膏連接LED晶片電極和電路板,以降低對位的精度要求(公開號:CN109346460A)。

  封裝技術,是將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上的大批量mini LED密封從而形成均勻發光器件的技術。由於mini LED晶片之間存在間隙,且每個mini LED晶片的發光角度有限,因而兩顆mini LED晶片之間的間隙部分亮度會偏暗,使整個顯示面板呈現亮區和暗區交替分布的現象,即「滿天星」問題。解決該問題的途徑一般是提高出光角度,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和華星光電在這方面均進行了頗多的研究,例如在每個mini LED晶片的螢光膜層上對應設置凸起結構(公開號:CN109212831A)、在螢光層上對應設置梯形體結構的光學透鏡並在透鏡層上設置凹形微結構(公開號:CN109270735A)、將螢光層的折射率設置為小於封裝膠的折射率(公開號:CN109459886A)等,以提高光線的照射範圍。除此之外,華星光電還提出了在mini LED間填充螢光粉或量子點形成補光區,從而克服拼接位置處的暗線(公開號:CN110349942A),或是通過將螢光膜整面覆膜成型來保證晶片的出光在螢光膜中均勻傳導,在拼接縫處光線傳導不受阻斷(公開號:CN110491866A)。

  技術展望與建議

  目前,mini LED技術處於快速發展期,但專利申請人較為分散,尚未形成穩定格局。國內生產企業可以繼續加大巨量轉移、對位、封裝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強專利布局,通過專利交叉許可等手段,揚長避短,更好地打入mini LED這一新興領域。同時,還要前瞻性地適量布局micro LED技術,避免mini LED盛宴結束時,錯過micro LED這一更有前景的市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 郭學軍 史敏娜 孫健)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蘋果公司正在研究的Mini-LED技術究竟是什麼?
    不過,隨著Mini led的興起,Mini LED終將成為未來的主流發展趨勢。Mini LED,顧名思義是採用非常小的led來產生顯示屏的光。這項新技術可以追溯到傳統的背光LCD技術。與使用單一的大型或多個較小的局部調光背光不同,Mini-LED使用數千個微小的LED背光來提供非常優越的局部調光特性。為了滿足微型LED的分類,這些背光二極體的直徑小於0.2mm。
  • 四合一mini-LED來了!LED顯示要大變嗎-四合一Mini-LED,LED顯示屏...
    這些採用四合一mini-LED技術的產品號稱具有傳統表貼和新興COB技術的「兩全其美」的優勢。新技術之下,小間距LED顯示會迎來怎樣的變革呢?   更集成的封裝:四合一mini-LED  這輪小間距LED新品,具有兩個「創新技術特色」:第一是,MINI-led,也就是100微米或者以下顆粒尺寸的LED晶體的應用。
  • Mini LED關鍵專利技術剖析
    其中,對Mini LED晶片相當重要的覆晶結構,晶電更掌握了大部分的技術與專利,已有相當完整的技術與專利布局。此外,LED出光上的均勻化設計、搭配二次光學的設計在Mini LED時代的重要性將可能大增。
  • LED顯示屏技術的四大問題分析
    打開APP LED顯示屏技術的四大問題分析 AO-Electronics 發表於 2018-01-09 17:06:45 隨著led顯示屏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人們對它的了解程度也隨之加深。而從技術方面來講,視爵光旭認為目前我國led顯示屏技術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問題: 第一、led顯示控制晶片問題 led電子顯示屏作為真彩高解析度的一種新顯示媒體,以其清晰的圖像和高性能的播放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案例分析:實用新型專利創造性判斷中所屬技術領域的認定
    在判斷實用新型專利是否具備創造性時,《專利審查指南》規定,實用新型專利創造性的標準應當低於發明專利創造性的標準,兩者在創造性判斷標準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現有技術中是否存在相關的「技術啟示」;在判斷現有技術是否存在技術啟示時,實用新型專利更加注重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現有技術的領域,另一方面是現有技術的數量
  • 小間距、mini、micro,LED顯示三大概念有何差別
    ——當然,更大間距的產品,也是能夠應用mini-led技術的。同時,mini-led技術還有另一個內涵:LCD屏幕HDR顯示時代的新型背光源。作為液晶背光源,LED陣列不需要太高的顆粒密度,但是卻需要更高一些的亮度水平。比如8K電視,可能背光源到畫面亮度的效率不足10%,需要背光源亮度更給力。這時候,太微小的LED晶體顆粒就不能勝任,反而是mini-led技術更好用。
  • 基於專利分析的物流分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現狀
    本文運用專利情報分析方法,從專利產出概況、主要研發機構、重點技術領域三方面研究了物流分揀機器人技術發展現狀,以期為相關政府部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進一步發展物流分揀機器人技術提供決策參考。分揀是物流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對物流行業整體提質增效具有決定性作用。
  • iPad Pro 將用mini LED屏MacBook則將發
    有報導稱,蘋果公司將在2021年底使用miniLED作為「高端MacBook」的背光燈,該設備將在使用該顯示技術的12.9英寸iPad Pro於2021年初發布後推出。《電子時報》的業內人士稱,12.9英寸的iPad Pro將使用mini led背光燈,並將於2021年初上市,每個iPad Pro將使用超過1萬個miniLED燈。
  • 什麼是迷你led顯示屏(為什麼蘋果公司需要它們)?
    最近有報導稱,蘋果公司正在開發6款使用迷你led顯示技術的新產品。當它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正是成千上萬的人從他們的屏幕上抬起頭來思考,「等等,什麼是迷你led ?」實際上,在迷你led和OLED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它們是如此不同的技術。這種對比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市場營銷的原因:企業希望將mini-LED與OLED等流行的顯示技術進行對比,這樣客戶就會將它們聯繫在一起,即使這沒有科學依據。
  • 語音識別技術專利分析
    各個企業在語音識別領域的研發成果不斷湧現,為保護自身技術而同步開展的專利布局也初現端倪。本文將藉助專利數據分析方法對語音識別技術的專利保護動向做梳理和總結,歡迎大家共同探討。3、國家/地區專利價值度本次專利價值度分析融合了專利分析行業內最常見和重要的分析指標,評分從1-10分,分數越高,專利價值度越高。
  • 專利分析報告 | 增材製造專利分析——3D列印的技術趨勢
    專利分析報告 | 增材製造專利分析——3D列印的技術趨勢 2020-07-27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LCD和OLED有何優劣,mini LED和micro LED是未來屏幕趨勢嗎?
    LCD由英文翻譯過來就是「液晶顯示技術」的意思,它統治著OLED出現以前的近20年的光陰。LCD的發光主要依賴其背光層,本身是不具備發光特性的。而背光燈只有白色一種,所以就需要增加一層彩色濾光片來投射三原色。
  • 申請專利必知五要素(專利申請流程詳細分析)
    申請專利必知五要素(專利申請流程詳細分析)市場經濟存在著激烈競爭,商場如戰場,人皆知之,誰都想自己的產品能佔領市場,要達到這種目的,就要把自己的發明創造及時申請專利,使自己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法律保護,否則,你的發明創造誰都可以使用,你的產品誰都可以仿造,失去了佔有市場的機會。
  • 全球3D生物列印技術基於專利信息的發展態勢分析
    (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以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 Index)和德溫特專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s Citation Index)為基礎形成的專利信息和專利引文信息資料庫,可對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專利信息進行檢索和分析。
  • LEDinside分析師詳解「準租」問題對MiniLED產業鏈的影響
    例如COG的技術由於轉運成本較高,可能會有封裝模組廠建設在靠近面板廠的需求,但是一旦靠近一家面板工廠,很大概率會因為運輸成本的問題放棄其他客戶,這勢必導致投資的專用性提升,準租被客戶敲竹槓。如何通過好的制度安排和策略結盟來避免這種結果,就成為操盤表1中列舉的220.8億資金以及未來還可能繼續投入的M&M LED 產業玩家常常需要思考的問題。
  • 松下和飛利浦led對比分析
    飛利浦公司,2007年全球員工已達128,100人,在全球28個國家有生產基地,在150個國家設有銷售機構,擁有8萬項專利,實力超群。2011年7月11日,飛利浦宣布收購奔騰電器(上海)有限公司,金額約25億元。   2011年10月17日,飛利浦電子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85.9%;同時宣布,飛利浦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4500人。
  • 微星發布全球首款Mini LED筆記本,Mini LED成未來趨勢?
    集微網消息(文/Jimmy),不斷有消息稱,蘋果將在iPad和Macbook上用上Mini LED顯示技術。不過,微星(MSI)已搶先一步,推出全球首款Mini LED筆記本。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曾表示,mini LED技術將在未來兩三年爆發,是面板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Mini LED具有高色域、高對比度、高動態範圍等特點,同時體積更薄、更省電、壽命也更長,對比目前主流的OLED ,Mini LED在成本、功耗、體積、顯示效果等都具備優勢,相比MicroLED,Mini LED技術難度更低,更容易實現量產。
  • 新款Macbook採用mini LED屏幕;明年iPad Air或使用屏下指紋!
    目前,大部分旗艦機都用上OLED屏幕,相比LCD屏幕,OLED屏幕擁有色域廣、功耗低等優點, 上代iPhone採用了LCD與OLED 2種屏幕,而現在蘋果準備開始採用新的mini LED屏幕技術,其擁有OLED屏幕相同優點,包括高亮度和高對比度,在此基礎上mini LED屏幕則擁有更薄
  • cob光源和led光源哪個好_led與cob光源優劣勢分析
    cob光源和led光源 COB光源是將LED晶片直接貼在高反光率的鏡面金屬基板上的高光效集成面光源技術,此技術剔除了支架概念,無電鍍、無回流焊、無貼片工序,因此工序減少近三分之一,成本也節約了三分之一。 COB光源可以簡單理解為高功率集成面光源,可以根據產品外形結構設計光源的出光面積和外形尺寸。
  • 玻璃基板:LED顯示的下一個焦點
    從液晶背光源的新需求談起 mini-led固然可以大量用於獨立顯示產品,但是行業認為「液晶背光源」才是mini-led技術第一個「規模市場」:一方面,新的HDR效果標準和mini-led幾乎是絕配,另一方面更高的PPI必然要求mini-led技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