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創融合、導師扶持 北京高校大學生如何講好創業故事?

2020-12-21 北京商報

專創融合、導師扶持 北京高校大學生如何講好創業故事?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程銘劼 攝影記者:程銘劼 網編:盧揚 2020-12-18

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首都教育在北京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方面也迎來喜人成績。截至12月18日,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市教委建成了以「一街三園多點」為標誌的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在擁有導師團隊、政策扶持等創業優勢下,北京高校大學生如何講好創業故事?

「一街三園多點」 拓展創業實踐空間

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較為嚴峻的一年。儘管困難重重,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領域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據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經過近六年的努力,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

2015年,為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市教委出臺了《北京高校高質量就業創業計劃》(京教學〔2015〕1號),提出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以提升就業創業質量為重點,以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努力構建北京高校創業教育和孵化體系。

據悉,市教委通過與區政府、與企業、與高校共建方式,建設了三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良鄉園、軟體園、理工園),三園孵化總面積達21500餘平方米,團隊容量300餘支。支持並認定25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為高校分園,孵化面積近6萬平方米,能容納大學生創業團隊800餘支。「一街三園多點」創業團隊容納量達到1100餘支,拓展了大學生創業實踐空間,推進了高校創新教育和創業實踐。

此外,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均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兩年免費場地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創業園近六年來共開展了90多次的集中政策諮詢,1000餘小時的工商註冊諮詢,300餘場的專業培訓,300餘次導師一對一輔導,超過1600小時的法律服務,124次投融資對接,30多次人才招聘,近100次的團隊宣傳展示和行業產業對接活動,超過1100小時的銀行金融諮詢服務。

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廉毅翔曾在畢業後去京郊做了三年的大學生村官,在基層服務期間拜師非遺「老北京火繪葫蘆」技藝第四代傳承人牛成果,在成為第五代傳承人後,廉毅翔帶著自己的創業項目入駐「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廉毅翔根據葫蘆的特性,結合文旅開發探索出三產融合的發展模式,將葫蘆主題元素以景觀方式融入景區、度假山莊、康養基地,衍生開發出美麗鄉村的旅遊產品。在廉毅翔看來,在傳承和保護祖輩技藝的今天,自己的創業項目正讓非遺以嶄新的傳播方式和表達方式重回大眾視野:「我們是典型的三產融合項目,一產是農村農業,二產是加工製造,三產是做旅遊服務,我們的整個產業都是圍繞著葫蘆開展的,目前已經成為了京郊遊的特色項目。」 

導師扶持 提升團隊創業能力

北京大學校友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總經理王健在談及高校大學生創業的優勢時談道:「高校大學生創業不僅可以拿到政策支持,也會有導師團隊的扶持和幫助。以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例,作為高校分園代表之一,北大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搭建了創業導師體系。」

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經匯集學者、企業家、行業專家等構成400人的智庫團,包括厲以寧、張國有、俞敏洪、黃怒波、厲偉、張新華、侯軍、孫陶然、應華江、信躍升、李永新等眾多名師,為創業者提供公益創業輔導。其中,20%導師為北大教授,80%為社會實踐導師。

而在課程體系搭建方面,該中心也形成了大師談、實戰經營、管理精研、創業之路,四位一體課程體系;分別從管理學經典理論、上市公司實戰案例、中小企業運營問題解決、創業企業私董會分享等多維度提升團隊創業能力。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尹兆華強調:「創新創業項目不能只讓學生單槍匹馬去幹,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參與。目前北京科技大學已經全面推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打通本科生提前進入實驗室、參與重大科研和創新創業實踐的渠道,真正在實踐中培養創新創業的精神和能力。」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弘潤清源(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郝軒章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弘潤清源的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分布式淨飲水、石墨烯淨水材料和新型海水淡化技術上。而創始團隊正好是來自清華大學,公司發源於清華大學機械系的專利技術,是學校科研技術轉化的典型案例。

「傳統的蒸餾技術是通過將體態的不潔水蒸發形成水蒸氣再凝結之後得到可以飲用的蒸餾水,但是水分子之間由於存在著氫鍵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特別難以分離變成水蒸氣,這正是傳統蒸餾技術高能耗的原因。但是我們的材料可以打破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其蒸發效率提升十餘倍。整體來說,可以認為我們的材料是水蒸餾淨化過程的催化劑。」 郝軒章表示。

專創融合 學生創業更有溫度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高校對於大學生創業的大力扶持,北京高校的大學生創業正在走上一條專創融合的產學研一體化路線。「十三五」期間,首都各高校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充分挖掘創新創業育人過程。

尹兆華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只有與專業教育互融互通,才更有活動和生命力。據悉,北京科技大學就通過設立學分,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開展「創新創業通識、實踐培訓課、專業前沿課」線上線下課程100餘門,每年累計覆蓋學生萬餘人次。結合學科特點,建立8個「機器人」「智能車」等學科特色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開展各類創新創業賽事近30項,實現「一院一賽」,每年覆蓋學生7000餘人次,1000餘名學生可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很多賽事成果落地轉化,實現以賽促創。

在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也湧現出一批優秀大學生創業典型。如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95後」學生網紅團隊張之助,擁有全網粉絲1600萬,聯合校內扶貧團隊構建「農戶+電商+網紅」帶貨營銷模式,總成交額超500萬元,間接幫扶貧困戶200餘戶;另一位大學生創業的 「便城」無接觸餐櫃項目,在疫情期間為多家醫院提供了無接觸配餐服務,確保配餐環節零感染。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相關焦點

  •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今年掙了近4億元
    今天上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十三五」期間推進創業教育工作成果,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今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三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億元,帶動就業2217人。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開始可以追溯到2015年。
  • 如何為創業創新保駕護航?大學生創業,夢想在路上
    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7月,全國大學生創業及參與創業的有42.3萬人,比2014年增加6.8%,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我省大學生創業情況如何?我們的創業教育還存在哪些不足?作為創業導師,要對年輕的創客說什麼?對於大學生創客,在哪些方面還有可提升的空間?
  • 大學生創業政策如何摸得著?
    初步內容是用4年的時間,也就是從2014年到2017年,通過各項政策扶持、創業服務,來扶持我國80萬以上的大學生能夠實現創業。  在這個畢業季,大學生創業的話題又成為全國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  除了新一輪創業引領計劃,今年,還有一項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引人注目: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
  • 百萬獎金邀約全國大學生創業之星
    舉辦此次活動,旨在發現優秀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人才,幫助青年創客們實現創業夢想。  訓練營項目將清華大學作為高校入校宣講首站,意在向全國大學生創業者發出號召,參與到活動中來與五湖四海的青年創業者同場交流競技。活動參與對象是境內在校大學生以及畢業不滿兩年的大學生創業者,正式創業和意向創業團隊均可報名。
  • 最高20萬資金扶持!2021年湖北省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開始申報!
    各市、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團委,各高等院校:為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湖北疫後重振,鼓勵和扶持更多大學生在鄂創新創業,2021年,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團省委繼續實施湖北省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2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意項目(全國20個);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上海高校勇奪四金,上海市榮獲優秀組織獎;4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入選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第五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優秀作品匯展在尚街Loft長寧會館展出,已成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新」知名品牌……這些只是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
  • 跑步進入「創時代」 瀘州大學生創業 最高補貼10萬
    大資金扶持 引導資金上億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到,瀘州將設立大資金髮揮槓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初創期創新型企業發展。瀘州設立市級創新創業引導資金5000萬元,用於支持創新創業載體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開展創新券補助試點等。
  • 南京市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南京市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發布日期:2020-05-11 14:41 來源:南京市政府辦公廳 字體:[大 中 小] 2020年一季度,南京市扶持大學生創業1209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2.66萬人,均居全省第一。
  • 四川大學生創業可領萬元補貼 在校生可經高校貸10萬
    創業福利每項目最高補助1萬元記者了解到,對於創業的大學生,四川將給予1萬元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和在校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福利。此外,對於入駐大學生創業園區(孵化基地)的創業者,還提供場租減免和創業指導服務。在創業領域,大學生們的選擇也很豐富。凡國家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一律向各類創業主體開放。
  • 江蘇超百所高校大學生「創客」聚常州 角逐「創業王」
    ……7月16日,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第五屆國賽選拔賽暨第八屆江蘇省決賽在常州啟動。據悉,今年,江蘇省共有138所高校和71所中職校的4.2萬支團隊16.8萬人次報名參賽,經過初賽、複賽,共有250支團隊,1700多名創業「弄潮兒」進入決賽現場,他們將通過分組答辯的形式展開對決,角逐新一屆「創業王」桂冠。
  • 大學生創業面臨多種問題 高校教師支招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宋靜)「用所學的知識,做傳統產業的升級,還有比這更有價值更酷的事嗎?創業之路充滿艱辛,我願意挑戰自我。」江南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生閆行越選擇畢業後繼續自主創業。重慶理工大學2017級學生周佳發自主創業領域是外賣行業細分下的高校外賣市場。「大學期間,恰好有接觸到各種項目,擁有了一些人脈和實踐經驗,同時個人對創業也比較感興趣,所以就選擇了這個領域。」周佳發告訴記者,除了資金問題,團隊談判能力欠缺、技術型人才缺乏、公司管理經驗不足等,也是創業團隊面臨的重要挑戰。
  • 西南醫科大學成功舉辦第六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校領導劉毅、何濤、聶敏海,創新創業工作領導組成員單位負責人、院系創新創業負責人、創新創業指導教師代表以及各院系師生代表30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  本次大賽以「雙創連成、積厚成勢」為主題,旨在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積極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臺,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水平,推動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孵化。
  • 扶持青年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青創10萬+」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心劑
    最近,臨清市軸承商會秘書長、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海濤多了兩個新身份——省、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和臨清市青年創業導師團導師。  兩年前,聊城團市委全面啟動「青創10萬+」項目,以創業技能培訓、農村電商培訓、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活動,構建起多樣服務交流平臺。「青創10萬+」項目即「扶持10萬名有志青年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行動,這是團中央面向全國開展的創業扶貧項目。
  •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福建「三創」教育新驅動
    中新網福州8月21日電 (林新榕 林春茵)「作為福建『三創』教育展示的窗口和改革的引擎,福建省『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越來越貼近國家政策導向和地方產業發展需求。」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福建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林和平21日在福州表示。
  • 「眾創音樂匯」 2018全國創新創業音樂大賽全國啟動
    本大賽旨在推動全國千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增強雙創意識,鼓勵全國大學生與原創音樂人進行音樂創作,發掘國內優秀音樂人才,為中國原創音樂人提供音樂創業平臺;並通過平臺聯合製作、扶持,推動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眾創音樂匯》以中國老教授協會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院、全國高職高專創新創業教育協作會為指導單位,由眾享(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在野音樂、奇大音樂、啟明星工程工作委員會、全國美業創就業服務平臺、廣州微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金音獎傾情加盟,奇大音樂聯合製作,廣州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通力支持,廣州星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啟迪創夢(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湖南聲達星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州亞辰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矽湖學院「Winner創客」大學生三創系列宣講首講開講
    宣講現場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教育部牽頭組織、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頭部高校雙創盛會,創辦五年來已有947萬名大學生、230萬個團隊參賽。此次大賽由羅純副校長掛帥,羅純教授是中國青年創業導師、教育部雙創導師,自2019 年9月以來帶隊參加各類三創大賽,過五關斬六將,勇創佳績,獲得《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銀獎和銅獎各一項、《2019年「創青春」中國青年汽車行業創新創業大賽》國賽二等獎、《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市賽一等獎等76項國家級、省部級、區級、校級獎項; 指導學生獲多項專利授權
  • 「三創四建」磁縣:多舉措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通訊員 趙飛飛 李捷)河北磁縣以「三創四建」活動為契機,積極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為高校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加大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力度,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 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深化創新創業...
    參賽,顛覆了我作為一名工科生對創業路演的既定認知。之前路演,我基本是按博士答辯來匯報的,一路理論推演下來,我自己講得很投入,但投資人和市場聽不懂。所以,第一個要突破的就是表達,需要用慷慨但通俗的語言講出理論的奧妙、科技的創新。第二個要突破的就是在錯綜複雜中提煉主線。我有一段時間很苦惱,因材料的修改,大家各執一言,都有道理,但無從下手。這時候導師一句看似很樸素的話,讓我走出困境。
  • 美酷國際董事長李昌強出席晨星創業谷年會
    2017年2月16日,晨星創業谷年會在北京舉行。主題是「重塑創業認知,創新產業未來」,中國美酷國際集團董事長李昌強先生進行了演講。李昌強先生講述美業行業的發展以及如何建立產業孵化器,目前美酷集團已經建立了三個產業孵化器:成都市青羊區政府打造的二月茶大健康孵化器;中國電商委美業行業孵化器;溫江企業孵化器。
  • @臨空港創業青年,您有一筆創業扶持資金未領取,最高20萬!
    好消息~好消息~ 你還在為創業沒有扶持資金而煩惱麼?你還在為錯過去年的扶持資金申報而沮喪麼?各高校就業創業工作主管部門會同申報項目工商註冊地人社部門,對在校大學生創業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和網上審查,提交上級人社部門網上審核。各縣市(區)團委會同申報項目工商註冊地人社部門,對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和項目網上審查,提交上級團委網上審核。項目審查也可採取微信端審查方式,現場審查完畢即可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