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我們都知道,隨著晶片行業的競爭加劇,各大廠商之間的競爭早已從市場轉向供應鏈。就目前來說,在晶片製造這一塊,臺積電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其次則是一直想著「超車」的三星。
關注半導體行業的網友可能都知道,早在去年4月份的時候,三星就放出了狠話,將在未來10年內一舉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製造廠商,為此三星也是十分大手筆的「狠砸」133兆韓元,約合1158億美元。
據悉,三星預計從2020年開始使用這筆投資,其中73兆韓元將主要用於國內研發,60兆韓元將用於生產基礎設施,預計每年的平均投資花費在11兆韓元。
更重要的是,在半導體製造領域三星也一直想要「彎道超車」,以至於在很早的時候,三星就已經表示,將會在3nm技術上提前導入GAA技術。
什麼是GAA技術?為什麼說三星宣布提前導入GAA技術是想要「彎道超車」呢?
以臺積電為例,目前臺積電使用的自己發展多年的FinFET技術,該技術從45nm時代就已經開始使用,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但是隨著物理極限的到來,5nm差不多就是FinFET技術的極限了,所以臺積電已經在日前宣布將會在2nm工藝上放棄FinFET技術,轉而導入最新的GAA技術。
於是三星就有想法了,既然GAA技術才是未來,那麼為什麼不提前導入該技術呢?於是就在臺積電宣布將在2nm製程導入GAA技術時,想要「彎道超車」的三星就表示將在3nm製程提前導入GAA技術。
如果僅僅是從新技術的導入來看的話,三星是快人一步,但是近日隨著臺積電正式宣布幾個大消息,三星無奈還是晚了一步!
根據外媒報導,此次臺積電一共宣布了三個消息:
這三個消息,無論哪一個對於三星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首先,3nm工藝落後幾乎已經既定事實,其次蘋果和英特爾兩大客戶的訂單也沒有希望;最後在光刻機的數量比拼上更是完全落入下風。
要知道光刻機的數量就意味著晶片的產能,如此一來,製程落後,大客戶缺失,產能也落後的三星還有希望完成「彎道超車」的目標嗎?
不過三星也還是有希望的,一方面是因為三星提前在3nm製程上就已經導入了GAA技術;一方面則是因為根據摩爾定律推斷,晶片製造行業的「天花板」已經到來。不管臺積電、三星等廠商是否願意,往後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只會發展越來越慢。
根據專家的說法,目前以矽材料為主的矽晶片物理極限就是3nm,再往前的2nm和1nm就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材料。
簡單來說,之前是往不到拇指大的晶片上集成數以百億計的電晶體,能在越小的面積上集成越多的電晶體,就代表著你的技術越先進。而接下來要想突破,將不再是縮小晶片面積或者增加電晶體數量,而是通過材料的改變,去創造更高性能的電晶體。
雖然現在臺積電暫時領先,但是卻不能保證未來十年也能領先。並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物理極限的到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晶片巨頭崛起。
而且除去三星之外,我國的中科院也已經於近日宣布入局半導體製造。所以究竟誰能拔得頭籌,至少還要等上3-5年才能見到一絲苗頭。
本期討論:大家認為臺積電有可能被超越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