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13歲少年玩手機遊戲刷裝備被騙8萬!媽媽快瘋了

2021-01-06 大眾網

  

 

  8月11日,嘉祥公安在汕頭警方的配合下將張某抓獲。警方供圖 

  手遊「穿越火線」13歲的初級玩家小樂在QQ上買虛擬鑽石刷遊戲裝備的時候,從沒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QQ另一端21歲的張某自己也記不清5個月的時間騙了小樂多少次,反正他一共收到了8萬多元,最多的一天是3萬元,當晚去酒吧好好玩了一晚。若不是小樂的姐姐發現了媽媽手機上弟弟的聊天記錄,這場騙局還要繼續。8月11日,濟寧嘉祥警方遠赴廣東潮州歷時9天將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嘉祥縣看守所。

  為買「鑽石」刷裝備 

  五個月被騙十多次

  在一款名為「穿越火線」的手機遊戲上,想迅速成為高手的唯一辦法就是買虛擬鑽石,在QQ興趣部落社區隨處可見賣鑽石的帖子。小樂是初級玩家,媽媽的手機就是他的「遊戲機」。今年2月份,他在興趣部落上看到了「買鑽刷裝備、升級」的帖子,他選了一家好評較高的店加上賣家的QQ聊了起來。

  賣家的QQ暱稱是「三年老店接單中」,籤名是「辦理穿越火線、雷霆戰機、天天跑酷鑽石」。加上QQ後賣家很快就有了回應,讓小樂花50元買QQ幣充值到指定的QQ號中。接著,賣家說需要支付100元的驗證費。又說帳戶解鎖失敗,讓他繼續匯款,不然銀行帳戶、QQ號碼、遊戲帳號都會被凍結。3月12日,小樂通過媽媽的支付寶帳戶向賣家帳戶裡匯款1100元。3月19日,賣家再次通知他驗證失敗,需要支付26400元的驗證費,這些錢都在遊戲終端裡,驗證成功後之前的所有錢會自動返回到銀行帳戶中。賣家的胃口越來越大,3月26日,賣家稱需要給終端管理員解封費3萬元作擔保所有的錢才能回來。

  小樂很聽話地按照賣家說的做,從3月份到7月份,往四個支付寶裡匯款,向不同的QQ號裡充QQ幣,十幾次一共被騙了8萬多元,而且按照賣家指示每次匯完錢後都會刪除交易記錄。他擔心媽媽發現銀行卡裡的錢少了,也怕自己的遊戲帳號要不回來。

  意外看到聊天記錄 

  才知孩子遭遇詐騙

  若不是姐姐發現了聊天記錄,這場騙局不知到何時才能終止。7月下旬,小樂的媽媽發現手機上總是跳出QQ信息,感覺很討厭,讓小樂的姐姐幫忙卸載。姐姐好奇地打開後,發現是弟弟小樂的QQ,查看聊天記錄後母女倆傻眼了。「全是匯款、打錢之類的對話,媽媽第二天去銀行發現少了8萬多元,調取了交易記錄,發現從3月份到7月21日都有遊戲類的消費。」小樂的姐姐說。在家人的質問下,小樂終於交代了實情。

  7月28日,小樂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嘉祥縣公安局高新區派出所報了案。民警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以刷遊戲裝備為由的詐騙案。隨後,濟寧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派專人與嘉祥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警方經過研判很快鎖定嫌疑人藏身在廣東省潮州市。

  不巧的是,一場颱風襲擊了廣東導致鐵路停運,準備出發的民警不得不焦急地等待著。8月3日,嘉祥縣公安局網安大隊隊長紀廣哲等四名民警抵達廣東省潮州市,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開始對犯罪嫌疑人張某展開調查。

  嫌疑人沒固定工作 

  平常老往外地跑

  經查,張某21歲,曾在汕頭一汽配店裡幫忙看店,家住饒平縣城鄉接合部附近,家裡是一棟兩層的小樓,父親和哥哥打工,他今年一直沒有固定工作,而且經常往汕頭跑。

  在確定了張某的住址後,民警在當地租了兩輛車,方便在張某家附近蹲守。由於四名民警有三名身高都在1.75米以上,一出現就容易被當地人注意,於是決定由身材較矮小的一名民警充當偵查員,穿上當地最流行的短褲、背心,踏著一雙人字拖,在張某家附近熟悉地形。

  遺憾的是,民警蹲守三天後一無所獲。「我的心涼了一半,那時已經到饒平一個禮拜了,心急啊。」紀廣哲說,眼看案情就要有進展了卻一下子斷了線,四個人坐立不安。他們不得不重新梳理線索,尋找張某的下落。

  8月9日,農曆七夕,民警得到線索,張某在汕頭一酒吧內喝酒。民警並沒有打草驚蛇,10日凌晨3點,通過蹲守將張某在一酒店內抓獲。

  害怕方言暴露身份 

  民警只能裝「啞巴」

  「在沒有確定嫌疑人之前,怕我們的方言暴露身份,所以我們誰都不能說話。」嘉祥縣公安局開發區派出所所長閆忠誠說。

  在沒有抓到張某前,紀廣哲4人的胸口一直壓著一塊大石頭,張某被抓後,那種激動他們依然記憶猶新。「手心出汗了,我們追了他9天,終於要正面交鋒了。」紀廣哲說,張某被帶進審訊室後,很意外地說:「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麼,就直接問吧,我騙了山東的一個人,騙了8萬,我也不清楚騙了他多少次。」

  這場抓捕歷時9天,張某終於落網。8月11日,張某被嘉祥警方帶上返程的高鐵,為了趕時間,民警們買了從饒平到福州的站票,在轉乘到曲阜的高鐵上,21歲的張某竟然坐在地上靠在民警身上睡著了,民警並沒有打擾他,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這對4位民警來說是9天來片刻的放鬆。

  8月11日,張某因涉嫌詐騙被送進嘉祥縣看守所,此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對話嫌疑人                  

  「幫我向他家說聲對不起」

  記者:你是怎麼想起來用這種手法詐騙的?

  張某:去年我玩英雄聯盟在網上買虛擬鑽石被騙了100多元,就想起來用這種方式騙別人。別的賣家是怎麼做的,我也怎麼做。往QQ空間裡發一些交易截圖,其實都是假的。在網上買的支付寶帳號,當時穿越火線比較火,所以大部分騙的是穿越火線的玩家。

  記者:你一共騙了多少人?

  張某:不到一年的時間騙了十幾個人,一共騙了十幾萬,最多的就是這位山東的玩家,8萬多元。有很多人發現我是騙子後就不再匯錢了,只有他一直在匯錢。

  記者:你知道他多大嗎?沒想過收手嗎?

  張某:我看他的QQ資料顯示的是14歲。想過要收手,但是我沒錢,只有這種方法來錢最快。

  記者:騙來的8萬多你怎麼支配的?

  張某:我被抓的時候身上就260元錢,支付寶裡有1萬多被凍結了。就是去酒吧消費,吃喝玩樂花掉了。

  記者:你在酒吧一般消費多少,在收到最多的一筆錢3萬元後你做了什麼?

  張某:收到錢的時候是下午,我剛睡醒,當晚就請朋友去酒吧了,花了3000多元,一般我都消費1000多元,一周去三四次。我現在非常後悔,叔叔(對警察說),幫我向他家說聲對不起,我也對不起我的家人,等我出去後我一定好好做人,用我的雙手去賺錢,再也不騙人了。

相關焦點

  • 海口13歲男孩上網課偷玩遊戲,充值刷光11萬!媽媽急瘋!這錢是……
    然而,有孩子竟在上網課時拿母親的手機玩遊戲。近日,家住海口的王女士向本報求助,13歲的兒子在上網課時玩遊戲,花掉了她銀行卡裡11萬餘元,她希望能追回這些錢。因為這筆錢是去年丈夫被故意傷害致死後,他們母子三人獲得的5萬元司法救助款和丈夫同學同事的捐款6萬餘元,這筆錢存進了銀行,沒想到被兒子花光了。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刷媽媽信用卡,扣款達1.6萬美元
    海外網12月13日電 美國6歲男童喬治·詹森(George Johnson)玩電子遊戲刷媽媽信用卡,金額高達16293美元,母親發現銀行帳戶被扣款後才得知了兒子的行為。圖源:Tamara Beckwith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威爾頓市的房地產經紀人傑西卡·詹森今年41歲,她在家工作時,沒有意識到兩個兒子中的小兒子在iPad上瘋狂購物。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刷媽媽信用卡 扣款達1.6萬美元
    來源:海外網圖源:Tamara Beckwith海外網12月13日電 美國6歲男童喬治·詹森(George Johnson)玩電子遊戲刷媽媽信用卡,金額高達16293美元,母親發現銀行帳戶被扣款後才得知了兒子的行為
  • 3天花了8萬8!13歲少年玩「嘿嘿語音」,這錢還能退回來嗎?
    不過,家長在拿手機給孩子上課時,要多留點心。最近,江西上饒經開區一名少年,課餘玩語音交友軟體,3天時間花了8萬多元。13歲少年玩「嘿嘿語音」3天花了8萬8家住上饒經開區的蘇先生說,春節期間他的手機壞了,由於受疫情影響,一直沒去維修。2月13日,蘇先生更換了新手機,剛一開機,接連收到數十多條銀行扣款簡訊提醒。
  • 8歲男孩玩《荒野行動》9天花10萬餘元:以為刷的是「經驗值」
    收到支付寶發來的消費簡訊提醒,大連8歲男孩貝貝打遊戲充值的事情才被媽媽發現。劉女士銀行卡的消費記錄顯示,從今年的10月13日開始,兒子貝貝接連為一款名叫《荒野行動》的手遊充值,9天花費了10萬餘元,而貝貝對此卻很委屈。
  • 12歲少年玩手機遊戲 偷轉走父母銀行卡一萬多元
    鄭州12歲少年偷玩手機遊戲 耍丟父母一萬多元□記者田育臣核心提示|背著父母玩手機遊戲,12歲鄭州少年買遊戲角色皮膚、裝備等向遊戲公司支付了1萬多元。10月底,少年的媽媽李女士到超市買東西,消費付款時才發現銀行卡的錢「丟」了。昨天,李女士提出,「孩子是未成年人,不知道是花了銀行卡中的錢進行消費」,要求該公司退款。而該遊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正核實情況。而對是否能退款,該工作人員並未給出準確答覆。類似事件不時發生,家長應該如何防範?
  • 13歲少年買圓規,老闆聽「講電話怪怪的」搶走手機,仍沒阻止悲劇
    蘇省蘇州市吳江區13歲男孩霖霖(化名)以買「圓規」為由,到了商店。店家老闆聽到霖霖講電話的內容,越聽越不對勁,一把奪過他的手機,結果還是晚了一步。《江蘇公共新聞》報導,霖霖之前因玩手機遊戲導致課業成績退步,手機被媽媽一氣之下摔壞;24日下午,他用媽媽的手機上網絡課程時,看到之前一名玩遊戲認識的網友,在QQ空間發免費送蘋果手機的消息。霖霖十分心動,就以買圓規為由來到小區小賣部,「父母每次都是讓我學習,然後那個人說給我手機嘛,我就相信他說的。」
  • 13歲少年玩手機 6天花掉3萬元使用母親手機登錄遊戲 買完裝備後...
    「他平時挺乖的,愛用手機來看小說,我萬萬也想不到他會用手機來玩遊戲,而且還花掉了那麼多錢。」昨日,家住廣州市白雲區京溪的譚女士報料,自己今年13歲大的兒子小強(化名)從4月至今玩手機遊戲合共偷偷刷掉了自己4萬多元,孩子為了不被發現還特意刪掉了手機的消費簡訊。
  • 9歲孩子拿媽媽手機玩手遊充值8萬元 父母要求遊戲平臺退款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駱一歌實習生周碧波劉奕伽長沙報導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孩子在暑期玩會遊戲是件無傷大雅的事情,可汨羅小祥(化名)的家人卻發現,小祥不僅沉迷於遊戲「火線精英」,還悄悄充值買裝備,近5個月花了8.4萬餘元。小祥家人表示,這不是個小數目,希望遊戲運營平臺能將小祥充值的錢款退回來。
  • 中學生玩遊戲「找帳號」被騙 用媽媽的手機接連給騙子轉帳
    22日,揚州市江都區中學生王同學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屬地派出所報案。原來,王同學半個月前因為玩遊戲被騙,一直沒敢告訴媽媽,近日又因為「找帳號」遭遇了新的詐騙。他拿媽媽的手機,先後轉給騙子近5000元。半個多月前,王同學在遊戲裡加了一個好友,好友問他要了微信帳號、密碼、手機號等信息,說是要送給他遊戲裝備。可是過了兩三天後,王同學發現他的微信號登不上去了,再去詢問該「好友」,對方稱是系統的問題,過段時間會好。王同學著急找回自己的帳號,就在網絡上搜索」找黑客」,想尋求網絡高手幫他找回帳號。
  • 中學生玩遊戲「找帳號」被騙,用媽媽的手機接連給騙子轉帳
    揚子晚報網12月28日訊(通訊員 江公 記者 陳詠)22日,揚州市江都區中學生王同學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屬地派出所報案。原來,王同學半個月前因為玩遊戲被騙,一直沒敢告訴媽媽,近日又因為「找帳號」遭遇了新的詐騙。他拿媽媽的手機,先後轉給騙子近5000元。
  • 鄭州13歲少年玩遊戲刷爆信用卡
    回顧:2月26日鄭州滎陽的王女士向@河南都市爆料反映,她的孩子今年13歲,在1月19日到2月9日期間,孩子拿著她的手機玩騰訊旗下的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遊戲,刷爆了她8000元錢額度的中原銀行信用卡,直到2月11日收到銀行發來的帳單信息才知道此事,2月12日王女士開始向騰訊客服反映此事,並且按照流程填寫了個人資料,但一直未得到答覆,經過@河南都市爆料記者周爆爆兩個小時不間斷的撥打騰訊客服電話
  • 成都9歲學生打遊戲賞主播刷17萬!媽媽崩潰!要求遊戲公司返還未果
    (四川成都):三年級九歲小孩,打遊戲並打賞平臺女主播,刷掉媽媽卡裡17萬元人民幣!媽媽崩潰!隨後聯繫遊戲公司,要求返還未果;大家都知道,由於疫情很多學生都只能在家上網課,而由此引發的轉帳、高額消費、被騙等案件也接連不斷。
  • 女士銀行卡被「刷」走14000餘元 原來是11歲孩子玩遊戲被騙
    近日,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接到李女士的報警,稱她綁定微信的銀行卡被盜刷了14000餘元。經警方調查:原來是李女士11歲的兒子陳某用母親手機通過TT語音平臺邀請好友玩遊戲,被一個網名叫「A.中會長」的邀請進入其創建的收徒弟房間,對方騙陳某說可以幫他免費充遊戲皮膚為由,讓陳某將母親李女士的微信支付密碼和手機號告知,後又騙取陳某修改微信登錄密碼,陳某不知有詐,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了修改。
  • 家長看好手機!「熊孩子」看到返利廣告,壓歲錢搭進去還刷16萬
    「當時她同學的QQ被黑了,然後邀請她加入粉絲群,粉絲群裡面就有人誘導她玩個返利的遊戲。什麼刷一百就返一千,就這樣刷了兩萬塊錢,就幾分鐘。」女孩父親周先生告訴記者,當時女兒用手機上網課時,誤入了一個QQ粉絲群,進群之後,被騙子以「紅包返利」為由,短短幾分鐘時間騙走了2萬元。
  • 玩遊戲遇到「遊戲託」,被騙了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我們了解的最多的「酒託」,「飯託」之類的,而你知道玩遊戲,也有託嗎?叫「遊戲託」!那什麼是遊戲託?這不,最近就出現了很多起類似的案件。下方看看張某是如何被遊戲套路的。玩遊戲被騙充值案例分析:張某是一位資深網癮少年,是一位手遊玩家,因其遊戲操作玩的很好,也在網上結識了不少朋友,相互之間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誼。
  • 現已有4名孩子玩手機遊戲被騙
    隨後對方「手把手」教夢夢玩遊戲,還向夢夢發來一個二維碼,稱「厲害」的道具可以免費送,但需要押金。夢夢知道媽媽的手機支付寶密碼,遂通過掃碼支付了「押金」,之後,對方如法炮製,讓夢夢連續再刷了六筆「押金」,共計33501元,然後,對方就消失了。事情過了許久,夢夢不敢告訴媽媽自己被騙,直到近日,劉某發現支付寶少了大量的錢,追問下,夢夢才如實告知。
  • 小學生玩遊戲刷爆媽媽銀行卡,錯在誰?網友的眼睛雪亮
    文|秘籍君前幾天看地方新聞時,看到這樣一條新聞:8歲的孩子在媽媽手機上玩遊戲,一不小心刷掉了媽媽銀行卡裡所有的積蓄,媽媽在媒體面前痛哭流涕,希望遊戲公司退還給家長這筆錢。但是遊戲公司規定:必須提供是孩子自己玩遊戲然後充值的證據,否則他們也不好辦。針對這樣的事件,網友是怎麼判定的呢?可憐家長的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保持著理智的頭腦:家長監管不力應該負責最大的責任,畢竟遊戲是為成年人設置的,家長讓未成年的孩子玩,本身就是有錯在身,而等到悲劇發生時就把鍋甩給遊戲,也不太合規矩。
  • 衡水一13歲男孩玩手遊上癮,5個月花掉父母14萬積蓄
    看著手機消費清單 父母差點崩潰今年13歲的小勇(化名)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家上網課期間,父母給了他一部智慧型手機。「給他手機是為了讓他學習,沒想到他竟然把家裡的積蓄花掉了。」小勇父親王先生懊悔地說。
  • 昆明9歲娃用媽媽支付寶掃碼「領鑽石」,然後……
    寒假快到了,娃們課業一結束,大把的時間吃吃玩玩。但請注意了,騙子們已經瞅準了這群可愛的小天使。上周,我們才報導了安寧一位熊孩子玩遊戲被騙子騙走2萬多的事情。(這個爸爸氣瘋了!兒子用他手機給騙子發了兩萬的紅包......)這不,又有一位小朋友被騙子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