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老師,你知道四川話裡的錘子是什麼意思嗎?

2021-01-04 廿四視頻

一直以來,錘子科技和羅永浩都是網際網路和科技圈中極富爭議性的話題。今年,老羅憑藉著TNT和子彈簡訊,在網絡再次賺足了眼球。

但事與願違,被老羅看好的TNT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錘子科技的成都公司,也傳出了要解散的消息,也不知真假。從媒體梳理的各項信息來看,錘子科技內部大概率又在經歷一個艱難時刻。

去年因為吸引了成都政府領投的10億元投資,所以錘子科技宣布將總部搬往四川。四川的朋友一聽到這個消息就笑了,因為「錘子」可是四川人經常說的一個口頭禪,不知道羅老師聽說過沒有?

羅老師最先是以「第一代網紅」的面目出現的。他在微博上有1500萬粉絲,他講課的視頻被瘋轉,他的勵志段子影響了很多人。2012年創立錘子科技以來就宣稱要對標行業標杆蘋果,但在現實中卻每每面對一地雞毛。

剛開始的錘子產品確實還像手機行業的一個新品類——狂懟蘋果、我情懷我工匠我自豪、設計最大,這些「情懷」標籤確實鎖定了一票文藝青年。錘子的產品在業內也獲得了較多的認可。

那時的錘子,單單靠得是老羅的「個人情懷」、極具理想主義的產品思維和誓做工業時代的工匠的決心,但是錘子科技年年出現資金緊張、市場上負面新聞不斷,幾年來舉步維艱,不如人意。

一、情懷是毒藥

手機行業是一個大進大出的行業,大資金、大供應鏈、大市場、大營銷,而老羅本身確實是大IP,自帶流量,但是他是不是一個能做成大事的「創業者」呢?

首先,比較一下融資的情況,小米8年9輪融資超過16億美元,錘子6年8輪融資17億人民幣,這個差距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不是資本市場上沒有足夠的錢,是資本更願意投給雷軍。

還有,是T1剛面世時定價過高,感性「情懷」不足以支撐消費者用三千多元來買單,情懷雖好,但若成本太貴,可能大家便選擇「為你鼓掌,不為你買單」。

再次,迭代太慢,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時長不斷遞減的今天,錘子手機的迭代更新顯得太過漫長,從首推T1到推出T2,因為供應鏈的問題,用了一年半的跨度,使得錘子手機缺少被關注的視點,缺乏關注自然難以造就品牌影響力。

第四,開局不佳,T1的次品率過高,影響了消費者對錘子的初始印象,再加上老羅口無遮攔,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消費者對錘子失去好感。

最後就是降價,起步太高,結果發現後續乏力,然後又選擇降價清倉,這不但辱沒了情懷,打了自己的臉面,更是傷了當初高價購買者的心——憑什麼我買貴,他買賤,你玩我我卻不再陪你玩。

創業者在初創階段,最容易被自己的理想或者情懷所迷惑,而忽略了最應該關注的要素:用戶。羅老師的情懷網羅了很多粉絲,但是這些粉絲的構成是什麼?他們喜歡什麼的手機?他們中的多少人會為老羅掏腰包?

粉絲和用戶是兩個不同的層級,為你歡呼鼓掌、和你一起激動的是粉絲,為你掏腰包、買產品的才是用戶。

有一個證明,羅永浩自認為錘子手機「漂亮」、「實力派」,但從其天貓、京東等旗艦店的用戶評論做初步判斷,「漂亮」和「實力派」的相關評價佔比不高。可見並沒有太多錘子用戶認為錘子手機「漂亮」和「實力派」,可是無奈老羅卻沉浸於「自嗨自戀」。

二、做大事要有牛逼的團隊

羅永浩的微博粉絲是1560萬,而錘子科技卻只有區區160萬,這個數字也能說明錘子困局的另外一個原因。

作為一個巨蟹座的東北人,除了聰明好鬥,還兼具敏感、苛刻、易怒、控制狂、細節控等特質,聽起來,企業家羅永浩就是個不容易對付的獨裁者。這從早年間牛博網時期的一位合伙人對他「獨裁,剛愎自用的管理者」的評價中就可見一斑。

羅永浩還事無巨細。當他性格中的「完美主義」體現在產品上時,也許能為粉絲和用戶帶來驚喜,但對一家創業型企業來說,對「細節」的過分執著,卻會在效率和進度上成為負累,尤其是將個人的情懷根植於企業發展。

老羅也非常固執,最初T1白色版只是他的個人心願,但太難做,所有人反對,時任CTO錢晨把話說得很明白:做企業怎麼能滿足你(老羅)的心願呢?應該是滿足企業的運營需求。但老羅不聽,白色版最終還是做了,結果良品率不到50%,賣一臺虧一臺。

除卻這些,細節控與控制狂,大概是羅永浩最讓錘子員工崩潰的特質。

他眼睛特別毒,似乎對設計有天賦,一毫米、幾個像素的差距都能一眼看出來。設計公司T恤時,他堅持把背後Logo縮小1.8毫米;早期UI開會時老羅也參加,細緻到每一道陰影的半徑和深度,他都要親自過問。

吹毛求疵的代價就是慢。錘子公司設計和軟體部門都知道,羅永浩經常拖流程,導致跨部門協作很低效,而拖的原因,可能只是一些芝麻粒大小的事情。

老羅的這些管理風格和特點,對企業危害最大的還不僅僅是產品設計、迭代這樣的決策和效率問題,而是在整個公司暴露出兩大哲學命題:老羅作為創始人憑什麼認為自己事事正確?創業團隊其他成員的作用和價值到底發揮幾何?

所以,老羅在公司最應該依賴的核心夥伴,一一出走,就不足為奇了。

蘋果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創業標杆,無數創業者要麼被譽為「X布斯「,要麼上來就要超越蘋果。羅永浩只是其中之一。但是,沒有多少人去真正關注、研究賈伯斯曾經被逼離開蘋果公司的那12年。

三、結局早已寫就

2018年第一季度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的前25名排行榜顯示,錘子科技排在了第20名,出貨量為57萬。而華為、傳音和小米,相對應的出貨量分別是3638萬,2538萬,2336萬。

對於一個已經創業6年多的公司,交出這樣的數據,市場上再次傳出錘子科技資金吃緊、需要裁員調整,也就理所當然了。

如果從濫用情懷和管理失當這兩個方面來分析,錘子的結局是沒有懸念的。

羅永浩的黑暗時光還有多久不得而知?但錘子的命運,始終把握在羅永浩手裡卻毫無疑問。

老羅依然是令人欽佩的,如果進入知識付費領域,販賣觀點和思想,象另外一個老羅和吳曉波老師那樣,也許結局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在創業路上,人人都會犯錯誤,都會摔跤,但是老羅最大的失誤是誤判了自己,讓自己、投資人、團隊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創業就像一場遊戲,為了在這場遊戲裡走的更穩、更久,領頭人就不能僅靠售賣自己的情懷,讓自己的「光環」成為這個公司的全部,從而忽視了企業最根本的屬性是為用戶創造價值。對天生驕傲的羅永浩來說,或許這是一個不斷磨礪自己,也不斷讓自己有能力帶來更大改變的過程。

(本文所用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正能量銷售管理精英都在關注

相關焦點

  • 你懂個錘子?四川話的「錘子」是什麼意思?
    外地人不咋懂四川話,一般你來一句,「你懂個錘子!」十有八九都會蒙圈,今天,我來統一回答,四川話的「錘子」是啥子意思。組詞:看錘子、吵錘子、說錘子備註心照不宣的意思「錘子」還有另外一種所有四川人都,所以四川的女性是很少說「錘子」的。
  • (啟書有益)四川話的「錘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錘子,到底是啥子意思?作為四川人,「錘子」的意思其實大家都懂的,但是要給一個外地人翻譯,還真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多時候,聽得外地人一臉懵逼。舉個慄子,先來看一段對白:繞暈了沒?所以,有必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個詞的正確含義。
  • 論四川方言中錘子是什麼意思?保證你笑噴
    原標題:論四川方言中錘子是什麼意思?保證你笑噴
  • 沒有羅永浩的錘子,沒有錘子的羅永浩
    羅永浩開了場「發布會」,錘子也開了一場發布會,不用再擔心被羅永浩和錘子收購的蘋果公司也開了發布會一片祥和的氣氛掩蓋不了水面下的暗流湧動,但在羅永浩和錘子失去了對方之後,總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但無論是風格的延續還是審美的堅持,堅果新機依然是滿滿的錘子風,只是少了點什麼。
  • 羅永浩又回來了?一舉砸碎「iPhone12」,「錘子」夠硬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場景很廣泛,如果沒有智慧型手機都不知道怎麼樣。長期養成的習慣,智慧型手機成了安全感,如果手機不在身邊,仿佛會錯過什麼!羅永浩老師一看智慧型手機有利可為,又有小米手機珠玉在前,網際網路思維空手套白狼,結果他也想做智慧型手機,於是就弄了一個錘子手機和堅果手機!羅永浩老師又回來了那麼現在請問現在身邊有朋友在使用這兩款手機嗎?
  • 羅永浩老師好手段
    看到這裡我就驚了,四川的那6個億就是2017年投的,而羅老師在17年12月時就開始做債務人置換,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你就打算坑這筆錢了從本案可以看出,所有裝修的對接人員,兩個公司的工作人員,辦公室使用者,受益人都未變化,僅僅因為當時籤了一份補充協議,現在的裝修款無法要到,這就是羅老師口中的還債?
  • 羅永浩:除非天災人禍,錘子今年一定盈利
    記者:你在發布會上說錘子目前有二百萬的用戶,這個數據有多少是手機銷量?羅永浩:基本是手機的銷售,不到兩百萬。記者:你之前有一種比較消極的說法,說要等到下一代計算平臺出現,錘子才有可能抓住一個機會成為巨頭......
  • 員工:中秋節老闆能發個錘子嗎?羅永浩:還欠2億就靠你們了!
    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和各種科技產品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緊密到我們已經完全離不開智能設備了。智能設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型手機了,智慧型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市面上的手機品牌經過了一輪又一輪大浪淘沙,死去了很多的品牌,又活下了很多的品牌。其中有一個手機品牌非常值得一說,簡直是太坎坷了。這個手機品牌就是錘子。
  • 李劍葉離職錘子加盟阿里,羅永浩還能留住人嗎
    李劍葉並未確認該消息,本人在新浪微博發布消息稱「我愛錘子科技,我愛你們!」錘子科技UX產品總監朱蕭木則以「愛你」進行回應,在錘粉們心中,李劍葉老師的離職幾乎是已經確認的事了。虎嗅獲悉,李劍葉入職的實際上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消費級硬體的工業設計,而不是「達摩院」。
  • 半年不到再度卸任 錘子科技前途渺茫 羅永浩到底想幹什麼?
    「315晚會」葬送羅永浩翻身希望羅老師最近非常鬱悶,剛看好電子菸市場,找好了代工廠,產品原型也做好了,就等著融資生產了。2019年3月15日,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徹底打破了羅老師一次翻身的機會。事情是這樣的,今年的「315晚會」上,媒體曝光了電子菸市場亂象,以及電子菸本身就存在重大的健康隱患,並沒有像廠家宣傳的那樣安全健康。
  • 羅永浩手中的錘子:從手機到VR總喜歡躲貓貓
    說到羅永浩和他的錘子科技,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從錘子誕生的那天起,基本上已走過5個年頭。一直站在風口浪尖上的羅老師,從朋友圈話題到科技版頭條,也基本沒斷過。這種現象該怎麼解釋呢?羅永浩絕對是科技界單口相聲說的最好的CEO。但是回顧過去的一年,羅老師確實是鬧心的,公司被傳聞6次倒閉。即便相聲水平再好,也不能逗自己玩吧!
  • 馬桶,說你個錘子!
    漁哥說財經,廣而精,專而俗,帶你走近財經的諾亞方舟。錘子,原本是用來釘釘子的工具。在四川話中,錘子用作語氣助詞。A:你們過年發了什麼東西?B:發個錘子。A:發了個「錘子」?B:發個鏟鏟。A:發了個「鏟鏟」呀?B:發錘子的鏟鏟。
  • 錘子R1發布前,重溫羅永浩經典語錄,最後一個絕了!
    錘子科技即將於5月15日召開今年第二場新品發布會。作為錘子科技的創始人、CEO兼產品經理兼形象大使兼營銷大使,羅永浩的微博開始了全天候不間斷的R1宣傳歷程。然而你以為這就是羅永浩的全部實力?「相聲大師」的名頭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老羅在剛開始做錘子手機的時候,隨口說出的話就是一個個段子。接下來小編摘錄幾段羅老師的經典語錄,作為錘子R1發布前的「開胃小菜」,供諸君欣賞。1. 你只是勤奮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結果很多你的同行不要倒閉了…生命真殘酷啊。點評:別人說這種話是自大,而羅老師是自戀。2.
  • 成也羅永浩,敗也羅永浩,錘子手機終將成為歷史嗎?
    成也羅永浩,敗也羅永浩,錘子手機終將成為歷史嗎?錘子手機,在中國智慧型手機行業裡算是一朵明媚奇葩,無論是總裁羅永浩,還是手機本身。在已經成為歷史的2018年,一整年中,錘子手機都搖搖欲墜,一度瀕臨破產。那個曾經在手機新平發布會上說出豪言要收購蘋果手機的中年男人羅永浩,在這一年,落寞取代了身上的意氣風發,低聲下氣的想要拉投資挽救局面,也是四處碰壁,無枝可依。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錘子手機在2018年會突然面臨絕境,因為手機本身並不差。
  • 錘子手機的2019,羅永浩「負債前行」,後會有期
    羅永浩作為錘子科技的CEO,在很多活動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也算是在鏡頭前很活躍的一個人物。而且記得羅永浩曾經抨擊過國產手機廠商,表示他們已經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思想,蘋果出什麼手機,iPhone有了什麼設計,大家就以最快的速度抄好,根本沒有自己的設計。
  • 羅永浩徹底放棄錘子手機,轉向iPhone
    去年羅永浩告別了自己曾經一手打造的錘子科技,離開這麼久了,老羅並未離開人們的視線,畢竟微博熱搜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吐槽周杰倫、聊天寶、電子菸、錘子的狀態,反正看他上熱搜好像十分的簡單,今天開始羅永浩發的微博,小尾巴已經不再是那熟悉的堅果手機了,如今微博小尾巴已經變成了iPhone客戶端了,這個小小的舉動也成功的又上了熱搜
  • 錘子M1的整容臉和羅永浩的自我救贖
    「寧願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看你,卻不願意掏錢買部錘子手機,就算買了也會當備用機」,深刻反映了錘子過去幾年面臨的最大尷尬:人氣高卻銷量差。從M1開始,羅永浩變了:你可以說我不創新,你可以說我像蘋果,你可以說我沒情懷。但你必須認同這一點:錘子M1是一款不錯的產品,是一款物有所值的商品。
  • 羅永浩稱錘子用戶學歷收入最高,但未來前景堪憂
    雖然錘子科技已經快一年沒有發布新機了,錘子官網上的全部手機機型均顯示無貨狀態,錘子科技公司幾經「賣身」,但錘子的創始人羅永浩卻也不願意放棄手機業務,每天在網際網路上依舊那麼活躍,時不時的懟一懟網友,豐富一下黑名單。近日羅永浩在懟網友的時候又是口出狂言。
  • 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
    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04-24 14:0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四川人常說的口頭禪之一了解下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地區範圍內,人們一種常說的口頭禪之一,貶大於褒,一般指罵人傻瓜,或對親近之人的戲稱(多用長輩對晚輩或者情侶之間),同時,在四川話裡,瓜也可以做形容詞,相當於傻,笨。 成都人說誰   原標題:瓜娃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 心疼羅老師,為何說錘子TNT是災難性產品
    《心疼羅老師,為何說錘子TNT是災難性產品》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One Step 和 Big Bang的靈感來源,以及很多人想知道的關於明年的新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