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勞一輩子,老來生活有保障,是每一位國人的期望。社保對於每個人養老來說有多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認知。
在社保中,最重要的兩個是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各種大小病,一旦遇到大病,那醫療費用很可能就擊垮一個家庭。而當有了社保之後,通過報銷,所需費用就大幅減少。如今,越來越多的藥品被納入到了醫保中,讓老百姓可以看得起病。
2020年,養老金迎來了16連漲,漲幅為5%,假如你前一年的養老金是3000元/月,調整後,一個月增加150元,一年就是1800元,總體上來說還算不錯。
一、領取養老金需要什麼條件:
大家都知道領取養老金的條件是: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幹部 55 歲、女工人 50 歲);
2、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15年是指累計繳納的年限,中間可以有中斷,不需要連續。只要交滿15年,退休後就有資格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那麼,社保交滿十五年就夠了嗎?
很多人都知道社保繳費滿15年後就有資格退休後可以領取養老金,繳滿十五其實只是養老金的最基本的繳費年限要求。然而,可能有許多人尚不知道,社保只繳滿15年,不再繼續繳納社保的話,在退休後是不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
二、退休後享受醫療保險需要什麼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幹部 55 歲、女工人 50 歲);
2、退休時如果繳費月數男達到25年,女達到20年的最低繳費年限,退休後無需繼續繳費就可以享受退休醫療保險。
所以特別提醒需要注意的是:社保交滿15年後,如果想要享受退休醫療保險待遇,醫保必須繳納至女達到20年,或男達到25年才可以哦。
由此看來,如果想要在退休後能領取到基本的養老金,就必須滿足社保的繳納年限15年的最低要求,如果需要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話,還需要更交滿更長的年限,如果低於這個年數,那可能就無法享受到社保福利了。
然而,中國14億人口,總會有一些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有可能就會導致社保斷繳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不少參保者,難道斷繳之後,以前的社保就白交了嗎?
如果出現這種問題,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呢?其實,在2020年新規下,可以有這5種方法可以處理:
第一種:一次性補繳
所謂一次性補繳,就是將15年以內的剩餘部分一次性全部支付補繳齊。
很多到了四五十歲的人,離退休時間不長了,之前沒有重視,或者是沒繳納過,現在又想補繳,希望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不滿15年,如果想一次性補繳,只有以下幾個情況可以。
1、1962年~1982年通過當地戶口繳納社會保障繳款並是下鄉知青,當年特殊的歷史環境,導致很多人沒有繳納社保,所以,國家給予特殊照顧,對於這些人可以一次性補繳。而且下鄉年限可以視同繳費年限,比如你下鄉5年,那只需要補10年就可以;
2、2011年以前參加地方社會保障的退休人員,男性65周歲以上,女性60周歲以上。這種情況也可以一次性補繳,這種是為了照顧老年人;
3、2011年在國企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也算是國企的一種特殊待遇吧,如果你是在民企就享受不到了;
4、如果你繳納的是城鄉居民社保,也可以一次性補繳,只不過不能超過15年;
5、通過勞動仲裁或法律訴訟的方式獲得補繳權力,這種一般是指公司故意不繳納,導致中間斷交,可以通過訴訟成功後一次性補繳。
除了這5種情況,其他一律不能一次性補繳,所以,要求還是蠻嚴格的,不是你想補繳就可以補的。
第二種:按年補足社保
有些人會出現沒交滿15年的情況,一般是因為在退休之前,沒有在意自己的社保是否有斷交,缺交的情況。到退休時才發現,自己所繳納的社保累計時間還差3、5年才滿15年,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每年補交,只要將缺的社保的年限補繳上就好,補交完之後就可以去相關部門辦理退休手續,這樣你就能在你退休年齡生日過後的第二個月領到你的養老金。
其實這種方式只適合欠的年限少的人,比如3到5年,時間太長就不划算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補繳社保費用外,根據補繳時間長短,會有一定的年費滯納金需要自行承擔。
第三種:延遲退休
社保支付最棘手的部分不僅僅是截止日期,而是如果你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15年社保卻沒有繳滿,這個時候,你可以申請延遲退休,但不能超過5年。這就意味著,如果到了這個退休年齡,還未交滿15年,可以選擇延遲退休,一邊繼續上班,一邊繼續繳納社保,直到滿了15年再退休。
只要交夠了年限,就可以正常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如今,人們的身體越來越好,60多歲精力都可以,只不過在中國的當下情況,這麼高的年齡已經很少有工作機會了,除非是教師、醫生、專家這類特殊的崗位。
第四種:轉為城鄉居民社保
我們現在有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兩種,前者繳納的費用更多,在退休後享受的養老金也多,而後者就是繳納的少,養老金也低。
目前部分地區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還可以一次性補繳,城鎮職工社保轉為城鄉居民社保,然後一次性補繳,也是一種方法。
所以,可以轉為居民社保,然後進行一次性補繳。居民社保的繳納金額並不高,養老金最低每年100元,醫療保險的繳費最低標準是280元每月。
但是,這種方法的明顯缺點是,退休以後領取到的養老金會很低,不太划算。
第五種:放棄社保,把錢取出來
這種適合年限差很多的人,比如還差10年以上的,無論以哪種方式補繳都不太划算,那就可以直接放棄社保,將之前繳納的錢取出來。只不過就沒有了養老金,在醫保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樣了,這是最差的一種選擇。
如果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不建議大家這樣做,畢竟社保是在我們老了的時候的一種保障,如果你放棄社保則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所以大家如果有條件,一定不能斷繳!
其他:4050政策
當然,為了解決部分群眾交社保困難的問題,國家還有一項福利政策,即40、50政策。
4050社保補貼政策,是我國政府為了促進困難群體就業的一個措施,4050指的是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的下崗協保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凡是在這個年齡段沒有社會保險保障的靈活就業人員,都可以申請參加國家的4050社保補貼。補貼金額很多,也能極大地減輕參保人員壓力,如果符合條件的話,建議你去當地相關部門諮詢辦理。
交滿15年社保,最後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我不想繳納社保,可以自願放棄嗎?
提醒一:自願放棄繳納社保的聲明是無效的!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保險,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法定義務。
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都不能隨意處理這項權利義務。
勞動者自願與用人單位籤訂放棄參加社會保險的協議本身是違反法律規定的,是無效的。
作為無效協議,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都沒有法律約束力,公司仍然應當承擔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法定的強制性。《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是法律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設置的強制性條款,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同時履行的法定義務。所以,不管用人單位採取什麼辦法和藉口,也不管與勞動者如何約定,只要沒有為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都屬於違法行為。
提醒二:我不想交社保,讓單位把交社保的錢換成現金或者其他給我可以嗎?
這也是無效行為,因為按法律規定,勞動者也有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不得放棄繳納,如果勞動行政部門一旦查實有這樣的行為,作為企業必定會受到行政處罰,因此企業這樣做也具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對用人單位而言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是無法規避的。
只要你與正規單位籤訂勞務合同,單位就必須為你繳納社保,當然伴隨著你也要根據規定繳納社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提醒三:企業不能放棄給員工繳納社保的義務
雖然員工自願放棄享受社保的權利,但企業不能放棄繳納社保的義務。
如果員工要求企業補繳,企業必須100%補繳員工的社保。
而且未繳納社保期間,發生工傷等意外情況,企業逃不掉責任,不管是不是員工自願放棄參保,只要公司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在工作期間意外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原本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都得公司來支付。如果員工因公死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企業還要支付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總之,對於即將退休,社保不足15年的人員來說,那就要考慮用哪種方式來達到退休條件。而對於其他還有時間的人來說,就及時繳納,不要斷交。想要在退休後過上好的生活,那就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規定。